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风云的前奏
历史,宛如一轮明月,从北周到隋朝,从李渊开国到朱温建立后梁,阴晴圆缺,总有它的定数。“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而大唐,从隋末战争开始就像一弯散发着微弱光芒的月牙缓缓浸润成一轮圆月。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繁华,经历了安史之乱和唐末战争的变迁,最终以末代皇帝李柷的一杯毒酒回归混沌的原点。这风风雨雨三百年,留给世人的是惊叹,是向往,也是无数的失落和追忆。而在这风云际会的三百年中,一切的兴衰荣辱,一切的悲欢离合,要从一个皇帝和他的暴政开始说起。
唐之兴,兴于隋。隋朝这个短命的王朝从开国之君隋文帝暴毙身亡,杨广登基称帝开始,就注定了走向穷途末路的悲剧。历史最具魅力之处就是它时时刻刻都充满了巧合,虽然隋炀帝杨广毁灭了隋朝,然而正是在颓然倾倒的大隋废墟之上,才开出了光辉炫目的大唐盛世牡丹,回首遥望,于杨广、于杨氏家族来说,却不知应当是悲是喜。
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长于隋朝,从血缘关系上来说,李氏家族和杨氏家族有着莫大的联系,唐高祖李渊与隋炀帝杨广是拥有同一个外祖父的表兄弟,也算得上是骨肉至亲。李、杨两家的荣辱兴衰就如两条线,交织出隋末那英雄辈出的岁月,因此说到唐朝的开创,说到李渊的建国,就不得不提及杨广和那昙花般盛开骤谢的隋朝,提及那段传奇般的往事。
将杨广和李渊联系起来的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独孤皇后。独孤皇后是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地位十分尊贵,独孤家族对杨坚建立隋朝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因此杨坚始终对独孤皇后十分尊重以至到了“惧内”的程度,甚至曾经因为独孤皇后的善妒而离宫出走。不过,除了嫉妒心稍强之外,独孤皇后并没有倚仗家族势力而变得虚荣自大、恃强凌弱,相反,她性格温婉,仁孝淑德,称得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后。
据说,当时幽州总管阴寿向上报称,在与突厥的互市中,有一匣价值不菲的明珠,其他人都无力购买,于是劝独孤皇后买下这稀世珍宝。但以国家为重的独孤皇后却回答道:“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罢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意思是与其花重金买下这匣宝珠,不如将钱来犒赏为国为民献力的将士,可见她的仁爱之心。
隋炀帝杨广就是这位独孤皇后的亲生嫡子,而李渊则是独孤皇后的四姐之子。就是这个女子,用她的一生大大影响了整个隋朝的命运,隋朝的诞生和兴盛,隋朝的衰弱和灭亡,都和这位奇女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她,被城府颇深的杨广蒙蔽了双眼,将储君的筹码押在了后来的亡国之君隋炀帝的身上;也是她,保护和培养着她的外甥李渊,为他后来晋阳起兵创下伟业打下了基础。
乱世与盛世相交迭,统一与分裂相轮替,这似乎是一条无法改变的规律。细读中国历史,历朝历代都是在纷乱和统一中完成它的征程的。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国的社会就一直处于动乱之中,魏、蜀、吴三分天下之后,由西晋王朝短暂地统一了南北。西晋灭亡之后,中国大地总体上分成了南北两块,并且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北周末年。隋文帝杨坚继秦始皇、汉高祖和晋武帝之后创立了隋王朝,再一次统一了南北。
公元581年,杨坚取代了北周的末代皇帝周静帝宇文阐,顺利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隋朝。在隋文帝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等诸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据《隋书》记载,当时隋朝“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这就是所谓的“开皇之治”,也是隋文帝在历史上不能被抹去的功绩。
而此时的李渊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因为杨家主宰了天下,他作为皇亲国戚也得以进入宫廷担任千牛备身之职,保卫隋文帝的安全。如果不是后来表弟杨广的夺位弑父、倒行逆施,毁掉了杨氏江山,李渊或许一辈子都会以皇亲国戚的身份享受着尊荣,平淡无奇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然而历史就在任何人都没有预料的时刻悄无声息地发生了转折,将两个年轻人导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也将整个时代导向了截然不同的历史道路。正当隋文帝雄心不已、殚精竭虑地为国家打下雄厚的基础,以期大隋王朝千秋万代、生生不息之时,却没有想到在他的身后,一场以皇位为斗争中心的骨肉厮杀即将悄然上演,而此时已经外放为官的李渊却在岐州静静等待着机会的到来。
