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调查报告.2016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6316721
  • 作      者:
    崔鑫生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内容包括:一、中国贸易便利化的成本分析:我国按发达国家的标准承担义务的能力很有限,要逐步实行贸易便利化意味着增加以下成本。二、中国贸易便利化的政府的收益。第三,中国贸易便利化的进出口商及代理的收益。第四,中国贸易便利化的消费者的收益,因本国繁琐的进口管理手续不得不面临更高的价格,这降低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调查报告 2016》:
  在区域内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方式适用于企业在区域内口岸海关进出口的货物,改革将区域外注册企业在区域内口岸清关的货物也一并纳入一体化作业范围,适用企业不需向海关申请,自动纳入到一体化通关中,享受一体化改革所带来的好处。
  通关作业无纸化是指海关以企业分类管理和风险分析为基础,按照风险等级对进出口货物实施分类,运用信息化技术改变海关验核进出口企业递交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办理通关手续的做法,直接对企业通过中国电子口岸录入申报的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电子数据进行无纸审核、验放处理的通关作业方式。
  2012年8月,海关在全国11个直属海关的部分业务现场,选取部分业务,以高级认证企业为试点,开展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运行,社会各界反响积极。2013年5月1日,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全国12个直属海关的全部业务现场和全部业务领域,试点企业扩大为一般信用企业。2014年,在2013年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海关将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扩大至全国海关所有通关业务现场和业务领域。通过从简化随附单证和内外部无纸化作业入手,努力打造从申报到放行通关全流程的无纸化,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无纸通关带来的手续简便和成本降低。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32.9万家企业参与了无纸化通关,占同期全国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的88%。全年全国海关全过程无纸化报关单5897.7万份,无纸化率达到82.99%,超过了80%的预定目标。无纸化进口、出口报关单平均通关时间分别比传统通关模式少32.51小时和5.27小时。
  单证简化与自动化是《贸易便利化协定》规定的核心内容,也是贸易便利化的核心指标。在上表,指标6与最终排名高度一致。按照《贸易便利化协定》对单证简化与自动化的要求,中国各省域在“是否接受报关随附文件副本”“通关的电信基础设施与服务”“原产地证明提交”等方面表现较好。第一名江苏得到“很便利”的评价,所有省份得分都在0分以上,整体便利化水平较高。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调查研究背景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范围
二、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指数构建
(一)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
(二)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指数构建方法
三、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
(一)省域贸易便利化指数排名
(二)各大区域贸易便利化指数对比分析
四、中国省域贸易便利化指标表现
(一)贸易便利化指标含义及各省域表现
(二)贸易便利化改革推进优先指标分析
五、贸易便利化附加指标表现
(一)边境机构合作(内部)
(二)边境机构合作(外部)
(三)治理与公正
(四)过境程序
六、对策与建议

第二章 信息可获性与透明度
一、透明度的解释和说明
(一)透明度的概述
(二)与信息可获性相关的规则和贸易便利化的现状
二、中国省域信息可获性的指标与分析
(一)省域信息可获性指标情况
(二)排名前五名和后五名的省份
(三)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三、中国省域信息可获性存在的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省部级主管机关在信息可获性方面的建设
(二)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
(三)规范并创新各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方式

第三章 贸易界参与度与伙伴关系
一、贸易伙伴关系的解释和说明
(一)贸易伙伴关系的概述
(二)相关规则与贸易便利化的现状
二、中国省域贸易界参与度指标的表现与分析
(一)省域贸易界参与度情况
(二)排名前五名和后五名的省份
(三)对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三、中国省域贸易界参与度存在的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规,落实AEO制度对应的通关便利措施
(二)加强与企业和其他政府部门的合作,扩大AEO制度的影响力
(三)依托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四)建立健全与商界的对话机制,为国际贸易的安全与便利保驾护航
(五)加强AEO互认工作,科学规划海关AEO互认整体战略
(六)大力改革当前我国的行业协会组织管理模式

