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国学课》:
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命许衡“领太史院事”,全面负责修订新历法,并以王询、郭守敬为副,共同研订。公元1276年6月——公元1280年2月,许衡、王恂、郭守敬等在东西六千余里,南北长一万一千余里的广阔地带,建立了27所测验站点,进行实测完成(即四海测验)。公元1281年,新历法开始实施,因元世祖忽必烈封赐而得名《授时历》,这部历法,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历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创造,例如,定一回归年为365.2425日,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相比,仅差26秒,和现代世界通用的公历完全相同。
在编制过程中,他们所创立的“三差内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杰出成就。按照《授时历》的推断,1299年8月己酉朔巳时,应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虽然史书上记载了“至期不食”。但实际上并不是《授时历》出现错误,后来,根据现代天文学推算,那天确实有日食发生,是一次路线经过西伯利亚极东部的日环食。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时近中午,阳光很亮,肉眼很难观察到罢了。
《授时历》在历法上的意义非常重大,它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是我国历法史上的第四次大改革。明初颁行的《大统历》基本上就是《授时历》,如把这两版历法看成一版,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一版历法,长达364年,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甚至连朝鲜、越南都曾采用过《授时历》。
10.漏刻、日晷和圭表漏刻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不仅古代中国用,而且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使用过。漏刻的发明年代已不可考,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就已经出现了漏刻。漏刻由漏壶和标尺两部分构成。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最早的漏刻也称“箭漏”。使用时,首先在漏壶中插入一根刻有时刻的标竿,称为“箭”。箭下以一只箭舟相托,浮于水面。当水流出或流人壶中时,箭杆相应下沉或上升,以壶口处箭上的刻度指示时刻。
日晷是古代另外一种常用的计时工具,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作“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作“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晷面两面都有刻度,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每个时辰又等分为“时初”“时正”,这正是一日24小时。绝大部分的日晷显示的都是视太阳时,有些在设计上做了变更,可以显示标准时或是日光节约时间。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而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没法使用。
圭表和日晷一样,也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很早以前,人们发现房屋、树木等物在太阳光照射下会投出影子,这些影子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
展开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亦即儒家哲学之重心所寄。
——梅贻琦,曾任清华大学校长
★古代天文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在农耕时代,庄稼的播种、收割,家畜的交配、繁衍,都离不开天文学。
——张杰,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传统习俗可以让我们的感情有所寄托,可以让我们更真实,也可以让记忆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这些实际上是我们跟父母、跟祖先、跟历史、跟文化、跟自然交流的一个途径。
——王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