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社会各界抗战百杰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319865
  • 作      者:
    朱成山,杨颖奇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社会各界抗战百杰》收录100位抗战英杰,体现中国抗战的全民族性,即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界别,不分职业,只要他们是在各自领域为抗战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社会各界抗战百杰》:
  1941年,回民支队在无极县一带胜利完成保卫麦收的任务后,转到子牙河东的大城、青县、建国一带活动,重创日军。日军山本联队长闻之胆寒,给各据点下了一道命令:百人以下的部队不准走出据点。
  数年里,这支英勇的回民支队,在马本斋的率领下,走遍了整个冀中平原,打了许多仗,不仅点燃了深南、大清河北等地的抗日烽火,收复了白洋淀周围的大片土地,还开辟了无极、藁城等抗日根据地。回民支队在战火硝烟中,一步步地成长壮大起来。
  日军知道武力不能征服马本斋,决定抓捕其母白文冠作为人质,迫使马本斋投降。1941年8月,日军包围东辛庄,把全村人圈起来,逼迫他们供出马母。村民不讲,日军当场就枪杀了两个青年。这时马母挺身而出,斥责道:“你们这些日本强盗,不是要找马本斋的母亲吗?我就是。你们胆子太小了,不敢找马本斋,只敢欺负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马母被抓后,马本斋收到河间、献县敌人送来的劝降信,他很自信地说:“母亲是倔强的人,她不会上敌人的当。”
  日军软硬兼施,逼马母写信劝降马本斋,未能得逞。后又派汉奸哈少甫前去诱骗,马母严词痛斥道:“我儿子抗日,我死了也光荣。不像你们这些无耻的奴才,卖国投降,污辱了伊斯兰教!”
  马母宁死不屈,她滴水不进,粒米不沾,以绝食抗争,历9天吐血而终,以身殉国,享年68岁。马本斋得知母亲大义凛然,为国尽忠,悲痛万分,奋笔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在母亲的感召下,马本斋的战斗决心更加坚定。他指挥回民支队同兄弟部队一起,收复了河间,解放了交河等地。10月,回民支队奉命转至冀鲁豫开辟新区,马本斋任冀鲁豫军区3分区司令员,仍兼回民支队司令员,坚持在范县、濮阳、东明、冠县一带活动。
  1942年5月,日军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的直接指挥下,调集5万兵力,在冀中军区发动“五一大扫荡”。不久,日军专门抽调4个师团,形成合围,企图将冀中军区的八路军一网打尽。为了掩护主力部队突围转移,减轻冀中军区的压力,吸引日军主力视线东移,熟悉环境的回民支队主动承担了掩护任务。5月中旬,马本斋率部攻打泊头、交河两个重镇,随后又再次围攻泊头,给敌人极大杀伤。很快,日军把主攻方向转向回民支队,冀中军区电令部队在完成掩护任务后迅速撤离该地区。然而此时,回民支队已处在敌人重围之中,马本斋沉着冷静,指挥部队在靠近日军据点的位置隐蔽起来,在与敌人周旋几圈后,于6月1日部队悄然进入高庄、纪庄一带。这里位于日军两个据点的结合部,属于“扫荡”的盲区。马本斋原本准备等日军主力过后,再率部突围。孰料,一支几百人的日军后续部队突然向高庄、纪庄进逼,一旦进村,回民支队将暴露无遗。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回民支队从景阜公路突围,经过4小时的搏杀,部分战士终于杀开一条血路。此次突围战中,日伪军被歼300余人,而回民支队亦遭惨重损失,100余人壮烈牺牲,200余人身负重伤。
  当月,为了保存这支少数民族抗战力量,上级决定对回民支队实行战略转移,向鲁西北进发。同时,回民支队与冀鲁豫军区第3军分区合并整编,马本斋被任命为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9月,他率部转战山东,先在鲁西北建立抗日根据地,后又奉命挺进鲁西南。由于长期与日军艰苦征战,马本斋积劳成疾,于1944年2月7日病逝,终年43岁。遗体安葬在他生前曾经战斗过的鲁西莘县回民大镇张鲁集。3月17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为马本斋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挽词“马本斋不死”。朱德总司令的挽联:“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2009年、2014年,马本斋先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
