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云家风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4047930
  • 作      者: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陈云纪念馆编
  • 出 版 社 :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陈云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深受全党和全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崇高的品格风范以及他对家属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的严格要求,在党内有口皆碑,堪称楷模。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和陈云纪念馆怀着崇敬的心情,编辑出版了《陈云家风 1905-2015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
  《陈云家风 1905-2015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是依据我们多年来对陈云同志夫人、子女、孙辈,以及身边工作人员的采访资料整理编辑而成,其中不少内容是首次公开发表。
展开
精彩书摘
  《陈云家风 1905-2015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
  马克思送来了“天兵天将” 我第一次见到陈云同志,是1937年11月,当时我还是陕北公学的学生。有一天忽然响起了警报,说有敌机来了,大家纷纷找隐蔽的地方,还没隐蔽好,又传来消息说,不要跑了,这是自己的飞机,大家准备去机场迎接吧。我们又往机场跑,正跑着,又传来话了,说大家不要跑了,欢迎会就在我们陕北公学操场举行。不久,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央领导同志簇拥着被迎接的人——王明、康生、陈云及一些随行人员——到了陕北公学操场,当时就开了一个简单而热烈的欢迎会。
  欢迎会大概有2000来人,主席台是由几张方桌拼起来的,摆了一些小凳子,领导人和被欢迎的人都在主席台上就座。非常巧,我离主席台很近,七八米的样子,所以一抬头,就能清楚地看到主席台上的人,王明、康生、陈云三个领导人,都看得非常清楚。他们都穿着黑色的马裤和长筒马靴,跟延安的服装不一样,看上去特别高大,特别有精神。
  欢迎会是毛主席主持的,毛主席致欢迎辞。有一句话给我印象非常深,就是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充满喜悦和激情地说:“今天,马克思给我们送来了天兵天将,真是喜从天降!”他不断地重复“喜从天降”四个字,在说这句话的同时,不断地把帽子抛得老高,抛向空中。陈云同志也讲了话。他的上海普通话的口音和他政治家的风采,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第二次见到陈云同志,大概是12月初的一天晚上,成仿吾校长在他的办公室召开陕北公学党员大会,传达上级的指示。陕北公学当时有学员数千人,但党员只有三四十人,会议在校长办公室召开。校长办公室就是一个山洞,天然的,岩石侵蚀风化而成,前面加两个门窗。我们正在开会,陈云同志进来了,他向大家问好,并讲了几句话。我记得,陈云同志在讲话中说,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形势下,广大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心向共产党,我们不能搞关门主义,要从他们中间大量吸收党员,革命事业没有知识分子是不行的。他还说道:“我是从新疆回来的,在这之前到过苏联。苏联是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香烟分给抽烟的人,说这是社会主义的香烟,大家尝一尝吧! 我第三次见到陈云同志,是在那次党员大会之后不久。那天,全校师生听陈云同志做形势报告。陈云同志报告大意是讲,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新形势下,广大革命知识分子像朝山进香一样奔向延安,我们应该敞开大门,欢迎他们。他还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列宁等都是大知识分子,马克思生前经常到伦敦的图书馆看书、查资料,以至他座位下的地面上都被他的鞋磨出一道沟。
  陈云同志讲,他曾经问一位苏联的农民,十月革命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那位农民说,现在住房里有了室内厕所,免得冬天上露天厕所受冻了。陈云同志的报告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大家都称赞这个报告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陈云同志从新疆回延安以后,工作过于劳累,经常流鼻血,这是他的老毛病了。中央专门请了一个治流鼻血的苏联医生给他治疗。这个苏联专家回国之后,需要一个人照顾陈云同志。组织部就到陕北公学物色人。陕北公学首先要选择党员,政治上要可靠,我们女生队只有四五个党员,找一个党员,而且条件比较合适,也是不容易的。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是正式党员了,就选到了我。我没学过护理学,好在去陈云同志那儿也不需要很多的护理知识,就是每天负责给他鼻子滴药水。在他窑洞的门口,给我放了一张桌子,没事儿时,我就拿本书看,当时看的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后来,陈云同志说,这本书是定情之物,写上我的名字,签上他的名字,保留了起来。
  在照顾陈云同志的过程中,他就跟我聊天,问我的家庭情况,问我的学历,我都如实告诉了他。有一次他跟我说,我们做个朋友好吗?我当然就同意了。
  后来他又跟我说,我是个老实人,做事情从来老老实实。你也是个老实人。老实人跟老实人在一起,能够合得来。你好好考虑我的条件,我比你大14岁,年龄方面有差距,我是小学文化。他一再说这个事情,问我愿意不愿意。
  我入党之前,就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了,对共产党非常崇拜,觉得共产党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都好像神人一样,都是不平常的人。我觉得年龄差距不是问题,虽然他的学历是小学,但在革命过程中,他读了那么多书,有很大提高,经验又十分丰富,我跟他比起来,有自卑感,觉得还配不上他呢! 我们的关系确定了之后,陈云同志为了慎重起见,把当时在陕北公学男生队学习的我二哥请来,认真、坦诚地讲述了他和我相识的经过,郑重地征求我二哥的意见。我二哥对陈云同志的印象很好,当然同意了。陈云同志为了表示尊敬,还在街上饭馆要了菜,请我二哥到他住处吃了一顿饭。
  ……
展开
目录
序:共产党人家风的典范/朱佳木
于若木:我心中的陈云
爱读书,爱算账
马克思送来了“天兵天将”
一块钱的热闹婚礼
挺身赴南满
不收礼,不自恃
受到冷落后,他沉默了
失意时不消沉,得意时更清醒