杨广的演技
公元604年,隋仁寿四年,隋文帝杨坚驾崩。
隋文帝的死在历史上一直都是疑雾重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太子杨广由于在为杨坚侍疾时调戏父亲爱姬被发现,因而派人杀死缠绵病榻的隋文帝夺取帝位。无论真相如何,当时弥留之际的隋文帝猛然发觉杨广的真实面目,难免会为自己当年的废立之举流下悔恨的泪水,为自己,为杨家,也为他一手建立的,即将要毁灭的大隋王朝。
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那个在历史上让无数人觊觎,让无数人为之甘愿背信弃义甚至于付出生命的帝位说起。
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分别是杨勇、杨广、杨俊、杨秀和杨谅,这五个儿子均由正宫皇后独孤氏所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这五个儿子中,杨勇是嫡长子,按照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的规定,杨勇是太子的不二人选。所以早在北周时期,杨勇就被立为世子。
太子杨勇为人仁爱宽厚,凡事都率性而为,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行为举止。这种率性大度、不拘小节的性格是他的优点,但由于处在政治斗争的中心,这恰恰成为了他最终被杨广取代的最大弱点。
由于杨勇不善察言观色,渐渐与父亲隋文帝发生了矛盾。一次,杨勇用锦绣装饰了一副马鞍,一向以勤俭自居的隋文帝得知后认为太子十分奢侈,因此将杨勇狠狠教育了一番。杨勇是率性之人,他的很多不拘小节的行为在他的父亲隋文帝看来或多或少都有些违礼或者越权的意味。例如,冬至之时,太子接纳了百官朝拜这件事就让隋文帝十分不满,文帝怀疑太子对帝位有非分之想,父子二人之间产生了芥蒂,而且越来越严重。
而且,杨勇与太子妃元氏感情不和,却极其宠爱小妾云诏训,这一点让独孤皇后十分不满。元氏因为得不到皇太子的宠爱,心生抑郁,最后因病而亡。猜忌心颇重的独孤皇后遂认为太子妃是杨勇和云氏合谋所杀,内心的天平就逐渐偏向了会讨母后欢心的杨广。
在太子与皇帝皇后渐行渐远之时,一个人的心却在蠢蠢欲动,这个人便是隋文帝的次子——晋王杨广。《隋书·世祖本纪》对杨广的记载是:“上美姿仪,少敏慧”,可以说,杨广的才能是不可忽视的。早在隋朝建立之初,杨广就以亲王的身份参加了南下灭陈,北上攻打突厥的战役,建立了赫赫功勋。公元589年的4月,成功结束平陈之役的杨广率领隋朝大军浩浩荡荡地回到了都城大兴,并将陈国的亡国之君陈叔宝作为战俘,在太庙举行了献俘仪式。此时,他的功绩已经远远超过了太子杨勇,也正是由此他萌生了取太子而代之的心思。
自古以来由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是横跨在杨广面前的巨大障碍,他虽然也是独孤皇后所生,但毕竟不是长子,不过历史上帝王之家幼子或庶子成功夺位登上皇位之人也不在少数。加上太子为人率性而为,根本不会掩饰自己和取悦父皇母后,这就更加坚定了杨广夺位的决心。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十一月,南方的婺州和会稽州等地发生了叛乱,杨广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南下处理平叛事宜。扬州,这个让杨广一生魂牵梦萦的地方从此就成为了他从亲王逐渐成长为帝王的根据地。在这里,杨广度过了他生命中极为重要的十年,一场夺位的恶战从此拉开了帷幕。
相对于太子杨勇,杨广长于掩饰且心机极深,再加上他所在的扬州与隋文帝所居住的都城大兴距离甚远,这也给他后来上演一系列的“大戏”提供了可能。在这漫长的十年里,杨广似乎分裂成了不同的两种人格。在朝堂,对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他是忠臣孝子;而在江都(现为扬州市江都区),他却是一个狼子野心的逆臣。这种长期被分裂的人格似乎也可以给他后来所实施的暴政提供一种解释。
著名学者赵剑敏先生曾说:“君主对儿子的移情,不同于一般家庭父亲对儿子的移情,其在政治权力问题上产生了一种可能性,即可能重新安排既定的皇位继承人的人选。”这段话正好适用于杨勇和杨广的情况,杨广正是明白了这一点,于是将情感筹码押在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身上,而杨勇也正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才与皇位失之交臂。
为了博取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欢心,杨广每次回扬州之时都与父母深情辞别,甚至达到了痛哭流涕的地步,这让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十分感动,认为他是个十分孝顺的孩子。每逢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来到他的府邸,杨广就立刻将府中的美女藏起来,于是父母看到的都是老弱貌丑之人。乐器等玩乐用品都经过了事先处理,不但琴弦折断而且都蒙上了一层灰,似乎很久都没有使用过。
