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节屡禁不止的“夹坝”
第二节第二节相关研究回顾
一、人类学理论视野下的抢劫研究
二、清末以来新龙藏族社会的研究
三、对清末以来藏族聚居区“夹坝”的研究
第三节田野工作点与档案资料
一、田野工作点
二、档案资料
第四节相关概念与解读框架
一、相关概念
二、解读框架
第一章“夹坝”的类型与实施
第一节“夹坝”的分类
一、依据抢劫的对象进行分类
二、依据抢劫者进行分类
三、依据抢劫的性质进行分类
第二节“夹坝”的装备
一、康区武器发展简史
二、民国时期瞻化武器装备情况
三、民国时期瞻化武器装备的获得
四、藏族群众与枪五、藏刀
第三节“夹坝”的组织
一、获取情报
二、谋划
三、埋伏
四、激战
五、撤退
第二章“夹坝”的维持机制之一:自然、生计与民情/
第一节自然条件的牵引
一、地理条件
二、气候
三、自然灾害
第二节传统生计的不足
一、多样的生计方式
二、生计与抢劫的关系
第三节荣誉观与民族性格
一、荣誉观
二、性格
第三章“夹坝”的维持机制之二:习惯法及其运作/
第一节习惯法的主要类别
第二节习惯法举要:报复性抢劫与血亲复仇
一、报复性抢劫
二、血亲复仇
第三节习惯法举要:调解与赔命价
一、从互抢和血亲复仇到说官司
二、说官司
第四章“夹坝”的维持机制之三:区域政治及其作用/
第一节党派卷入地方之争
一、汉藏之争
二、国共之争
三、中外之争
第二节割据与角力
一、民国以来的地方政权建设
二、县与地方土酋之间的关系
三、土酋之争
第三节“夹坝”主体的角色分析
一、地方的军事制度
二、亦军亦民
第五章“夹坝”维持机制的打破/
第一节清政府的治理
一、“夹坝”之袭
二、鞭长莫及的法
三、土司“乏力”
四、军事镇压
五、藏管瞻对及清末改土归流
第二节国民政府的治理
一、依法而治
二、打击盗匪
第三节人民政府的治理
一、县人民政府之政权建设
二、民主改革
三、国家法治建设
四、经济生活的转变
结语
一、具体历史环境下的暴力民风
二、具体文化机制下的暴力民风
三、从显到隐:风俗的流变
参考文献
后记/附图表目录
图1沙堆乡村落分布17
图2-1新龙藏族群众的骑马姿势77
图2-2新龙藏族群众的盛装90
表1-1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瞻化县武器数量39
表1-2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瞻化县乡镇保甲户口统计40
表1-3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瞻化县民众自卫武器统计41
表1-4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瞻化县自卫组织调查情况45
表2-1当时1—10月的气温记录67
表4-11949年瞻化县千户(百户)情况164续表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