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分析
——似曾相识的牛市
2015年6月5日,星期五,多云转晴
在纷繁错综的消息和猜测中,股市走完了一周,创出了新高,上证指数周涨幅8.92%,上涨点数411点,收在5023点,稳稳突破5000点;IH周涨幅5.97%,上涨186点;IF周涨幅6.81%,上涨333点;IC周涨幅8.18%,上涨828点。因为五二八大跌而愤然离场的人们此刻又悔恨不已。
上周方总布置的视频节目的任务,据说大家行动很快,下周就可以播出了,节目叫作《期货实盘秀》,国内第一档期货实时直播交易节目,令人期待。
按方总要求,我从这周开始将套利对冲交易的周期切换到15分钟K线周期上,我将两周交易情况进行了汇报。
“这周开始尝试以15分钟周期来分析和交易IH和IC的套利。按原先一分钟K线图上的K线样本数量,我大约以一周半作为一个交易循环周期。
在交易分析的过程中,一开始我还以为不会很轻易地切换过来,但是实际去分析了之后,发现15分钟周期的K线与1分钟K线也找不出实质性的差异,完全可以当成1分钟K线来运作。
所不同的是每根K线代表的幅度大了很多,单笔交易的盈亏金额也大了很多,这个在实际交易中心理压力会有一些变化,但是如果将仓位放小,不关注实时盈亏,很可观的执行计划,实际最终的交易过程要比以1分钟K线轻松很多。
如图8个交易日中实际只触发了8次交易,只变化了一次方向。
506处空IH买IC,507~512处都加仓,直到513处平仓并反手空IC买IH,一直持有到今天收盘还不用平仓。”
“OK。一上来市场就给你发了个红包,”方总说,“但是你要明白,15分钟周期的交易是要跨日的,也就是要隔夜的,有时候也会有比较大的隔夜跳空,资金也可能面临在隔夜之后出现比较大的盈亏变化,现在你还没遇到,不代表以后不会出现,经历多了你会有所感觉。”
我点点头,问道:“上周提到的市场顶底的规律,今天有空跟我说一下吗?”
方总说:“上周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说,今天倒是可以探讨一下。
不过事先说明一下,顶和底本身是一般投资者关心的话题,而恰恰不是我所关心的话题。我们做交易分析的时候,紧密跟随市场,不去主动判断市场之后的走势,既不判断大趋势,也不去判断小趋势。这样的交易理念之下,去判断市场的顶和底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而我们今天之所以要分析市场顶和底,主要是我们正在筹备开展的一些业务和市场交易周期有很大关系,如果市场牛市还可以继续很久,那么我们就可以加大投入,增加为投资者服务的交易工具和产品,但是如果牛市随时会结束,那我们则需要对这些创新业务重新评估,谨慎对待。
上次让你分析市场历史顶部特征,你有没有做一些功课?”
“有的,”我说,“不过我只是把股市前两次牛市的顶部图形调出来,跟这次类比一下,不过我没有得出什么具体的结论。我把它们调出来,方总,您看看吧。”
“好的,你调出来的三次牛市分别是1999~2001年的牛市、2005~2007年的牛市以及现在这次2013年至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牛市。”方总说:“这三次牛市之中,第一次牛市幅度很小,与后面牛市相比,不好类比,比较常见的类比方式应该是后面两次
牛市。
类比分析法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分析方式,用当前的走势与历史上的走势进行比对,从而找寻出可能类似的发展规律。在技术分析的经典假设——历史会重演这句话下,类比分析有了其存在的基础。即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历史如何变迁,市场上无新鲜事,人性的弱点在不断上演着重复的一幕,从而在众多人性的共同作用下,走势呈现出相同的规律。
前一次牛市(以下称前牛)和本次牛市(以下称本牛)从图3-15上可以做出一些分析。
首先是时间跨度。
前牛启动之前的熊市周期为2001年6月~2005年5月,长达4年;本牛启动之前的熊市周期为2007年11月~2013年7月,长达5年半,熊市时间都酝酿的足够长久。
从熊市最低点到牛市第一次较大级别调整或者横盘的时间(514和516),前牛是一年半,本牛也是一年半。调整时间都大约是8~10周。
从第一次大级别调整或者横盘(514和516)到第二次大级别调整或者横盘(515和517)的时间间隔,前牛为6周,本牛为5周,也相当接近。
