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25)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25)
反者道之动。(40)
【释义】
有物——其实非物!浑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寂静而虚旷如虚空。独立而不增不减。圆满而周遍法界,运行不息。可以为天地之母,天地从它而生。
我不知其名字,勉强安个字叫作“道”。道生出一切大种,并使一切大种充实而光辉,名为大大;一切流逝的有为法幻生幻灭,而道不生不灭,名为逝逝;万物不论远近,一切平等,与道不曾有距离,名为远远;一切运动都是循环往复,都是轮回,都在返回原点似的,可名道为反故。
轮回是道的运动特性。
【点评】
一、本章作为《《道德经》归元真经》的开篇是很自然的。因为老子先安名字为“道”,并指出了道的四个名或特性——大大,第一个大指充实之而有光辉,是动词;第二个大指天、地、人、空域四大种,是名词。逝逝,第一个逝指消失,是动词;第二个逝指有为法之无常,是名词。远远,第一个远,指远离,是动词;第二个远指远的概念,是名词。反通“返”,故即本来。返回本来,反故,所以是轮回。
二、天地未生之前,道就存在,道本来无生,这是道的第一特性;寂兮寥兮,道本来就空寂,这是道的第二特性;独立,道不依附,也不被依附,无所依,这是道的第三特性;不改,虽有万千世界,道还是天地未生前的那个道,道不增不减,这是道的第四特性;周遍法界,无处不在,这是道的第五特性;运行不息,道无灭,这是道的第六特性;可以为天地母,天地从道而生,这一特性即道的大大,这是道的第七特性;加上道的逝逝,即道的真常性;远远,即道的平等性;反故,即道的轮回性,共十大特性。第一章用极简的语言,列出道的十大特性。而每一个特性都是不可思议、超越意识思维的。从这些特性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道与上乘佛法的共性。
三、完整地理解本章的内容,对于理解整本《道德经》是很重要的。然而目前通行的断句却是这样的:“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这是把道混同于一般之物了,矮化道而成有为法了。逝者,如江河之流水,为无常生灭之有为法,所以不能用逝来说明道;无常幻灭,真常现而不生不灭,即逝逝,正是道的本意。逝逝即道的真常性,或常住之性。远或近是用来描述万物与观察者的距离的。然而不论远近之物,包括观察者人类本身,都是道的产物,都平等地呈现于道中,不曾远离过道,这才是道的特性,即远远。远远即道的平等性。《中庸》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不可须臾离即是远远。现代量子理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一对量子,如果把其中一个放在太阳系以外,一个放在地球,这一对量子可以同步运动,好像没有离开一样。这或许可以说明道的远远。
四、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与我断句的“大大”所指的道生出四大种性天、地、人、空域,并使每一种性充实而有光辉是一个意思。万千世界离不开道的这一特性。
五、反者道之动。其意为,轮回是道的运动特性。所以花开花落,所以人出生入死,所以有为法“成住坏空”而循环,所以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系绕更大的星系转等等。
六、《庄子?知北游》中说:“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不际之际,际之不际者也。”其意为:生成万物的道与万物没有分际,没有距离,而物与物之间有分际,即所谓物的分际。因此没有分际的分际,其实就是没有分际。故道者,远远也。
第二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1)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
【释义】
道,有条条道路或途径可以通达,而其途径奇妙不可思议;名,可以用来表达道之种种特性,而其意义往往超越常义,且在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名字。
无,用来表示天地之始,所以天地无始;有,用来表示万物之母,所以万物有生。有生而无始,所以有生于无。
因此,常处于无中,以观察无之妙;常处于有中,以观察有与无的边际。性空缘起,缘起性空。有与无两者,同时出于道。名字虽异,其实相同。有即是无,无即是有。其中道理,太深奥,太奥妙了,是一切众妙之门。
【点评】
一、反复地理解和咀嚼第一章关于道的特性后,你渐渐地会与下面的声音产生共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一方面,承接第一章,指出其中道的含义深刻,名字奇特,不可思议,超越常理;另一方面,提醒读者,本书中进一步揭示的关于道的真义,将有种种不可思议。本句中的“非常”,有非平常和非恒常两重含义。
二、老子在此提出了“有”和“无”的概念,并指出有无同时出于道,名异实同。这实际上指出了万法的实相和修行者的皈依。如果把修行比成登高山,那等于一来即展示了峰顶的风光。禅宗三祖僧璨的《信心铭》:“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也是和本章一样的道理。若达此理,则各种经中妙义自然能解,所以说是“众妙之门”。
三、“有”即一切存在,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无”即无一物,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四、精明中之精明称为徼,徼中之徼称为微,微中之微称为妙。可见,妙几近于无,而徼几近于有。于无中观其妙,无非真无;于有中观其徼,有非真有。这里所说的重点是“观”的法门,深观直到照见“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与《心经》观的法门无二。
第三章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2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5)
【释义】
道,生出天、地、人及空域四大种性。道,使天、地、人、空域充实而有光辉!天、地、人、空域四大种性中,人居其中之一。
人中有地性,人中有天性,人中有道性!人,本来具足!所以,人应该生活得自然而然,自在无碍。
【点评】
一、本章说明道的至大,更指出人本具有一切道性!这正是人人可以修道得道的基础。《华严经》卷五十一中说:“尔时,如来以无障碍清净智眼,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说的正是众生皆有佛性,亦即“人,法道道”!
