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移动能源产业发展展望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643907
  • 作      者:
    史丹,曾鸣主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史丹,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神华集团外部董事,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成本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价格协会专家委员。曾任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中欧清洁能源中心(EC2)中方主任等职。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等。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工业经济》、《人民日报》等期刊和报纸独立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社科院重大项目等数十项,其成果多次获得中国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国家能源局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孙冶方经济学奖、蒋一苇改革与发展研究奖以及中国社科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奖。
  
  曾鸣,现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工商管理学科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电力市场教学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我国能源互联网领域知名学者,电力市场改革资深专家,国家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咨询组首席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
展开
内容介绍
  《移动能源产业发展展望》详细介绍了移动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以薄膜发电为代表,移动能源是我国少有的既掌握核心技术和工艺,又以国内需求为主要市场的新兴产业。移动能源产业涵盖《中国制造2025》三大重点发展领域,我国企业已经在核心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等方面取得领先。通过在电子信息、新能源交通、户外用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移动能源产品正走进千家万户,掀起新的能源消费潮流。移动能源是新工业革命的代表性领域:作为一项通用技术,移动能源为人类提供了可移动、智能化、网络化的能源供应解决方案;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移动能源实现“即发即用”,重塑人类能源利用方式;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移动能源推动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移动能源产业发展背景
一、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
(一)全球经济增长乏力
(二)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
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
(一)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
(二)“三驾马车”出现结构性变化
(三)经济发展方式开始转变
三、节能减排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一)能源需求高速增长
(二)能源结构有待优化
(三)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四)碳排放水平居高不下
(五)能源安全长期存在
四、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催生新增长点
(一)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二)产业融合产生新业态
(三)发展制约仍然存在
(四)移动能源产业是潜在新兴产业

第二章 移动能源是“新兴”太阳能产业
一、太阳能产业初步实现转型发展
(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二)太阳能利用出现“去中心化”趋势
(三)下游消费市场倒逼“移动充电”模式
(四)智能微电网产业新生态初具轮廓
二、移动能源是太阳能利用的新领域
(一)移动能源推动技术范式变革
(二)移动能源开辟新的产业领域
(三)移动能源形成新的消费市场
(四)企业应提前进行新产业布局
三、“移动能源+”兴起
(一)移动能源顺应技术革命
(二)移动能源助力产业升级
(三)移动能源提升智能制造
(四)移动能源促进跨界创新
四、移动能源创造美好生活
(一)移动能源满足个性需求
(二)移动能源推动社会变革
(三)移动能源实现产业协同
(四)移动能源促进文明升级

第三章 移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移动能源概念及其产品体系
(一)移动能源的概念及特点
(二)移动能源产品体系
……
第四章 移动能源产业的意义与前景
第五章 移动能源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 促进移动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