从第二次大级别调整或者横盘到最高点,前牛用了11周时间,而本牛刚刚开始第三周,如果本牛像前牛类似的走法,则股市还应该可以持续上涨2~3个月。
但是其中也应该注意的是,在前牛第二次大级别调整或者横盘515处,行情盘整了8~9周,而在本牛517中,行情只调整了3周左右,这次调整比上次类似的位置时间明显要短。
总结本牛和前牛的时间周期的一些特点,可以发现它们在很多时间跨度上都有很大类似性。这也使得这次在分析上,很多投资者和分析人士都会以前牛的走势来分析当前的市场,也促成了机构交易者会按前牛的思维来布置本次交易计划。
其次是幅度。
前牛牛市涨幅从大约1000点至大约6000点,涨幅500%以上;
本牛从大约2000点涨至现在5000点,涨幅大约是150%,如果按前牛的上涨点数类比本牛,本牛的涨幅应该为2000+5000=7000点;
如果按前牛的幅度来估计本牛的点数,则本牛的最高点数应该在2000+2000×
500%=12000点。
再次是宏观逻辑。
前牛的逻辑是美元贬值,全球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中国制造业、房地产形成的经济繁荣,人民币进入升值周期引发的。
本牛美元在升值周期,全球商品大幅下跌,制造业下滑、房地产停滞不前,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消失,这样的背景下,股市还能大幅上涨,只能解释为政策拉动下,流动性泛滥的泡沫化上涨。
这样的上涨是有风险的。
我们分析宏观的内容,既没有完整的全球视角,也没有政府的一手政策,更没有清晰完整的数据,只能从大的宏观事实上给予方向性的定义。
最后是市场逻辑。
综合以上三点,前牛和本牛有形态上极大的类似性,我们姑且可以类比分析,其市场核心逻辑是,本牛的操盘者把前牛的走势当成了操盘的参照。这样的结果在市场初期以及中期为吸引投资者跟风,市场主力以及规模较大的投资者会尽力模仿前牛的走势,以期吸引更多资金入市,而到了市场后期,市场主力会利用投资者对前牛的模仿行为,而采取不一样的策略,比如提前拉升,或者提前砸盘等,这样可以利用投资者对前牛的期望值,达到出场目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从第二次调整位(515和517)上来看,本牛已经提前启动了最后一波上涨,也可能是最大的一波
上涨。”
“那方总的意思是股市还将经历一波大涨对吗?”我问道。
“一定要明白,今天我们的分析纯属学术探讨,绝对不要用这个指导实盘。”方总说:“可以认为这次牛市根基不牢,但是即使是泡沫,也不代表泡沫就不可以
拥抱。
你怎么知道泡沫是3000点破灭、6000点破灭、10000点破灭还是100000点破灭呢?我们要做的是紧密跟随市场,而不是简单去预测能涨多少。”
“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学习,你应该而且必须明白,涨和跌对我们来说,没有太多意义,不是我们盈利的条件或者原因,”方总继续道,“给我们盈利的根本原因是市场产生了较大的波动率,给了我们交易的空间,而在牛市上涨中后期一直到熊市初期,这样的波动率都不会减小,而是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你只要紧密跟随
就好。”
听了方总的分析之后,我又把一周的主要新闻信息拿给方总看了一下。方总看完跟我说:“其他信息都是无关痛痒,只是以下这一条,要格外留意一下,你们也应该在新闻推送里面重点突出这条信息。”
6月3日晚间公告,乐视公司接到控股股东贾跃亭先生减持所持公司股份的通知。贾跃亭先生自2015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5240300股,占公司截至2015年6月3日总股本1850618138股的1.9042%。据此计算,贾跃亭此次套现金额约25亿元。
方总说:“从这条信息看,股市快要出问题了。乐视网一年的利润不过3000万元,大股东一次减持就可以套现25亿元,那代表什么?代表大股东已经把企业接近100年的利润总和拿走了,那等于是余下持有乐视股票的群众在为100年后的乐视在交易。乐视网能发展100年吗?也许有万分之一的概率能。那么现在在高位接手这只股票的人们,想盈利的话,或许就是100年后的事情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