二、天地本来为一,因为人的存在,我们把人类最亲近的生存环境称为地,地可以是故乡,可以是国家,可以是地球,可以是太阳系,随人类的认识而扩大,地中有地;与地距离遥远的天体或星系就是天,天外有天。天地之间还有无边广阔的空域。天、地、人、空域就是道所生的四大类。人立天地之间,人是地的一部分,也是天的一部分,天地人本来合一!这就是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的句义。
三、本章原来的断句是这样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错谬!首先,按此理解,则四大为道、天、地、人。而实际上,我在第一章中就明确指出了,道先于天地而生,可以为天地母,即天地人都是道所生。因此,道不可能和此三者并列而成四大。真正的四大是天、地、人、空域。其次,天与地即乾坤。乾表纯阳,坤表纯阴。不存在乾法坤,或坤法乾的关系。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则人处低阶,地比人高,天比地高。真实的道义是,天、地、人、空域平等地呈现于道中。再次,道生出大自然。道的独立而不改之性,决定了道不可能因为生出了天、地、人、空域之大自然后,于道性上有丝毫增减!无论外显之万法如何变化无常,道就在那里,道还是道!不是道法自然,而是人法自然。既然人中有天地、有道性,就该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地生活。
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前三个“法”,是效法。直译即是“人,即类似于地之地,类似于天之天,类似于道之道”。最后的“法自然”,是前面三个效法的结果,其意是生活自在,自然而然。其中的法,是活法,不是效法。
五、比较佛经中常提到的四大:地、水、火、风。有时也说成地、水、火、风、空五大。《楞严经》中说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本章之四大,与此七大,其趣同,其意略,意在说明人立天地之间,与天地同属于道。
六、唐朝陆希声的《道德真经传》对这一句是这样解释的:“故为人之主者,必法地之静,以为体能静矣;然后法天之动,以为用能动矣;然后法道之无为无不为。既能无为无不为矣,然后能法自然而然,而天下莫之所以然也。”可见,在唐朝时,此句话就是以“人法地,人法天,人法道,人法自然”来理解的。
第四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42)是谓玄德(10)——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10)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17)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5)
【释义】
道,生一阴一阳,生二阴二阳,生三阴三阳……生万阴万阳。阴阳调和称为德。道生万德。德者,负阴而抱阳,中间是空性,以气来调和阴阳。
道德合,生万物,畜万物。生而不主有,不拥有,不为实有;造作施为却无有作者,无可依恃;生长万物而不主宰。
道德,成天下万物之功,遂一切事。而百姓不觉,皆认为色身自然而然就是我。
体悟天下万物皆是道德之功,即天下万物皆是阴阳调和而生,或因缘和合而生,这就称得常,得常了可称为明,即破无明。
【点评】
一、道之生物,并非由道直接生出一个个具体之物,而是道生出一对对阴阳,阴阳调和而生万物。而阴阳调和之机制就叫作德。所以,道生万德。句中万物,即指万德,而阴阳即指一一、二二、三三。道生德,道德合而生万物。这是很重要的结论。如果没有德的介入,就不可能理解下面各章中关于道的特性,如清静、无作无为、无见无闻、空而妙明等。万物之生,离不开道,也离不开德。可以说,这一章为《道德经》点题,《道德经》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二、“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德的基本定义。阴阳调和或因缘和合,称为德。佛经中有“因缘和合所以有生”的说法;本经说:“阴阳调和而万物生”,这是同一个道理。佛经中有“心生则万法生,万物由心而现”的说法;而本经说“道德合而生万物,万物离不开道德”。所以,道德即心。有时心是道,有时心是德。引入德的概念,使《道德经》妙处生花,既可以直入道地,又可以一乘化三乘。上根者,从道而入;中根者,从德而入。
三、不说道负阴而抱阳,因为道本解脱,无有抱负;也不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因为是德负阴而抱阳。一个“负”字,一个“抱”字,说明阴阳之间,心物之间没有距离,不论此物多大多远。这就是道的远远。修行真到了这个境界,对于《华严经》中的四句偈:“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就能更好领悟了。
四、对阴阳这一概念的理解,很多人会想到日为阳,月为阴;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这些常被用于《易经》中对卦象的分析,但是却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必须以更大格局的阴阳观来理解“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德性。实际上,我们所见的男男女女、天地、日月等都属于一阳,而一阴是道化在我们身上,和眼根相连的眼见;我们所听到的水流声、鸟叫声,种种声音都属于一阳,而一阴是和耳根相连的闻性等等。万物为阳,而心为阴。物不自物,因心显物;心不自心,由境生心。心物不可离,而中间是空性,如竹如芦。这些涵盖了本章所揭示的道生德而生万物的绝妙含义,修行者才可能证悟妙空之性,因为“负阴而抱阳”,心物不离。如果理解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德就没什么作用了,而且物成实了,怎么修道?怎么达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等于把上上乘经典降格为哲学著作。