展开
目录
马本斋——令日伪丧胆的回民支队司令
马占山——“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东北军将领
马尔琴科夫——牺牲在中国抗日战场上的苏联英雄
马相伯——呼号抗日的“老青年”
马衡——勇护国宝的考古学前驱
马海德——矢志抗日的美国医学博士
王璞——抗日民族小英雄
王铭章——喋血滕县的刚烈将军
方液仙——坚贞不屈的爱国企业家
古耕虞——为抗战立功的“猪鬃大王”
节振国——威震冀东的工人抗日英雄
左权——太行之巅的千古英烈
卢作孚——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指挥者
田汉——为筑血肉长城而呐喊的剧作家
田守尧——血染东海的新四军青年将领
田伯烈——揭露日军在华暴行的英国记者
白求恩——无私奉献中国抗战的加拿大医生
乐以琴——击落六架敌机的“王牌飞行员”
吉鸿昌——为抗日“何惜此头”的民族英雄
老舍——登高一呼的全国文协领军
任光——喊出“打回老家去”的人民音乐家
许崇清——抗战中艰难办学的中山大学掌门人
麦新——锻造杀敌“大刀”的作曲家
杜重远——怒诘“爱国何罪”的《新生》主编
巫恒通——拒医绝食的抗日专员
李秀英——赤手空拳勇斗日兵的金陵女
李承干——兵工战线的抗日功臣
杨靖宇——浩气长存的东北抗联领袖
束云章——努力生产抗战物资的“纺织巨子”
吴运铎——抗日根据地兵工业的开拓者
何云——血溅太行的新闻人
佟麟阁——七七抗战中壮烈殉国的首位将军
余芝卿——坚决不与日伪合作的“橡胶大王”
希伯——血染沂蒙的“外国八路”
库里申科——长眠中国的苏联“空中之鹰”
张自忠——抗战军人之魂
张寒晖——创作《松花江上》的文艺战士
陈垣——正义凛然的“国宝”大师
陈万运——誓死不愿变节的“三友”领袖
陈纳德——惊破敌胆的“飞虎将军”
陈范有——“不资敌、不合作”的爱国实业家
陈宝风——“特等爆炸大王”
陈嘉庚——倾力支援抗战的华侨领袖
拉贝——救助南京难民的“德国好人”
范长江——用双脚丈量战地的著名记者
范旭东——“宁举丧,不受奠仪”的工业先导
范筑先——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
茅盾——挥矛挺盾战敌顽的文坛巨擘
茅以升——建桥炸桥的爱国桥梁专家
林可胜——情系战场救护的生理学家
郁达夫——长眠在苏门答腊的伟大爱国者
罗忠毅——血染塘马的铁军骁将
竺梅先——救济难民灾童的爱国实业家
冼星海——激扬大河之魂的人民音乐家
郑文道——舍生取义的谍海忠魂
郑律成——创作八路军进行曲的“军歌之父”
赵丹——投身抗日救亡宣传的表演艺术家
赵一曼——甘洒热血的抗日女英雄
赵登禹——抡大刀砍敌寇的抗日英雄
郝梦龄——视死如归的“第一军长”
荣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资本家
胡厥文——不胜利不剃须的“美髯公”
柯棣华——八路军中的印度医生
饶家驹——殚精竭虑救助难民的法国神父
宫川英男——从事反战宣传的“日本八路”
姚显微——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
贺绿汀——奏响《游击队歌》的人民音乐家
聂耳——谱写《义勇军进行曲》的人民音乐家
夏光——沙家浜勇斗敌顽的擎旗人
徐悲鸿——以画笔作投枪的美术大师
高志航——仰天长啸的“空军战魂”
郭沫若——别妇抛雏赴国难的革命文豪
陶行知——为抗日救国奔走的人民教育家
萧山令——血洒金陵的宪兵司令
萨师俊——英灵与长江同在的“中山”舰长
梅兰芳——不畏魍魉傲雪霜的京剧艺术大师
梅汝墩——把日本战犯送上绞刑架的中国法官
符竹庭——抗日山上的八路军名将
阎海文——英勇不屈的航空英烈
彭雄——驰骋抗日疆场的年轻将领
彭雪枫——纵横江淮的抗日名将
斯诺——报道中国抗战的美国记者
斯特朗——呼吁团结抗战的美国女作家
蒉延芳——热心救济难民的爱国实业家
董健吾——为国共合作抗日牵线的神秘牧师
韩国钧——乡居问政的抗日老人
鲁迅——没有丝毫奴颜与媚骨的“民族魂”
谢冰莹——三赴抗日前线的作家“女兵”
谢晋元——孤军御敌的“八百壮士”领导人
瑞德——送敌机入“地狱”的“美国天使”
颜耀秋——上海工厂内迁的出色组织者
戴安澜——战死沙场的黄埔精英
戴望舒——坚贞不屈的爱国诗人
魏特琳——南京难民的保护神
外交九烈士——坚守气节的异域忠魂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殊死拼搏的英雄群体
投江八女——壮烈殉国的抗联女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的抗日勇士
救国会七君子——因爱国获“罪”的爱国领袖
新安旅行团——中华民族的小号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