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百炼成钢
1933年6月的一天,在赣中群山怀抱的一个山村里,红旗飘飘,军号嘹亮,三组戎装方队齐整地排列于村前的广场上,刀枪耀目,威武雄壮。
一位英武的军人迈步上前,敬礼后,从主席台上的首长手中接过了一面军旗,军旗迎风展开,上面赫然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
此时,全场欢腾,口号声响彻云霄。
这是一支英雄的队伍。
这是一支钢铁般的坚强队伍。
这支队伍,从北伐战争的硝烟和南昌起义的枪声中走来,从秋收起义和黄洋界的炮火中走来,从开辟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无数次浴血沙场中走来。
中央红军在粉碎了国民党的第四次“围剿”之后,1933年5月底到6月初,按照中国工农红军新的编制,在乐安南部的藤田、大坪湖、善和地区实行了整编。这次整编,师以下部队逐级缩编,师缩编为团,团缩编为营,同时,取消了军一级组织机构,由军团直辖师。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兼管第一方面军司令部,朱德任总司令兼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任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政治委员,叶剑英、张云逸分别任第一方面军参谋长、副参谋长,王稼祥任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后为杨尚昆),袁国平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红一方面军下辖红一、三、五军团和独立第一团。
改编之后的红一军团军团长为林彪,政委为聂荣臻,参谋长先后为扬宁、左权,政治部主任先后为李卓然、朱瑞。下辖红一师、红二师、第三师(实际未编入)。
其中,红二师师长为徐彦刚,政委为胡阿林,参谋长为曹里怀。红二师下辖四团、五团、六团及3个直属连,每团1800人。在这三个团中,红四团由原红十师改编,其老底子是有“铁军”之称的叶挺独立团,八一南昌起义后,朱德为团长,率领这支部队辗转上了井冈山;红五团是由原闽西第三路军先改编为红四军第三纵队第十二师,后与红军第十一师合编为新的第十一师,此次藤田整编改为红五团;红六团由闽西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改编而成。总之,红二师的三个团,在开辟赣闽中央苏区和历次反“围剿”的战斗中,战功赫赫。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7卷)载有刘亚楼将军的介绍,此介绍在该卷第352页记载:
1933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藤田进行了整编,取消了军的番号,红四军改为红二师,原红四军第十一师改编为五团。刘亚楼任第五团政治委员,8月,任红二师政治部主任,12月接替胡阿林担任红二师政委,师长为陈光。
刘亚楼提任为红二师政治部主任后,刘忠接任红五团政委一职。
刘忠著《从闽西到京西》第43页记载:
我们十一师编为第二师的五团(称为模范红五团)。吴高群同志任红五团团长,我任政治委员。原来的小团没有营一级,团直接指挥五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现在的大团是设三个营,每个营三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师直属队设警通连、侦察连、迫击炮连,全团编制一千八百多人。
《杨成武年谱》第13页记载:
(1933年)6月7日,杨成武任红二师四团(由红十师改编)政治委员,萧桃明任团长,徐彦刚任红二师师长,胡阿林任政治委员。
1933年11月,萧桃明团长在江西大雄关战斗中牺牲,耿飚接任红四团团长一职。
《耿飚回忆录》第173页记载:
在此之前,我们进行了“藤田改编”,原来的师整编为团。我先到一师一团任了几天参谋长,又调到二师四团任团长,政委是杨成武同志。
藤田整编是红一方面军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整编,此次整编的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长征结束。红二师,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也随着这次整编,在历史的舞台上写下了威武雄壮的一页。
整编后,红一、红三、红五军团便分散活动。红一军团转向宜黄、南丰方向,准备迎击敌人的第五次“围剿”。
1933年6月4日,国民党军李默庵第十师撤离宜黄开赴崇仁,敌独立三十二旅接防。该旅先头部队2000多人已由抚州到达宜黄,两个团正在行进途中。红一方面军首长命令一军团主攻,五军团助攻,三军团为预备队,以此消灭这股敌军。吴皋群、刘亚楼率红五团从乐安北面的沙港连夜出发,翻山越岭急行军9个多小时,赶到宜黄。与此同时,红一师攻城,红二师北上歼灭运动之敌。在赤井亭,红二师与敌遭遇,将敌击溃,残敌逃入宜黄。之后,红一师、红二师合力攻打宜黄,敌凭河固守,火力猛烈,战至6月10日,红一军团主动撤围。
6月下旬,原红十一师三十三团政委刘忠从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归来,任红五团政委,刘亚楼提任红二师政治部主任,曹里怀任红二师司令部参谋长。
8月1日,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组织举行了全军运动大会,每师选派1个团参加,红五团代表红二师参赛,经过三天激烈的比赛,获总分第一名。授奖大会上,周恩来总政委把一面绣有“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红五团”的锦旗授予刘忠,并在总结讲话中说:“模范红五团是全军的模范,但你们不能骄傲,要一直当模范,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这是我对五团的赠言。”
8月底,红二师进行了乌江圩战斗,歼敌第八十师1个旅。
9月,红二师师长徐彦刚调任湘鄂赣军区司令员,陈光接任红二师师长职务。
同月,蒋介石集中50万兵力,采取持久战与“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实行“以守为攻,乘机进剿,运用合围之法,兼采机动之师,远探密垒,薄守厚援,层层巩固,节节进逼,对峙则守,得隙则攻”的作战原则,对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其兵力部署为:北路军33个师又3个旅,为主攻部队;南路军11个师又1个旅,阻止红军向南机动;西路军9个师又3个旅,加上浙赣闽边守军的5个师又4个保安团,阻止红军主力向赣江以西和赣东北机动;福建方向部署6个师又2个旅,阻止红军向东机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