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三十多年快速的经济增长之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转型,而城市正是这场历史性转变的主角。该书在中国当前这一关键时刻面世。本书采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家庭、企业、各层级政府的行为选择,以及千千万万这样的个体行为如何汇集成影响城市绿色转型的关键性力量。《中国绿色城市的崛起》的分析框架将改变我们对城市演变与环境质量之间是如何互动的认识。
全书采用了创意性的写作方式,将经济学理论通过人们身边的故事表达出来,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本书适合城市发展和环境领域的政策制定者、学者以及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
为什么对未来抱有希望
2013年以来,北京严重的雾霾会是中国式的《寂静的春天》吗?或是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一般,像一剂催化剂,能够带来真正的环境变革?最近一些年,已经有一些最新的迹象显示,中国城市在未来几十年里会经历环境的改善。
我们对中国85个主要城市空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数据做了初步分析。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的定量分析表明,对于其中的33个城市,快速的经济增长已经帮助它们跨过空气污染急剧上升的阶段,并推动它们在未来实现空气质量的改善。
自2001年到2013年,北京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降低39%。在这期间,北京的人口、汽车保有量以及人均收入实际上都在持续增长。我们对2005~2010年间中国85个主要城市PM10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如果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制造业比重,PM10浓度每年降低2.8%。假设这个趋势可以延续到未来,可以预测,在一个城市的人口与制造业比重保持不变时,10年后PM10浓度可以降低28%。当然这种线性外推过于简单了,而且中国城市的规模一定是会不断扩大的。不过我们的模型显示,尽管城市人口规模与PM10浓度有正相关关系,但弹性相对较小——10%的城市人口增长,在北京相当于增加200万城市居民,会使PM10浓度上升1.3%。
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居民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也变得越来越富裕。这使得他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也越来越希望规避健康风险。事实上,近些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在中国民众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各种环境投诉更是层出不穷。这一方面说明环境问题的确很严重,但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关注度的迅速提高,这种关注是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超过18%的世界人口生活在中国,如果这里面中产阶层的比重不断加大,而他们对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将有利于中国和全世界。
……
总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篇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的形成机制及空间图景
第二章“中国制造”
第三章 城市移民
第四章 城市中的郊区化
第五章 城市中的私家车需求
第二篇 中国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绿色城市”需求
第六章 日益渴望蓝天和规避健康风险
第七章 环境需求上升的客观证据
第三篇 如何增强中国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的动力
第八章 中央政府为何选择绿色转型
第九章 地方政府是否会发展绿色城市
第十章 结论
技术附录
致谢
该书的突出特点是采用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家庭、企业、各层级政府的行为选择,以及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个体行为如何汇集成为影响环境的正负力量,并由此得出必要的政策导向。这些微观分析,是支持宏观战略与方针制定和实施的重要基础,充分说明了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十三五规划”的开启之时,本书的出版更有重要意义。
——李善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原部长、清华大学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经过三十多年高速的工业增长之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绿色转型,而城市作为这场历史性转变的主角开始登场。卡恩和郑思齐从千千万万个城市中的家庭和企业入手,关注他们对绿色发展的渴望和需求,以及由此对各级政府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中国各级政府如何应对这场挑战?他们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绿色成长中做出抉择?中国的城市能否像西方浴火重生,走出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的困境?本书的两位作者都是本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用扎实的分析和鲜活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分析和未来的发展图景,也为中国绿色城市的崛起指明了道路。该书是了解中国绿色转型的必读之书!
——薛澜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
中国既是一个经济奇迹也是一个环境噩梦。在该书书中,马修·卡恩和郑思齐两位作者揭示了中国城市通向更清洁、更环保的明天的道路。这是一本关于经济增长、环境和城市化之间关系的重要著作。
——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创意阶层的崛起》作者
中国将在极大程度上塑造我们地球的未来环境。然而,美国环境保护主义者更容易了解本地的环保措施,而非上海和北京环境问题的主要发展趋势。马修·卡恩和郑思齐颇具启发、引人入胜地向我们讲述了中国从雾霾笼罩到重现蓝天的历程,对于那些关注全球发展的未来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部必读的好书。在对环境问题悲观情绪大行其道的年代,两位作者诙谐而睿智地提出了与此相对的乐观观点。
——爱德华·格莱泽(Edward Glaeser) 哈佛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