陈伟力:长女的情思
父亲给我写信
向周总理请假
读《世界知识年鉴》
“这是国家的经济机密,我怎么可以在自己家里随便讲?”
如果被敌人抓住了,怎么办?
“你没上班,就要退回工资去!”
父亲让我去接妈妈
最大的业余爱好是听评弹
从来没把权力用在家人身上

陈元:父亲教给我那么多
“如果你敢揭发我,共产党饶不了你!”
用干部的最高境界就是“就地取材”
抓腐败,首先从党的高级干部抓起
坚持在地震后的危房里办公
父亲一点拨,就恍然大悟了
推崇《矛盾论》和《实践论》
不停地分析、判断、比较
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父亲喊了两句口号

陈伟华:受益终身的两封信
我爸爸从来没有反对毛主席!
“孩子们的功课缺不得”
家庭学习小组
核桃是父亲的健身球

陈伟兰:父亲一向反对宣传他
“别人能去,你也能去”
“不要把我和群众分开”
和父亲讨论“不唯上”
“不能把成绩算到自己的账上”
《人到中年》牵动了父亲的心

陈方:为父亲而自豪
父亲的工资接济了许多人
“老老实实做小学生”

爷爷影响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爷爷教导我为人要低调/陈怡初
印象最深的是爷爷照顾他的姐姐/陈汉洲
爷爷的菜谱出奇地简单/董巍
对爷爷“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体会最深/陈晓丹

身边工作人员忆陈云
听陈云同志讲解“交换、比较、反复”/刘家栋
一生中引以为幸的经历/王玉清
实事求是的模范/余建亭
善于听取各方面意见/邱纯甫
对工作人员的厚爱令人感动/周太和
把散步作为联系群众的一种方式/杨乃智
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肖华光
言行一致的楷模/朱佳木
念兹在兹,学用无穷/许永跃
关心家乡的发展/陈群
把自己和工作人员摆在平等位置/顾宗宏
始终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牟信之
首长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始终激励着我/张季敏
生活中的首长简朴至微/姜仕亮
对家人严格要求/谢国富
幽默、诙谐、风趣的伟人/周光生
外出没有前呼后拥的迎送/孙寿娟
首长的简朴生活令我感动/晏晓章
要求我们学好哲学/曾宪林
在首长身边,有趣的事情特别多/赵天元
首长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最值得我学习/张明立
一直把我当成家人/佴长山
勉励我做“人民的老黄牛”/赵群鸣
面对疾病乐观开朗/王赞舜
把我们护士当做自己的孙女/陈金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