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书架(典藏版)/一生读书计划》:
《茶花女》是小仲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19世纪40年代,一个名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贫苦乡下姑娘来到巴黎,走进了名利场,成了上流社会的一个社交明星,开始了卖笑生涯,并改名为玛丽·杜普莱西。她爱好文学、音乐,谈吐不俗。一次在剧院门口咯血时被小仲马看见,小仲马很心痛。玛丽也非常感动,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一段交往。后来小仲马和玛丽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一次小仲马回到巴黎听说了玛丽的离去,感到异常后悔和愧疚,于是写出了这部文学史上的经典。在一些版本里,第一页就是小仲马为玛丽·杜普莱西写的一首诗,名叫《献给玛丽·杜普莱西》。
和大仲马侧重表现历史、专写历史剧和历史小说不同,小仲马则专写现代剧,这使他成为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期间的重要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开始为小说,后被改编为话剧,它赞颂了玛格丽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话剧一上演,立即轰动了整个巴黎。小仲马从此专门从事话剧创作,大都以妇女、婚姻、家庭为题材,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感情真切自然,语言通俗流畅。
《茶花女》的主要内容是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泪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
《茶花女》为我们塑造了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而其中最突出、最令人难忘的自然是女主人公茶花女玛格丽特。她美丽、聪明而又善良,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正的爱情生活,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牺牲自我去成全他人。这一切都使这位为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的形象闪烁着一种圣洁的光辉,以至于人们一提起“茶花女”这三个字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什么下贱的妓女,而是一位美丽、可爱而又值得同情的女性。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艺术形象,而玛格丽特则完全可以跻身其间而毫无愧色。
《茶花女》1848年一经出版即轰动法国。1852年,五幕话剧《茶花女》上演时,剧场爆满。《茶花女》后来被改编成歌剧,由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家威尔第作曲,影响更为深远。不久,无论是剧本还是小说,很快就跨越国界,流传到欧洲各国。值得一提的还有,自1909年以来,《茶花女》已经被搬上银幕多达20余次,其中最著名的则是格丽泰·嘉宝主演的影片《茶花女》,它已经成为世界电影艺术宝库中的一部珍品。 。
在中国,《茶花女》则可以说是读者最熟悉、也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以前,即19世纪90年代,著名翻译家林纾便用文言体翻译、出版了小说《茶花女》(中文译本的书名是《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的译文虽然未必完全忠实于法文本原著,但他那生动传神、极富形象化的语言使小说《茶花女》的第一部中译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20世纪20年代以后,人们又陆陆续续读到了刘半农等人翻译的话剧《茶花女》和夏康农等人翻译的小说《茶花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