第四章 海关预裁定
一、海关预裁定的解释和说明
(一)海关预裁定的概述
(二)海关预裁定制度和中国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
(三)海关行政裁定的界定及其与海关预裁定的比较
(四)中国海关行政裁定制度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省域海关预裁定指标表现与分析
(一)中国省域海关预裁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中国省域海关预裁定便利化水平不平衡
三、中国省域海关预裁定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省域的贸易总体上是不便利的
(二)实行海关预裁定的业务量所占的比例较低
(三)中国的相关规范性文件存在缺陷
四、对策与建议
(一)修改《海关行政裁定暂行办法》,与《贸易便利化协定》规定精神雨内容接轨
(二)加大对海关预裁定的宣传
(三)海关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
(四)海关行政相对人要树立海关预裁定的法律意识

第五章 上诉或审查程序
一、上诉或审查程序的解释和说明
(一)上诉或审查程序的概述
(二)中国海关行政救济的外延
(三)《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海关行政救济
二、中国省域上诉或审查程序指标的表现与分析
(一)中国省域上诉或审查程序便利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中国省域上诉或审查程序的便利化存在差异
三、中国省域上诉或审查程序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省域上诉或审查程序的贸易便利化程度不突出
(二)一些省域上诉或审查程序的观念较差
(三)中国海关一定程度上存在轻程序的观念
(四)司法独立仍受到一定的影响
(五)法院裁决执行难的情况严重
四、对策与建议
(一)修改相关的立法,以对接《贸易便利化协定》的相关条款
(二)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法律服务
(三)海关行政相对人法律意识的提高
(四)法院、商检、商务等部门的配合

第六章 单证与自动化
一、单证与自动化的解释和说明
(一)单证与自动化指标与《贸易便利化协定》条款的对应关系
(二)相关国际背景与国内现状
二、中国省域单证与自动化指标的表现与分析
(一)中国省域单证与自动化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二)中国省域单证便利化与自动化水平不平衡
(三)单证与自动化在我国贸易便利化中属于整体水平较高的领域
三、中国省域单证与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一)许可证件管理体制不统一,程序性规范不够便利
(二)海关单证种类多,不够简化,随意性大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实施构建全国标准化一体化通关管理格局
(二)加快转变业务管理职能的实现方式
(三)创新组织管理和能力提升机制

第七章 海关程序与费用
一、海关程序与费用的解释和说明
(一)海关程序的概述
(二)海关程序的相关规则
(三)我国实施海关程序便利化的现状
(四)规费与费用的概述及相关规则
二、中国省域海关程序与费用指标的表现与分析
(一)海关程序指标的表现与分析
(二)规费与费用指标的表现与分析
三、中国省域海关程序与费用存在的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协同边境管理水平,切实推进单一窗口的建设
(二)提升贸易便利化推进的规划水平,加强系统化建设
(三)加强担保验放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四)继续规范收费项目,降低经营性收费水平
(五)加强国际海关合作,提升监管互认的水平
(六)继续推进通关一体化的深入开展
(七)积极开展通关放行时间研究

第八章 单一窗口
一、单一窗口的解释和说明
(一)单一窗口指标与《贸易便利化协定》条款的关系
(二)有关国际背景与国内现状
二、中国省域单一窗口指标的表现与分析
(一)中国省域单一窗口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二)目前的单一窗口建设主要是落实“三互”
三、中国省域单一窗口存在的问题
(一)窗口单位交叉重叠
(二)窗口单位配合不利影响贸易便利化
(三)窗口单位多重收费
(四)一次申报没有真正实现
(五)没有一个统一平台
(六)数据标准不统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一)以单一窗口推进大通关
(二)采取“公共平台”式单一窗口模式较为合理
(三)政府主导、明确权责、完善法制
(四)依托国际通用数据元统一数据标准
(五)分步实施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

附录1 贸易便利化的实践价值与作用
附录2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