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理念与路径: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暨第八节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01,Concept & method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718182
  • 作      者:
    胡智锋,张承志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胡智锋,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主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现任国务院戏剧与影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并入选中组部首批哲学社科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国家人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出版专著有《电视传播艺术学》《电视的观念》《创意与责任:中国电视的本土化生存》等,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张承志,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动漫艺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理念与路径》主要内容包括: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下台湾电影焦点现象:新锐电影引领主流、电影《青春之歌》与小说原著的差异及其原因浅析、桃源原型叙事:影像艺术的重要文化原型叙事、培养观众电影素养的途径等。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理念与路径》:
  (一)影视传播的内容整合
  简单来说,内容整合就是把国内优质影视资源整合以后集中投放到特定的网络平台上,在规模化基础上形成品牌效应,让国外的观众通过网络可以很容易看到中国高质量的影视作品。为了实现国际传播的整体效应,我们需要:第一,将各种优质的影视资源进行整合;第二,将整合的资源集中投放到特定的媒介平台上,这又是内容的筛选和二度整合。一般而言,媒介平台包括国内外的视频网站和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等。例如,中视国际传媒(北京)有限公司(CICC)集成中央、地方、香港和境外的优秀电视频道组成长城平台,CICC通过当地主流卫星直播平台、有线电视网络和IPTV等运营商,为海外广大华人华侨和当地主流社会提供优质的电视频道服务。IPTV是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IPTV的内容传播方式主要依靠互联网,借助互联网内的海量资源,重视交互性和用户需求,打开市场。
  此外,国内影视传播机构可以采用前期投资的方式,与国外的影视播放机构合作,开辟独立的“中国影视剧”板块,采用低版权、赠送播放的方式把中国的影视剧融合到国外观众熟悉的平台上。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IPTV从搜狐视频、爱奇艺视频的“美剧频道”观看《老友记》《绯闻女孩》《纸牌屋》,或从“海外综艺”中看到《美国好声音》《美国达人秀》,我们的影视剧传播当然也需要海外的观众通过他们熟悉的视频网站(比如YouTube、iFilm网站)或IPTV中的客户端,迅捷地欣赏到我们的《蜗居》《亮剑》《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节目。
  当然随着社会化媒介的发展,如何利用社会媒介进行影视国际传播也正在考验着我们的能力。比如可以建立Facebook等用户群,不时推送有关影视作品,这不仅可以加强互动,也有利于影视作品的传播。社会化媒介的资源丰富,用户使用方式也各有特点,如何利用这些资源,除了需要有比较好的意识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及时跟进,并且熟练加以操作和控制。
  (二)传媒集团整合
  据统计,以时代华纳、迪士尼、维亚康姆、康卡斯特、索尼、维旺迪环球、新闻集团等为主的全球50家大型传媒集团占据了世界95%的媒体市场份额。这些大型传媒集团的经营范围已经由传统图书、报刊扩展至电影电视节目制作、网络通信业、有线业务、唱片业、娱乐业等。而我们国内的传媒集团规模小,运营效益差,在与其他国际大型传媒集团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国影视的海外传播要想真正做到以我为主,必须拥有一个或几个大型的、有海外影响力的传媒集团。
  ……
展开
目录
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提升
引领力: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
现代广播电视话语权的重构与提升
影像文化:国家形象塑造的巧实力
新媒介语境下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关于纪录片与城市形象传播问题的探讨
《感动中国》:电视叙述纪实性的提升及其传播力思考
用经典影片打造本国电影文化的名片
影视剧的认同重建与文化软实力提升
——从对《甄娠传》的评价说起
提升影视文化软实力的人文内核审视
从产品到资本:国产电视剧“走出去”的路径分析
中国电视相亲节目海外影响力的提升与策略
——从与英国电视相亲节目的比较研究谈起
影视文化品牌的重塑与传播
——以无锡影视产业发展为例
弘扬族群文化丰富影视内涵
——论客家文化对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泰圃:从“囵”在美国的文化折扣角度分析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电影的文化传播价值
——兼论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电影艺术创新与中国故事讲述
中国电影与国家“软形象”
中国电影缺五种故事
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下台湾电影焦点现象:新锐电影引领主流
电影《青春之歌》与小说原著的差异及其原因浅析
桃源原型叙事:影像艺术的重要文化原型叙事
培养观众电影素养的途径
自我与他者
——华语电影中的文化互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论中国的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数字时代中国商业电影的新态势
对好莱坞电影“克里欧化”路径的思考
——以《变形金刚4》为例
暴力、身体与乡村真实的影像书写
——新时期以来农村当代题材电影的一种解读兼及创作
巩俐:当代中国电影镜像
从《金陵十三钗》看中国电影的“自我东方化”
另一种出路:左翼电影的“在路上”叙事
赋予中国电影更具人文情怀的音乐感动
——从音乐剪辑师看国产影片音乐编辑的创作潜力
镜。梦.窗的延伸
——3D电影审美心理探析初探
媒介融合时代下大众电影批评的审视与思考
中国电影院品牌激活策略研究
基于偏好的电影消费行为实证分析
——以珠三角地区主流观影人群消费特征为例
中国电影“第七代”:尴尬的命名与“后学院派”时代
中国民间故事的影像化研究
数字艺术时代下类型电影之间的融合趋势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