五、冲,即中空之意。德之调和阴阳而生显万物,还靠中空和气。因为中空,小可以大,大可以小。因为中空,才有本书第六章的“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至于气,可以是呼吸的空气,可以是充电的电子,可以是电磁波或声波等。德之作用,以中空为其本,以阴阳或心物为其用其果。所以,本书第二十九章把这一现象比喻为风箱。既然万物由德而生,虽显现生,却找不到生的主体和自性,所以说生而不有;虽显现有为造作,也是各种因缘的和合,找不到造作的主体和自性,所以说为而不恃;同样的,长而不宰。生而不有即是无生,为而不恃即是无为,长而不宰即是无主。这就是德生万物的本质:有即妙空,妙空即有。
六、《楞严经》卷二中说:“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其意为:一切山河大地,世界虚空,你的身心,都是妙明真心所现物。妙明真心即是本章所说的道德。一切全是道德之功啊!本章中“功成事遂”后面略去了“皆由道德”,其意如是。而百姓皆曰我自然,即指无明。百姓无明,认为色身自然而然就是自我,而从来不觉这是道德所化,或妙明真心所现物。这里的“我自然”与上一章的“法自然”中的“自然”二字,均指自然而然,而非天地大自然。所谓修行,就是破除色身自然是我的身见,进而破除我执,体悟万物由道生德,由德之因缘和合或阴阳调和而生。这就是常,就是明。
第五章
道隐无名。(41)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35)湛兮似或存。(4)
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35)是谓配天古之极!(68)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14)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14)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14)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4)
【释义】
道隐而不现,无名无知。道之出口,平淡无奇,无识无分别;清净而如如不动的样子,若存若无。
视之不足以得见,听之不足以得闻,见闻所不能及,而其作用却无穷尽。(奇妙啊!)天地未生之前的时空之极就在这里!
视之不见称为夷,听之不闻称为希,取之不得称为微。这三者不可思议,其实为一体。
其上不明,其下不暗,无明无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无前无后。像水波一般却不可名状,究其根本却无有一物!这就是无形状之状,无物之相,称为惚恍。
我不知惚恍是谁所生,而一切物相最初成相就是这样。
【点评】
一、道之出口,见闻所不能及,知也不能及。所以《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无明无暗,所以见不能及;无前无后,所以闻所不及;复归于无物,所以取之不得。
二、“我不知谁所生”,为什么圣人也不知呢?因为根本是妄!妄则无因而不知。不知其实是真知。恍惚之间,无相而成相,无物而成物。而究其根本,归于无物!绳绳兮,抖动绳子产生的形状,像水波,像声波,像数学上的正弦波。本书第五章与第六章的道理与《楞严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六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21)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4)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14)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21)
【释义】
针孔般大小的微尘,其所具之德,与大道所具之德没有差别。道生成物,唯在于恍惚。惚而恍之,从无相之状忽而成有相之觉;恍而惚之,从无物之状忽而生有物之觉。道,深奥而似无明,其中却有妙明真精。此妙明真精甚为真切,其精光中含有信息信使。
从古至今,这些信息信使不曾丢失。从这里能知道远古的情景。这就是道的规律。
以古之道,来把握今天的万象,来观察事物的缘起。我怎么知道事物缘起时的情景呢?就是这样来的。
【点评】
一、在《道德经》第十四和第二十一两章中,老子为我们描述了一幅画卷,类似于《心经》中所说的“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幅画照揭示了从无物无状到有相的过程,唯在恍惚。告诉我们其中有精,其中有信。原来圣人如如不动而能知天下事,就是这样来的。万物本以来,本来无一物!密中至密,禅中至禅。正因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复归于无物”,所以一切上乘佛法,道法都以有为法如幻。如《楞伽经》中说:“大慧!以一切法不实,速灭如电,故说如幻。”速灭如电,或电光石火即是恍惚。
二、信心是入道的根本。因为道中有精,精中有信。如果能从内心深处发出至真至诚的道心,菩提心,必定能与道中之信相通,而早成正果。否则,没有信号,难啊。并非道无情,只是汝无信。
