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the environment and the collapse of great civilisations:新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59363
  • 作      者:
    (英)克莱夫·庞廷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长达百万年的全球生态史
  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相互博弈的历史
  更是一部警醒人类不断反思自我的历史
  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极具现实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克莱夫·庞廷,曾任斯温西威尔士大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的讲师,著有《知晓的权利:贝尔格拉诺事件内幕》《白厅:悲剧与闹剧》《毁约:1964-1970年的工党执政》《白厅:改变保守派》《英国的秘密》《1940:神话与现实》《丘吉尔》《大决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步与野蛮:20世纪的世界》《火药:一部爆炸史》。近期的著作包括:《世界史:一个新的视角》、《十三天: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路》、《克里米亚战争》和《火药:从中国炼丹师到欧洲战场》。他不久前提前退休,现生活在一个希腊小岛上,修建了一座地中海花园,种植橄榄。
  
  王毅
,湖南湘潭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从事译介多年,内容包括文学、哲学、史学、文化学、科学、宗教学、政治学、心理学、生态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学术译作多附长篇译序,其中《本能的缪斯》、《宗教与科学导论》、《诺贝尔奖获奖者演说文集:和平奖1971—1995》、《绿色世界史》、《植物的欲望》、《古亚洲文明百科全书》、《日本史》等颇具社会反响。

展开
内容介绍

  第一章作为引子,讲述了辉煌一时的复活节岛文明的崩溃,意在类比当人类毁灭了地球的时候,又将何去何从?第二、三章是这部长时段叙事的起点,描绘了人类诞生之初的生态环境,以及历经百万年的采集狩猎活动;第四、五、六章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长江—黄河流域、安第斯山区为例,描绘了全球范围内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分析了这些伟大文明在人口激增与有限资源的博弈中“盛极而衰”的过程;第七章从思想史的高度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终极关系,以及在如此种种思想驱使下人类奠定了工业文明的生态观;第八章描述了人类对世界的掠夺:捕杀海豹、大象、旅鸽、鲸鱼……大多是为了虚荣;第九章是作者对近现代灾难的重新审视,指出此时的多灾多难除了对生态的“无意识”之外,还多了政治上的“故意”;第十、十一章回顾了灾难性疾病在人类史上的肆虐,并指出人口再次激增的工业社会对环境的巨大压力;第十二章至最后,详细探讨了人类面对资源压力的“下下之策”——贪婪之心操纵下的科学技术只能带来恶性循环……由此,“反求诸己”则势在必行。

展开
精彩书评

  ★一部绿色世界史,也就是一部人类让世界失去绿色的历史。问题的关键是,在未来的世界重着绿装之时,那是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标志着这个世界,这个曾经的人类世界,已经进入后人类时代?这本书或许给不出确切的答案,但肯定会让你掩卷而沉思……
  ——夏明方(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生态史专家)
  
  ★如果说在这样一个主题上,有一本书可以激励热心者,平息批评者,唤醒无知者,那么,就是此书。
  ——伦敦《观察家报》
  
  ★事实证明,以毁灭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带给人类的只能是战争、疾病和绝望。书中对工业时代和城市发展的描述,于今日面临严峻城市环境问题的我们,尤有可供镜鉴之处。
  ——凯风网文化频道
  
  ★本书讲述了人类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最重要的是对工业革命以来环境破坏的批判,极具现实意义,对我国当前发展也有警示作用。
  ——豆瓣网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复活节岛的历史并不是什么失落的文明之一,也不必用深奥的理论来解释。相反,它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例证,说明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依赖以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它是这样一个民族的故事:这个民族,从一个极其有限的资源基础开始,靠着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社会之一;然而,这种发展对环境的索取也是巨大的,当环境再也不能承受这种压力时,这样一个在过去数千年中艰苦建造起来的社会——就随着环境一起崩溃了。
  复活节岛的殖民处于全球范围人类定居这个长期过程的后期阶段。有人类到达岛上大约是公元5世纪时候的事,当时正值罗马帝国在西欧的崩溃时期,中国亦处于由公元200年前汉帝国垮台所带来的混乱之中,印度则已到了短命的笈多王朝(Guptaempire)的后期,而特奥蒂瓦坎(thegreatcity of Teotihuacan)则支配着中美洲的绝大部分。上岛定居的是波利尼西亚人(Polynesians),这只是他们穿越辽阔太平洋的伟大探险和定居过程的一部分。最早的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东南亚,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就抵达了汤加群岛和萨摩亚群岛。他们从那里向东,大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到达了马克萨斯群岛,然后于5世纪时分为两路:一路朝东南到达复活节岛,一路朝北到达夏威夷。
  这个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在大约6世纪时又来到了社会群岛(the Society Islands),然后从那里到达新西兰,这大约是8世纪。当这个定居过程完成后,波利尼西亚人就成了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民族,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从北边的夏威夷到西南的新西兰,加上东南的复活节岛。这个地带有如今的两个美国那样大。波利尼西亚人的长途航行用双体独木舟进行,中间有一个大平台,用于人员的替换休息和装载植物、动物和食物。这是一个精心准备的移民过程,显示了相当高超的航海本领和驾船技艺,因为太平洋的洋流和风向与由西向东的航行相逆。
  当第一批人到达复活节岛时,他们发现的是一个资源稀少的世界。这是个火山岛屿,但早在波利尼西亚人登上此岛的400年之前,岛上的3个火山就熄灭了。复活节岛的温度很高,湿度很大,尽管土地面积不小,但排水很成问题。岛上没有常年的溪流,唯一的淡水来自死火山口的湖。由于它太过遥远,岛上只有为数不多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有30种本地植物,没有哺乳动物,有几种昆虫和两种小蜥蜴,岛周围的海中鱼也很少。第一批人的到达对于改进这种状况没做什么。波利尼西亚人在自己家乡的那些岛屿上也只依赖很少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来生存,他们仅有的家畜是鸡、猪、狗,还有波利尼西亚老鼠;主要的作物是山芋、芋头、面包树果、香蕉、椰子和白薯。复活节岛的定居者们带来了鸡和老鼠,他们很快就发现,对于像面包果树和椰子树这样的亚热带植物来说,天气过于炎热,而对于他们的通常主食——山芋和芋头也非常不利。所以,这些居民就只好食用主要由鸡和白薯构成的食物。这种虽不缺乏营养但相当单调的食谱,其唯一好处就是白薯的种植相当容易,使居民们可以有大量的空闲来干别的。
  5世纪时有多少定居者来到这里已不得而知,但他们最多不会超过二三十人。随着人口慢慢地增长,与波利尼西亚人其他那些地方相似的社会组织形式就在这里被人们采纳。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大家庭,它们共同拥有、共同种植土地。紧密相联的家庭构成了家族和部落,它们都有自己的宗教活动和祭祀活动的中心。
  每个部落由一个首领来领导,他可以组织和指挥各种活动,部落内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再分配也以他为中心来进行。这样一种组织形式和部落之间的竞争(很可能还有冲突),既产生了复活节岛的主要成就,也导致了它最终的衰败。
  ……
展开
目录

前言
1 复活节岛的教训
2 历史的奠基
3 人类史的百分之九十九
4 第一次大转变
5 破坏与生存
6 长期的奋斗
7 思维的不同方式
8 对世界的掠夺
9 基础的不平等
10 疾病与死亡
11 人口数的分量
12 第二次大转变
13 城市的崛起
14 创造富裕社会
15 世界的污染
16 全球系统面临的威胁
17 过去的阴影
进一步阅读指南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