对于朝廷派来视察的官员杨广也十分谦恭有礼,每每亲自到码头迎接,这让众多官员都十分感动。于是这些官员回到大兴之后,纷纷向隋文帝诉说晋王的“德行”。杨广的行为让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十分欣慰,他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了。
仅仅自己做得“好”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杨勇是嫡长子,而且以前一直都受到隋文帝的喜爱,杨勇只是遇事不拘小节,如果能够保持在大事上不犯大错,那么他的太子之位还是十分稳固的。所以,促成废太子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增加自己实力的同时瓦解掉太子在父皇母后心中的信任和地位,从而取而代之。
太子妃元氏的死本来就让独孤皇后对杨勇十分不满,于是杨广抓住时机找准机会多次向独孤皇后哭诉,说哥哥想谋害他。已经被愤怒蒙蔽了双眼的独孤皇后完全听信了杨广的话,怒火中烧,对太子杨勇更加憎恶。与此同时,杨广还在心腹宇文述的帮助下拉拢了朝中重臣杨素,为在朝廷营造舆论打下了基础。杨素是个文武全才,极受隋文帝倚重,只要他站在自己的一边,以杨坚多疑的性格,不久就会将太子废除。
宇文述首先找到了杨素的弟弟杨约,劝他兄弟二人支持晋王杨广,一旦晋王登上皇位,他二人必定贵不可言。杨约没有经受住宇文述的诱惑,于是答应宇文述劝说自己的哥哥杨素。已经位极人臣的杨素也担心自己的富贵不能长久,他更得知独孤皇后喜爱晋王杨广而对太子十分不满。最终,杨素答应帮杨广夺取太子之位。于是,太子杨勇的末日来了。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去,朝廷之中关于太子的议论越来越多,当然,这都是杨广和杨素等人的“功劳”。虽然这些议论都是一些鸡毛蒜皮、不足为道的小事,但是小事逐渐积累起来,隋文帝对杨勇的猜忌就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太子谋反,他逐渐撤离了东宫的守卫而换上了一些老弱病残之人。
此时的杨勇终于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再这么发展下去,不但太子之位不保,还有可能人头落地。但是,当杨勇举目望去,满朝上下,没有一个人能帮得了他。走投无路的杨勇向占卜之士求援,希望通过“占卜避邪”来免除自己即将被废的命运。
巫蛊之术是宫廷绝对不能触及的话题,历史上与之沾上关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隋文帝得知此事之后大怒,立即派杨素前往太子府查看。已经站在杨广一方的杨素为了激怒杨勇,到了东宫却迟迟不肯进门。杨勇苦等多时烦不胜烦,对杨素发了一通脾气,于是杨素回报隋文帝说:“太子面有怒色,似乎对陛下您很不满,望陛下早做防范。”
除此之外,杨广等人甚至买通了太子府的姬威,让他上书告发杨勇谋反。所谓“三人成虎”,何况朝中重臣和太子心腹都如是说,于是在开皇二十年,隋文帝经过痛苦的考虑终于在武德殿宣布废黜“抚军监国几二十年”的太子杨勇,并将其子女全部贬为庶人,而立晋王杨广为太子。
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一月,杨广被立为皇太子。第二年,已经六十一岁的隋文帝将年号“开皇”改为“仁寿”,并将杨广的长子杨昭封为晋王,承袭了他父亲当太子之前的爵位。这位一生叱咤风云的老人或许逐渐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他的身体在一天天衰老下去,而他眼前的一切却渐渐清晰起来。
时间又过了一年,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独孤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九岁。独孤皇后一死,隋文帝除了内心感到痛苦和失落外,长期被“河东狮”压抑的他也似乎呼吸到一丝新鲜空气。由于独孤皇后生前对后宫的专制,隋文帝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可以接触后宫的其他女子,现在没有了皇后的约束,他开始宠幸年轻貌美的宣华夫人陈氏和容华夫人蔡氏。隋文帝晚年身体情况急剧恶化,也和他在独孤氏死后无节制的纵欲不无关系。
一病不起的隋文帝在病榻之上看清了两件事,一是独孤皇后的好,所以他在死前叹息道:“倘若皇后还在世,我肯定不会落到如此地步。”更重要的是,隋文帝一病,一向谦恭孝顺的杨广终于露出了他的真面目,他一方面与重臣杨素暗地勾结,另一方面又调戏文帝的宠姬陈夫人。
自悔无识子之明的隋文帝痛彻心扉地说道:“枉废我儿!”意思是当初不该废掉杨勇而立狼子野心的杨广为太子,并且想要废掉杨广,却为时已晚。得到消息的杨素派人带兵包围了隋文帝养病的仁寿宫,派张衡入宫杀死了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