三、孔德之容:针孔般大小,其所具之德。惟道是从:道是什么,它就有什么。合起来就是微孔之德与大道之德无别。这一句话揭示了极小同大的道理,即微尘里转大法轮,微尘里坐百亿佛。这样的境界,当然是不可思议的得道者的境界。
四、“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即信息信使从远古至今都不曾消失。有趣的是,量子信息理论中也有“信息永远不会丢失”的说法。
第七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绵绵若存,用之不勤。(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6)渊兮,似万物之宗。(4)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34)
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34)
【释义】
道,虚而中空,用之不仅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不增不减。绵绵相续不断,若存若无,其作用却无需劳作,大道无作。
道,空如谷,而妙觉明,不生不灭,似玄妙生门,是天地之根。其根深广,似万物的渊源。
万物依靠道生而道不推辞,道成一切功而不以为有,衣被养护万物而道不为主,道常住而无欲求,因此可名道为小;万物归依于道,万物无自性不为主,因此可名道为大。
道,终不自大,所以能成就其大。
【点评】
一、谷即空,神即灵明不昧,即妙觉明。道冲,即道是空性。本章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那就是道的空性。何为空?道之生物,无作无为,如无生一样,道无欲求,不作主;德调和阴阳,有调和之名,无调和之为,因为阴阳本为一体,德亦不为主;万物更无自性,也不为主。这就是空性。
二、一切物,用了之后一定会有所减损,而道非物,道作用之后,不仅没有减损,也没有增加,不增不减,这就是其中“用之或不盈”的真义;道之作用无需劳作,大道无作,这是其中“用之不勤”的真义。
三、为什么万物侍道以生而不辞?因为道无作。为什么生而不有?因为道无欲求。为什么道无欲求?欲求就是劳作。道,清静无为。
四、奇妙的是,老子对于道之“大”与道之“小”所下的定义,其实大就是小,小就是大。区别在于从什么角度看待,如果从“万物恃之以生”“功成”“衣被万物”“万物归焉”看,道为大;如果从“不辞”“不有”“不为主”“常无欲”看,道为小。而两者毕竟是一。
第八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32)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3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37)
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37)
清静为天下正。(45)
【释义】
大道常住,清净而无为无作,而万物皆依恃于道而生,所以道无不为。修行者若能效法道之无为无不为,就能转物而不为物所转,就能得自在。
道常,隐而无名无知、无欲求,不作主。修行者如此,就叫作朴。朴就是道之小。虽小,天下从此而出。大修行者能朴,万物——即能感知的各种心念,以及所感知的对境,将自然生起、变化、化解,而自行解脱,万物不成为障碍。
如果欲望发作,自我膨胀,就以朴来加以调伏。以朴来调伏虚妄自我,欲望就会消停。达到心无所住而宁静,修行就自然上道了。
清静是修行者的正道。
【点评】
前面七章层层递进地讲了道与德的特性,到了本章,老子提出了指导大道修行的核心法门——清静无为。清静无为是道的本来面目。无为无不为从道之大而来,而清静从道之小或朴而来。
朴是《道德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用于指导修行的大秘密法门。朴,就是无知、无欲、无求,不作主。真正践行朴,很难!多思多虑,多知多求,与朴则不能相应。长期践行朴,各种心念以及各种对境将自行化解解脱,这就是“万物将自化化”。能坚持朴,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修行。朴就是道心,就是禅宗修行者孜孜以求的平常心。平常心就是道!
修持朴的结果就是清静。不欲以静,就是清静,就是心无所住而安宁。奇妙啊!古人深知朴和清静的重要性并持守之,难怪那时得道之人众多。而朴和清静在道人心中扎根,修大乘或上上乘才有可能。因为朴就是正道,清静就是正道,两者其实是道的别名。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九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16)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6)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16)
不知常,妄作凶。(16)
见小曰明。(52)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52)是谓袭明。(27)
【释义】
要深深体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要谨守内心深厚笃定的寂静。在寂静且如虚空般的心中,觉察动从中起,犹如雷动于地之中。
仔细观察各种心念和对境并起,往来消息。所谓万物,无非就是各种心念和各种对境。芸芸万物,终各归其根。意思是,各种心念和对境,终将归于寂静。寂静才能恢复本来面目,见到本来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