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中的劳动力管理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73710
  • 作      者:
    赵志泉,杨云等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赵志泉博士先后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学位。1999年至2006年任教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兼任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四川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并先后获得四川大学优秀教师、四川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4年至2006年在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学研究。曾主持、主研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8项,为国际金融公司中国项目开发中心、明星电力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完成咨询报告16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政府科研奖励1项,厅级奖励2项,成果“洗钱与反洗钱的金融学分析”(主研)被选编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05年第22期《成果要报》,向全国各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发布。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中的劳动力管理问题研究》主要从人力资源管理视域研究“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过程中出现的劳动力管理问题。其中,部分章节源于赵志泉教授近几年教学科研关于劳动力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的学术积累,部分章节源于杨云博士的博士学业论文,而关于低工资制度部分内容源于闫彬的硕士论文(有修改),《“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中的劳动力管理问题研究》希冀通过对制造业转型中劳动力问题的研究,实现人口红利的再开发。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中的劳动力管理问题研究》:
  6.2.3.1 股票期权“悖论”形成的内因
  股票期权“悖论”的形成与其自身的制度设计不无关系,与其实施环境也有极大的相关性。股票期权“悖论”形成的内因主要有:
  (1)股票期权受益面与其稀释效应之两难选择
  如果期股的数量过大、受益面过宽,即无论一般性的人力资本、专有性的人力资本还是创新型的人力资本都享有股票期权,将产生严重的稀释效应,即稀释其他股东的股权受益、抑制其他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热情。
  (2)期股总额度与“内部人”控制之两难选择
  如果用于股票期权的总额度与单个受益人所持额度过大,将形成“内部人”控制。为防范“内部人”控制发生,香港根据“防御假说”理论,规定公司为执行股票期权所需要的证券总数,不得超过上市发行人已发行的有关证券的10%,个人获得的期权股票总数不得超过执行股票期权所需要的证券总数的25010。
  (3)股票期权的实施时机与资本市场变化之两难选择
  股票期权是一种看涨期权,其价值与期权的行权价呈反方向变化,与股票价格波动率呈正方向变化。对于成长型企业和一般企业,行权价过高,将抑制其激励绩效;过低,则稀释其他股东权益。
  (4)股票期权的行权安排与内幕交易之两难选择
  企业高级管理层持有股份,将大大强化其内部人身份,在内部人控制下,到期股价存在人为操纵与内幕交易的可能性。为此,国际上通用滚动式锁定法原理,对抛售的时间、数量间隔做出一定的规定,而美国《证券交易法》规定受益人只能在“窗口期”行权,即受益人只能在每季度公布公司业绩后的第三个工作日之后第三个月的第十天行使。
  外在的制度障碍与非理性的投资环境也会对期权制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如资本市场是否发达、经理市场是否完善、财务会计制度的选择、企业规模大小、国家税收政策等等。由于本部分与下文要谈到的中国实施股票期权的环境相联系,故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
展开
目录
0 序言
0.1 课题研究的背景
0.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0.3 主要研究内容
0.4 主要研究方法
0.5 创新与不足
0.6 小结

1 “中国智造”的人力资源需求决定
1.1 人力资源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关键
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1.3 临空经济视域下智力要素集成机制
1.4 “老龄化”对“中国智造”的冲击及其政策改革
1.5 小结

2 “中国智造”的人力资源供给:测度体系及其实践
2.1 人力资源强省的测度体系设计及其验证
2.2 科技人力资源供给:基于协同理论的中部实践
2.3 “中国制造”人才供给威胁:“读书无用论”
2.4 创新型人才供给管理:高校人力资源开发
2.5 制造强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印度的经验与启示
2.6 小结

3 “中国智造”中的员工配置:管理精确化
3.1 就业管理:关于“三方协议”的冷思考
3.2 战略企业家再就业:退休企业家价值再开发
3.3 员工流动管理:“跳槽”员工问题
3.4 小结

4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中的员工关系管理
4.1 人力资源伦理管理
4.2 社会责任管理:基于中小企业成长视角
4.3 文化管理:以国有企业为例
4.4 员工压力管理:抑制“过劳死”
4.5 小结

5 “中国智造”中的特殊群体及其管理
5.1 企业家人力资本理论的嬗变与企业家队伍管理
5.2 职业经理人管理
5.3 资深员工管理
5.4 非正式员工管理
5.5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学科带头人管理
5.6 “中国智造”中的高技能实用人才管理:新生代农民工
5.7 小结

6 “中国智造”中人力资本价值决定:薪酬管理
6.1 人力资本价值决定理论研究的主线
6.2 企业家参与分配的一种形式:期权及期权“悖论”
6.3 高管薪酬国家干预与《公司法》完善
6.4 中国最低工资制度实践及评判
6.5 “中国智造”背景下劳动者的保障:企业年金研究
6.6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研究
6.7 小结

7 “中国智造”中的和谐劳动关系管理
7.1 “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面临劳资困局
7.2 转型期劳动者救济的刑法安排
7.3 “中国智造”必须尊重SA8000规则
7.4 稳定劳动关系
7.5 小结

8 面向21世纪的人力资源管理
8.1 互联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8.2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管理
8.3 劳权至上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8.4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