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有235所高校有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其中设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13所、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单位32所、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单位24所、二级学科硕士点的单位100多所。由于基础投入、师资队伍、学科背景等因素的限制,现有的235家高校绝大多数以“食品科学”的人才培养为主,“食品工程”的人才培养被绝对地弱化了。相对化学、生物学而言,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实验实习的学时大幅减少。工程能力培养被弱化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食品装备及其自动化”设计制造人才的培养在中国几乎成了空白,食品物理加工作为食品加工的一个新兴分支,其专用装备的研制自然也缺乏设计人才的支撑。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高等教育工程认证就是在规范强化大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引导高校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有条件的高校先行先试,增加工程类、物理学课程的开设学时。
二、学科建设
前已述及,食品与化学、生物学的交叉,形成的食品化学(foodchemistry)、食品生物化学(foodbio—chemistry)、食品微生物学(foodmicrobiology)、食品酶学(foodenzymology)等学科,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食品物理加工作为一类专有技术,它的学科体系建设才刚刚开始。目前的食品物性学(physicalpropertiesoffood)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从食品流变性(theology)到食品质构再到食品的光、电、热等物性,已经发展成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但是它不涉及利用物理学方法进行食品加工与品质检测等内容。因此从更高层面的学科建设来讲,应当建立一门“食品物理学”(foodphysics)学科,包含食品物性学、食品物理加工和食品物理检测三大部分内容。食品物理学的建立在食品科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经典的以化学为主要学科支撑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物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作用,系统研究其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