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译丛:性别与传媒》:
2.4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理论
福柯显然排斥以“后结构主义的”和“后现代主义的”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其论著。尽管如此,他的理论对这些理论主体来说仍然极其重要并贯注其中。本章最后部分将简要考察一下这些理论及其对于传媒研究的重要性。
后现代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和酷儿理论不能被描述成内容分析、符号与话语分析的方法路径,也不是可用于单一文本或直接应用于分析代表性文本语料库的方法,而是最好将之当作文本分析的重要取向,批判性或颠覆性地阅读其纹理、“回溯性书写”并使之具有政治介入性。在一些重要方面,它们挑战了批评与文化产品之间的区别,后现代、后殖民和酷儿理论常被用于设计文化产品,其理论的创造物也成为重要的质询模式,如后现代建筑、酷儿电影、后殖民小说。
2.4.1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近几十年来最具争议性的术语之一。正如文化理论家迪科·赫布理兹(1988)所提出的,“超载”一词承载了许多不同意义。为了廓清这一术语,把后现代主义当作具有四种不同意义是比较有用的。
第一,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运动。也许后现代主义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指在绘画、文学、音乐和建筑等领域发生的艺术运动。这个术语首先来自一群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工作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包括制片人约翰·凯奇和批评家苏珊·桑塔格)。他们想用一个术语来区分他们所做的与他们所认为“高度现代主义”的东西——他们相信,经过学术界、画廊系统和国际艺术市场的机构化,这些东西已经四平八稳,缺乏活力。他们认为,需要一场像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或立体主义、达达主义那样的新运动来展现艺术的适当质疑与颠覆角色。他们称这场新运动为后现代主义(见福斯特在1985年里颇有助益的讨论)。
第二,后现代主义作为文化潮流。第二种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是指艺术和建筑之外的一般文化潮流。传媒与大众文化常被描述成是后现代主义的,这种用法暗示着其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种混合形式,更重要的是,其打破了有关文化价值判断的认同;拼贴、拼凑、碎片化、文类混合、互文性、无所不知、异国情调;表像/审美一表相、时尚、奇观一价值优先,而不是深度(见费热斯通于1991年的进一步研究)。
第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时期。有的人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来指现代性之后的历史转变,而不是指文化与艺术运动潮流或风格。根据不同理论家的说法,其时代变迁的时间有所不同,不过主要的说法都集中在60年代之后。人们认为,这一变迁的发生显著源自(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动,其特征在于工作和生产组织中的变化——包括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全球化加速,产品消费与积累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等(哈维,1990;詹姆森,1984)。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