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ecology history of homestead to the east of Tai Lak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78788
  • 作      者:
    吴俊范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是从长时段揭示江南永乡人类家园环境变化的历史地理著作,对东太湖地区聚落在古代的发育条件和拓展过程、所经历的生态环境变化。民众生计的适应、近代城市化时期的社会与生态转型都做了系统的描述。
展开
作者简介
  吴俊范,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地理、生态社会史,对江南生态环境与礼会变迁的历史过程、城市化时期的社会生态转型做出系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上海市哲社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课题。著有《棚户区与城市文化心态》,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根据太湖以东聚落生态变化的重要节点,将全部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题为“水乡聚落的发育条件及其形成过程”,是对古代水乡聚落缘起、发育和构建的条件及过程的研究。中篇题为“前近代的水乡聚落生态”,重在论述宋元以后的变化与近代城市化之后的第二次转型之间,太湖以东平原的水环境与聚落生态状况如何。下篇题为“近代水乡聚落的转型”,着重梳理在近代上海城市化影响下传统水网与聚落的蜕变乃至消失过程,进一步厘清地域框架内人文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并试图从长时间尺度上揭示太湖东部平原人类家园生态的主流脉络和平衡点。
展开
精彩书摘
  《水乡聚落:太湖以东家园生态史研究》:
  四、关于“家园”的生态史
  近年来,“家园”一词被政府、学术界、媒体等愈来愈广泛地使用,意为适合人们长期劳作生息和文明发展的地方,既指人的身体得以栖息的场所,也涵盖人的精神得以安宁,思想、文化得以发生和传承的空间。《现代汉语字典》将“家园”与“家乡”等同①,可见其中蕴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与人文内容。今人理解的家园具有更宽泛的意义,它不一定是某人出生或成长的家乡,但可能每个人的意识中都存在着一块可称为“家园”的乐土,那里寄放着人地和谐与美好生活的梦想。总之,大众层面的“家园”是一个美好祥和的词汇。从学术层面上看,在当前人类面临种种生态危机的情况下,重新阐述传统家园的涵义,探寻各种自然一人文环境所孕育的美好家园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2010年6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明确地将“科学建设中华民族未来的家园”作为主要目标。该通知的“序言”指出:“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经济更发达、区域更协调、人民更富裕、社会更和谐,为了给我们的子孙留下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家园,必须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科学开发我们的家园。”其第一章的标题是《规划背景——认识我们变化着的家园》,文中表达了对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生态脆弱的深刻忧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一家家工厂不断涌现,一条条公路纵横南北,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焕然一新,我们的家园发生了深刻变化。”①基于此,文件提出了科学认识和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状况和生态特征的迫切任务:“首先要了解我们这片家园的自然状况,认识已经发生的变化以及还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说,我国政府已经把“人类家园”的深切关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也成为学术研究者“究自然与人文之变”的动力。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先人们在营建家园的过程中,基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及生存条件,对水系、土壤、气候、动植物等资源加以智慧地利用,经过世代的积累形成了宝贵的“地方经验”,正是应当科学地加以阐述的重大问题②。法国学者安德烈·朗加内将地球变成人类家园的过程称为“最动人的人类史”,则与历史地理学者对家园生态的关怀不谋而合③。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绪论
一、“水乡聚落”概念
二、太湖以东平原的地理环境
三、关于太湖流域水环境与聚落的历史研究
四、关于“家园”的生态史
五、本书主要内容

上篇 水乡聚落的发育条件及其形成过程
第一章 水乡聚落的发育
第一节 淡水和稻米:水乡聚落存续的基本条件
一、淡水:从水井到河浜
二、持久延续的稻米及其种植
第二节 水乡聚落景观:河浜、居址、桥梁、墓地
一、河浜与居住地的营造
二、墓地与风水
三、桥梁修造与公共参与
第三节 聚落扩展的条件与过程
一、形态的扩展:集村与市镇
二、由干河向支浜铺开
三、从内地向滨海推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水乡聚落的分化
第一节 水文变化与聚落适应
一、低乡聚落:浜村合一
二、高乡聚落:以宅为主、浜随宅就
三、高乡中的低地:复合式的聚落形态
第二节 高乡生计变化与聚落适应
一、种植结构
二、意象
三、交通
四、潮汐与地域认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如何变成水乡
第一节 水网的构建
一、适应盐业的水道
二、适应农耕的塘浦泾浜
三、适合定居的宅河
第二节 居住地的扩展
一、海塘的作用
二、其他因素
三、滨海的市镇
第三节 生计的适应
一、产盐的环境
二、盐场的衰落
三、农业的兴起
本章小结

中篇 前近代的水乡聚落生态
第四章 积渐所至:前近代的水体淤塞与聚落生态
第一节 普遍性的水体淤塞与“公地”矛盾
一、三角洲水网的水文制约性
二、“公地”管理中的产权矛盾
第二节 聚落的适应
一、高乡市镇
二、低乡市镇
本章小结

下篇 近代水乡聚落的转型
第五章 水乡聚落的转型
第一节 乡村聚落的变化
一、河道体系的瓦解
二、风水形势的涣散
三、生计的转换
第二节 城镇聚落的变化
一、传统时期的城镇水环境
二、城镇聚落的转型
三、河浜的消失
第六章 水环境的退化
第一节 地产业主导下的水环境退化
一、市政与地产商
二、水质与排水的退化
第二节 民众反应与市政反思
一、民众投诉
二、市政应对与反思
本书结语
水乡聚落——太湖以东美好家园生态的愿景
一、美好家园生态的主线:维持畅通的区域性排水系统
二、“水乡聚落”代表美好家园生态的愿景
参考文献
一、新旧地方志、专门志、水利专书、族谱
二、论著、论文
三、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英文档案(部分)
四、清末民国《申报》资料
五、其他资料
附录
附录一:上海浦东地区传统聚落形态与“宅河”关系的考察报告
附录二:“太湖以东平原聚落、水网与环境变迁”实地访谈摘要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