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6.2016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77305
  • 作      者:
    王尚义主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西省委联系高级专家,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山西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近三年主要成果: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49a以来山西矿区环境演变下的植被重建研究,项目编号,41071335; 2. 国家社科基金,“历史流域学的理论与实践”,项目批准号 13FZS018; 3.历史流域学论纲,科学出版社,2014;4.“煤矸石山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地理学报,2013.03; 5.“地理学发展视角下的历史流域研究”,地理研究,2015.01。
展开
内容介绍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个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拓展农村广阔发展空间,形成城乡共同发展格局。” 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如何在省级层面得到实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山西省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6)》:
  (二)建立农业人口转移的促进机制
  深化户籍管理及相关配套制度改革,建立适应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户籍管理及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配套制度,坚持自愿、分类、有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转户制度体系,坚持农民自愿,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太原市在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完善落户政策,有序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全面放开其他所有城市、小城镇的落户限制,最大限度吸纳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在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还原户籍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建立以居住证为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形成户籍制度和居住证制度有效衔接的人口管理制度。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加快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全覆盖,逐步实现与城镇职工平等享有相应待遇,完善在城镇灵活就业的非城镇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扩大社会救济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逐步纳入社会救济范围。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鼓励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推进社区医疗服务向农民工聚居地延伸,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民工城镇住房保障的政策措施,逐步解决进城农民工基本住房问题。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居住地受教育的权利,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市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
  完善就业促进制度。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平等就业制度、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就业服务和援助制度,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就业的长效机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建立全省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三)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和土地资源保障能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切实保障农民财产权益,积极探索农民相关权益的实现形式,增强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动力。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和存量建设用地退出激励机制,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大力推进旧城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加大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力度。加快城镇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强化各类建设用地标准控制,并利用价格和税收等经济手段,促使各项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达到合理标准,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
  提高城镇化重点地区发展的土地保障能力。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和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机制。建立易地开发补充耕地和省内跨区域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办法。优先安排“一核一圈三群”的建设用地,缓解城镇化进程较快地区城镇建设用地的供需矛盾。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突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只能以县为单元调剂的限制,推行以太原都市圈及其他设区城市为单元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效解决中心城市建设用地短缺问题。推进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创新,抓好存量矿业用地整合利用。开展露天矿业用地改革试点,建立矿业用地土地复垦补偿机制。加快实施人地挂钩试点政策,充分挖掘城乡建设用地潜力。
  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优化征地补偿安置办法,有效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进城农民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有偿退出机制,创新农村集体土地上房产产权产籍管理制度。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探索允许农民进城落户后依法处置承包地、宅基地等农村土地的有效形式。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
第一章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进展与推进路径研究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基础与面临的问题
二、“十三五”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三、城镇化布局与结构优化路径
四、城镇化和城镇建设质量提升对策
五、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重点
第二章 太原晋中同城化建设路径研究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二、总体要求与目标
三、主要任务与建设重点
四、近期行动计划
第三章 山西省“百镇建设工程”实施成效及“十三五”推进建议
一、百镇建设部署及推进情况
二、百镇建设进展及建设绩效
三、百镇建设公众认知和综合评价
四、百镇建设的新环境、新要求与对策建议
第四章 山西省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一、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点
二、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三、山西省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建议
第五章 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山西省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二、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进程
三、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面临的困境
四、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构想
五、山西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推进策略

第二篇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与机制创新
第六章 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一、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构成
二、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存在的问题
三、构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应处理好的重大关系
四、构建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基本要求
五、构建山西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的制度体系
第七章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问题研究
一、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
二、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原因分析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提高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的长效路径
第八章 山西省就业问题及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研究
一、山西省城乡就业的总体形势
二、创业带动就业战略背景和意义
三、山西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四、山西省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重点任务
第九章 山西省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
一、山西省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现状
二、制约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原因实证分析
三、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第十章 太原市“城中村”居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一、“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概念
……
第三篇 城乡空间规划改革与技术创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