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一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6577
  • 作      者:
    柴玲,包智明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环境社会学(第1辑)》这些论文涵盖范围广泛,题材新颖,紧跟国际学术热点,内容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解释”、“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人类学视野下农民环境诉讼的相关研究一直到现代体制下动物与人的共荣与冲突问题等等,对于中国自身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为避免环境实在论所指出的滑向相对主义的可能,环境建构论者坚持认为,任何主张的正确与否可以基于有力的证据进行评估,诸如统计数据或公众民意测验,即使这些本身是社会建构的;另外,为了解释环境主张的出现和评估其有效性,还要去考虑主张形成的历史情境。
  当然,从理论上讲,环境建构论自身存在的相对主义立场是难以克服的困境,因为如果所有的环境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那么建构论的主张本身也一样,而这会导致社会科学目前遭遇的“自我驳斥”的理论问题。
  简言之,两种研究立场的争论实质在于是以科学主义还是以人文主义为视角建构关于环境议题的社会理论。环境建构论坚持人文取向的解释学和建构论的信念;环境实在论则走的是科学主义的路线,坚持科学的客观性、合理性等原则。而这两种研究路向,用库恩的话说有“不可通约性”,因此二者的争论仍将继续。
  3.环境实在论特别是新生态范式毫乖批判地接受了环境风险的存在,并且主张以生态学视角进行社会学研究,这意味着自然必须被置于“道德关注、政治学和科学研究的中心”。因此,环境实在论要讨论的事项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环境社会学家被认为有责任去帮助管理环境问题。而随后出现的环境建构论则因为对环境事实所持的不司知论立场,而被认为不仅不能有助于,此目标的实现,而且日益增长的该研究路径的普及将会在整个领域里使人们注意力从此自标上转移。简言之,环境建构论被认为是忽现环境问题的。另外环境建构论者提到的相互矛盾的不确定性的环境主张被环境实在论者认为,这瞎含着支持由于自己自私的经济和政治原因而否定环境问题存在的人的意思,如在谈到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具体的科学的不确定性时,由于缺乏共识,强势的社会利益群体将利用由建构论的科学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缺陷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
展开
目录
第一单元 理论研究/学科建设
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
西方环境社会学与自然资源社会学概论
建构论视角下的环境与社会——西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评析
理论自觉与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中国环境问题的理论关照——一种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发展中的生态现代化理论:阶段、议题与关系网络
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单元 环境意识/环境行为
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
环境社会学:关于环境行为的社会学阐释
环境问题之建构机制:认知差异与主张竞争
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CGSS2003的数据应用

第三单元 环境问题/环境运动
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从三起群体性事件看“政经一体化”
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
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
动员结构与自然保育运动的发展——以怒江反坝运动为例
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市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
农民环境抗争中的“审判性真理”与证据展示——基于东村农民环境诉讼的人类学研究

第四单元 环境治理/环境政策
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
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
从承包到“再集中”——中国北方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再论人水和谐——太湖淮河流域生态转型的契机与类型研究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问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

第五单元 环境与社会
从“大养蟹”到“养大蟹”的环境社会学分析——兴村个案研究
剧变的草原与牧民的栖居——一项来自内蒙古的环境人类学研究
与“不确定性”共存:草原牧民本土生态知识
生态与生计——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民族乡动物与人争食考察
牧民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脆弱性——以内蒙古荒漠草原的一个嘎查为例

附录 2007—2011年环境社会学方向部分硕博论文
2007—2011年环境社会学方向部分博士学位论文(共14篇)
2007—2011年环境社会学方向部分硕士学位论文(共50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