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系统治理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4121104
  • 作      者:
    刘万利[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系统治理技术》是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长河段系统治理技术研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分汊河段系统治理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
精彩书摘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系统治理技术》:
  ②碍航特性
  a.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界牌河段的碍航特性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主要是由于洲滩不稳,主流深泓大幅摆动,在调整的过程中,过渡段航槽很不稳定,易出浅碍航。
  b.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前,界牌河段过渡段浅滩频繁碍航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河道的藕节状外形易导致放宽段淤积,汛期来沙大、汛末退水快也会造成浅滩冲刷不及时等,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在过长的顺直外形下,河道两侧交错边滩不稳定,逐年平行下移,过渡段也随之上提下挫,出现频繁摆动。在摆动过程中,当两侧边滩完整,上下深槽不交错时,航道条件好,一旦边滩散乱,上下深槽交错,则易形成交错、复式、散乱等不同碍航程度的浅滩形态,如,1968年3月、1984年4月、1987年4月等。尤其以1984年滩槽格局最为恶劣,河道内遍布低矮滩体,几乎没有明显的深槽,这一时期浅滩最小水深仅2.3m。
  c.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界牌浅滩航道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顺直河段的演变规律仍然没有改变,过渡段位置偏下,滩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道内交错边滩平行下移规律未发生改变,主流和过渡段仍频繁摆动,工程实施以来,航槽仍不稳定,在过渡槽、新堤夹进口北槽与横槽之间频繁转换。在航槽转换过程中仍可能达不到规划水深要求。如,2002年枯水航道改走新堤夹,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出现了航槽中心水深不足设计水深的不利局面,转换完成后,随着螺山边滩的淤积下延,新堤夹口门处的航槽也不稳定,逐渐坐弯。且从目前航道条件看,航槽位置及水深也是不稳定的,表现为:目前暂为主航槽的右槽处于萎缩、进口发生淤积,而处于发展的左槽出口当前水深仍不够,且随着过渡段低滩的冲刷下移,浅滩呈交错之势。故不利年份可能出现右槽进口淤浅、左槽出口又未完全冲开现象,形成多槽过渡,各个槽口水深均较有限的不利局面。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现状述评
1.2 本书主要内容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
2.1 典型分汊河段的选取
2.2 顺直型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
2.3 微弯型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
2.4 鹅头型分汊河段河床演变宏观分析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分汊河段系统治理思路
3.1 系统治理的理念
3.2 分汊河段洲头水流分布特性
3.3 通航主汊道的选择
3.4 航道整治目标河型
3.5 河段治理时机
3.6 航道整治工程区
3.7 典型分汊河段研究实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三峡蓄水后长江中游长河段设计水位
4.1 设计水位计算方法总结
4.2 三峡水库蓄水后设计水位计算方法
4.3 计算实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河工模型
5.1 长江河工模型设计
5.2 系列模型设计
5.3 河工模型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5.4 模型设计实例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数学模型
6.1 数学模型基本原理
6.2 并行计算方法
6.3 可视化技术
6.4 模型计算实例
本章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