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好爸爸成就好孩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36363
  • 作      者:
    郑连根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好爸爸成就好孩子》记录了作者郑连根在教育儿子过程中的思考与感悟。这本书里有教育观,有方法,有思考,还有感悟心得。比如,《让孩子爱上读书》《“一门深入”胜过泛泛而学》《让孩子做家务的深意》《以“出家标准”培养孩子》等都是源于自己教子实践的教育观。《作文是个多大的事》《学国学,先“收心”》教给家长一些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择校择什么》《焦虑是万错之源》《舌尖上的节制》等则直击教育时弊,帮助家长看清教育现状和教育真谛。《一以贯之的五种能力》《多年父子成兄弟》《做奶爸也是一项事业》则是做超级奶爸的感悟心得。
展开
内容介绍
  在《好爸爸成就好孩子》中,作者郑连根不仅动用了多年的知识储备,还动用了自己带儿子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参考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诸多理论,甚至还阅读了佛经和圣经。这是一本关于教子的书,同时它又溢出了教育的范畴,而有了广阔的文化观察和人生体悟。
展开
精彩书摘
  教孩子认字有多难对小学生而言,识字阅读可以说是一项基础性本领,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如果孩子的识字量不足,阅读文字有障碍,那一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
  那么,教孩子认字有多难?有没有什么窍门?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子体验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教孩子认字有多难?这个问题不可一概而论。有的孩子认字快些,有的孩子认字慢些,这种差异肯定是有的。除了孩子的个体差异外,我觉得家长采取的方法之得当与否亦关系密切。若教孩子认字的方法得当,可能就事半功倍,若方法不对路,可能就会事倍功半。我自己教儿子认字阅读的经历使我感到:教孩子认字并不难,只要肯于坚持,孩子很快就能突破识字关。
  我们教儿子认字的过程是这样的:两岁多的时候,妻子每天晚上都给他读故事书。听故事书的时候,他也靠上去看,慢慢地,他就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词。后来妻子教他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妻子念一句,他跟着念一句,背完这两篇小文章的时候,里面的字词他就差不多都认识了。四岁的时候,我开始带着他诵读《论语》,《论语》中的句子我要给他解释,以让他明白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意思。讲解的过程中,遇到陌生的字词,我特别提醒他一下,这个字念什么,什么意思。但是,无论是给他读故事书,还是领着他背诵古文经典,我和妻子都没有要求他认字,也没检查他认识多少字。虽然不要求他认识字,可是他天天跟着大人诵读、背诵,他的识字量总会不断增加。一部《论语》背完,感觉他自己读书的能力就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个时候,小孩的故事书他再也不用大人给他读了,自己就能看懂了。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学校老师专门测试过一次学生的识字量(可能是为了摸底),儿子当时的识字量已达1300多个,是班上识字量最多的一个。记得他回来汇报此事的时候很兴奋,说别的同学才认识两三百字,我怎么就一下子认识了1300多字呢?仔细想了一会儿之后说:“哎呀,原来是跟你一块背诵古文学会的。”由于一上学他的识字量就比较大,他的阅读能力就比同龄孩子强,同龄孩子还看不懂的书,他就能看懂。他看的书越来越多,相应的识字量也随之水涨船高。到现在,我感觉他的识字量已接近一般成人的水准,因为他有时逮着我的书也能看得津津有味,阅读的范围越来越广,阅读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少读者看了我的这段叙述后可能会说:你这也没教孩子认字呀?你的孩子之所以认字多,都是人家“自学”的,不是你们家长教的呀。
  您若真这么认为,我也不能说没道理。但我要说的是,孟子曾说过:“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意思是说,教育有多种方法,我不屑于教他,本身就是对他的教育。我对教孩子认字的体会就是这样:让他都没感觉到你是在教他认字,无意之中他就认识了很多字。这种让双方都感觉到很容易的教与学,其实是一种近乎理想的教育状态。这种教法的秘诀在于,家长要努力创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每天都有一个时间段陪孩子一块读书。
  家长天天陪孩子读书,孩子就天天与文字“打照面”,照面打多了,孩子对文字就有了亲近感,时间长了,他于有意无意之间就认识了很多字。此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是,它在教会孩子认字的同时,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天天陪孩子读书,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读书是生命当中的一件“日常事务”,像吃饭喝水一样,天天都离不开。他天天读书,几年下来,那两三千个常用字想不认识都难。
  ……
展开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惊喜
教孩子认字有多难
网络游戏警报解除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
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出家标准”培养孩子
作文是个多大的事
舌尖上的节制
接受孩子的“文化反哺”
第二章  阅读
拿什么“遗传”给孩子
让孩子爱上读书
爱阅读远比考100分重要
不能将背书一棍子打死
背诵到底有没有诀窍
学国学,先“收心”
一以贯之的五种能力
第三章  情商
孩子的情商
情绪管理也要从娃娃抓起
孩子的“稳定性”
孩子的尊严
客气也伤人
莫让面子遮蔽慧眼
常到野外转转
第四章  陪伴
家庭教育的“太空时间”
家长的“磁性”战术
机会教育是个宝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多年父子成兄弟
父母少错过,孩子自健康
家长是否欠孩子一个倾听
家庭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
第五章  策略
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让孩子做家务的深意
放松不放纵
教育孩子不能讳言惩戒
惩戒的原则与技巧
把机会还给孩子
避免“宽严皆误”的法宝
“攻心为上”的心理准备
教子不能搞“单边主义”
家教中的欲擒故纵
第六章  取舍
要教养,不要教条
孩子的“杀毒软件”
报培训班的N条军规
暑假作业的做法
需要让孩子科科都好吗
该给孩子怎样的暗示
对老师的期许
教子也宜“知所先后”
如何呵护孩子的天性
作文培训班管不管用
择校择什么
第七章  借鉴
“巴甫里克”的启示
卢梭《爱弥儿》的启示
开窍有早晚
“四块糖”的隐喻
教子可借鉴“菩萨五明”
“三合一”家长
是种夹竹桃,还是种松柏?
“一门深入”胜过泛泛而学
第八章  自省
做奶爸也是一项事业
父母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家长的“三观”
焦虑是万错之源
最好是好的敌人
教育要能矫正时代的缺憾
妈妈先淡定
爸爸早回家
不唠叨也是一种功德
莫让家教变成“软家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