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性别与传媒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499801
  • 作      者:
    (英)罗萨林·吉尔著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罗萨林·吉尔(Rosalind Gill),伦敦国王学院社会与文化分析教授,英国文化理论家,女性主义学者,媒介评论家,主要著作有:《话语分析文本、叙事与再现》《新女性气质:后女性主义、新自由主义与主体性》等。
  
  程丽蓉,文学博士,教授,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现任职于浙江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已出版有译著《性别符号学》,专著《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现代小说互文性研究》等。
  
  王涛,文学博士,副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博士后,现任职于成都大学,已出版专著《代际定位与文学越位》。
展开
内容介绍
  《符号学译丛:性别与传媒》是一本关于当代西方社会传媒中的性别表现的书。《符号学译丛:性别与传媒》共分八章。第一章勾勒媒体文本中女性主义研究的各种理论和政治资源,考察受众研究转向。第二章更注重方法,聚焦并考察媒体文本中的性别分析所使用的主要工具。第三章“广告与后女性主义”既审视已有广告中的性别研究,又对广告正在如何发生变化进行了新的分析。第四章考察新闻与性别。第五章谈论的主题是电视脱口秀。第六章聚焦于杂志。第七章研究罗曼司。最后一章质疑文化政治。
展开
精彩书摘
  《符号学译丛:性别与传媒》:
  2.4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理论
  福柯显然排斥以“后结构主义的”和“后现代主义的”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其论著。尽管如此,他的理论对这些理论主体来说仍然极其重要并贯注其中。本章最后部分将简要考察一下这些理论及其对于传媒研究的重要性。
  后现代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和酷儿理论不能被描述成内容分析、符号与话语分析的方法路径,也不是可用于单一文本或直接应用于分析代表性文本语料库的方法,而是最好将之当作文本分析的重要取向,批判性或颠覆性地阅读其纹理、“回溯性书写”并使之具有政治介入性。在一些重要方面,它们挑战了批评与文化产品之间的区别,后现代、后殖民和酷儿理论常被用于设计文化产品,其理论的创造物也成为重要的质询模式,如后现代建筑、酷儿电影、后殖民小说。
  2.4.1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近几十年来最具争议性的术语之一。正如文化理论家迪科·赫布理兹(1988)所提出的,“超载”一词承载了许多不同意义。为了廓清这一术语,把后现代主义当作具有四种不同意义是比较有用的。
  第一,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运动。也许后现代主义最具体的表现就是指在绘画、文学、音乐和建筑等领域发生的艺术运动。这个术语首先来自一群20世纪60年代在纽约工作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包括制片人约翰·凯奇和批评家苏珊·桑塔格)。他们想用一个术语来区分他们所做的与他们所认为“高度现代主义”的东西——他们相信,经过学术界、画廊系统和国际艺术市场的机构化,这些东西已经四平八稳,缺乏活力。他们认为,需要一场像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或立体主义、达达主义那样的新运动来展现艺术的适当质疑与颠覆角色。他们称这场新运动为后现代主义(见福斯特在1985年里颇有助益的讨论)。
  第二,后现代主义作为文化潮流。第二种运用后现代主义的方式是指艺术和建筑之外的一般文化潮流。传媒与大众文化常被描述成是后现代主义的,这种用法暗示着其具有这样一些特征: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一种混合形式,更重要的是,其打破了有关文化价值判断的认同;拼贴、拼凑、碎片化、文类混合、互文性、无所不知、异国情调;表像/审美一表相、时尚、奇观一价值优先,而不是深度(见费热斯通于1991年的进一步研究)。
  第三,后现代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时期。有的人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来指现代性之后的历史转变,而不是指文化与艺术运动潮流或风格。根据不同理论家的说法,其时代变迁的时间有所不同,不过主要的说法都集中在60年代之后。人们认为,这一变迁的发生显著源自(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动,其特征在于工作和生产组织中的变化——包括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的转变,资本主义全球化加速,产品消费与积累的方式更加灵活多变等(哈维,1990;詹姆森,1984)。
  ……
展开
目录
引言
1.性别与传媒
1.1 传媒中的女性表达
1.2 受众研究
1.3 矛盾的主体:女性主义文化批评
1.4 文化政治与行动主义
1.5 结论:论争,困境,矛盾

2.媒体文本中的性别分析
2.1 内容分析
2.2 符号学与结构主义
2.3 意识形态批评
2.4 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理论
2.5 结论

3.广告与后女性主义
3.1 媒体景观中的广告
3.2 广告中的性别
3.3 广告和后女性主义
3.4 结语:赞助商给我们的最后忠告是反讽意味着永远不用说对不起

4.新闻、性别与新闻业
4.1 女性在新闻报道中遭到忽视
4.2 新闻的专业化与性别化
4.3 变化着的行业:雇用临时工、媒介管理与专栏作家的崛起
4.4 性暴力的新闻报道
4.5 结论

5.脱口秀:电视上的女性主义?
5.1 脱口秀之争
5.2 电视脱口秀之源
5.3 脱口秀类型化
5.4 脱口秀的理论工具
5.5 脱口秀与女性:电视播放的女权主义?
5.6 结论

6.杂志中的性别:从《时尚》(Cosmopolitan)到《阔佬》(Loaded)
6.1 女性意识形态
6.2 青少年杂志
6.3 女性杂志:争论与困境
6.4 男人生活方式杂志
6.5 结语

7.后女性主义罗曼司
7.1 罗曼司的女性主义之途
7.2 布里吉特·琼斯现象
7.3 少女时尚文学:21世纪的罗曼司?
7.4 “必须是她”(Must-She)电视剧节目
7.5 结论

8.后女性主义传媒文化?
8.1 如何理解后女性主义
8.2 后女性主义情感
8.3 结论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