巴黎的小猫钓鱼(LeChatquiPêche)、母猪纺线(LaTruiequifile),还有黄金罗盘(LeCompasd’or)这些饭店是不是今天巴黎小酒馆的祖宗?很有可能。这些酒肆和法国的首都一样古老,一提到它们人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阴暗的光线、缭绕的烟雾、松动摇晃几近散架的椅子、布满斑斑陈年酒渍的桌子;它们见证了法兰西文学的那时花开。美食评论家兼诗人(这两种身份对他来说大概是缺一不可的吧)皮埃尔?贝亚恩(PierreBéarn)在自己的著作《美味巴黎》(Parisgourmand)中带引读者进行了一次飘溢酒香的漫步:“……想像自己来到木鞋酒馆(Sabot),法国诗人龙萨(Ronsard)住在圣马塞尔镇时常常光顾它。跟随着大文豪拉伯雷微醺的灵魂,就来到了位于护墙广场的松果酒馆(PommedePin)。这边,则是青萝卜酒馆(Radiscouronné),高乃依(PierreCorneille)、阿尔蒂(AlexandreHardy)、梅莱(JeandeMairet)、罗特鲁(JeandeRotrou)等一群快乐的十七世纪法国剧作家是这里的座上客,莫里哀常在这里打趣逗乐,而作家布瓦罗(Boileau)则在这里正襟危坐……还有普鲁韦尔街上的风笛酒馆(LaCornemuse),以及白羊酒馆(MoutonBlanc),据说剧作家拉辛(JeanRacine)的《讼棍》(LesPlaideurs)就创作于这家酒馆。还有一条小巷子,喧闹程度堪比如今的甘康普瓦街,会把您带到喜剧作家马里沃(PierreCarletdeMarivaux)时常出入的木剑酒馆(L’Epéedebois)。”
小酒馆是巴黎一道独特的风景,能否确定它到底诞生于何时呢?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巴黎最早的历史学家之一,吉耶拜尔?德梅兹(GuillebertdeMetz)估计巴黎共有四千家酒铺。需要说明的是,德梅兹是在1434年做出这一估计的……这些酒铺是小酒馆的前身,通常售卖面包和热腾腾的鲱鱼,法国诗人弗朗索瓦?维庸(Fran?oisVillon)曾经这样歌唱它们:
“您饿了吗?到这里来吃饭。/您渴了吗?到这里来喝点吧。/您冷吗?来这里取暖。/您热吗?来这里乘凉。”
至于弗朗索瓦?拉伯雷创作的大名鼎鼎的《巨人传》主角——庞大固埃及其同样声名赫赫的儿子卡冈都亚都是如假包换的吃货。他在《巨人传》第三卷中讲述了一起争执,一家烤肉店老板强迫一位流浪汉付钱,因为后者是闻着他店中散发的烤肉香味吃面包的。这段十六世纪的文字现在读起来还是那么别有味道:
“巴黎小沙特莱要塞的烤肉街,一家烤肉店的门前,一个要饭的一边闻着烤肉香味一边吃面包,吃得津津有味。烤肉店老板没有打扰他。等到要饭的把整个面包都咽下了肚,烤肉店老板一把抓住他的衣领,要他付烤肉香味的钱。要饭的说,我又没有碰过你们家的肉,一星半点儿的肉屑也没有碰过,我什么也不欠你的。至于烤肉的香味嘛,是它自己散到外面来的,是它自己溜出来的:从来没有听说过,在巴黎,还有人在街上卖烤肉香味的。”
让人为烤肉香味付钱,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买空卖空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