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6.2016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94203
  • 作      者:
    朱名宏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名宏,男,1960年出生,汉族,广西藤县人,中共党员。先后就就读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分别获农学学士、哲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学位,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研究员,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研究见长。1991年进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工作以来,致力于专业研究工作。
郭艳华,女,1964年生,辽宁建平县人。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农村研究中心研究员。专业研究方向和领域为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农村问题、财政绩效管理等。2004年晋升为经济学研究员,2006年,被广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广州市优秀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荣誉称号;2009年,分别被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东省委宣传部列为千百十优秀人才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10年,被广州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巾帼奖”(个人奖)荣誉称号。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专业学术论文90多篇,先后主持完成广东省、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广东省、广州市软科学课题,广州市社会科学重大招标课题,以及广东省、广州市有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研究课题50多项,共有10余项成果获得社科成果政府奖。
张强,男,1971年生,新疆昌吉州人。现任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服务业引导资金、市科技软科学研究项目、市财政专项等评审专家库成员。主要从事中外城市比较暨城市竞争力、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战略、科技创新、经济改革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擅长为各级地方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及政策提供决策咨询与专业支持。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作为正式、连续的出版物,全面、动态地反映广州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并就每年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成为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实际工作者研究探讨广州农村发展问题的“宝典”。本书系统地口顾了2D15年广州农村发展的总体成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对2016年广州农村发展形势进行展望,对广州市村庄规划政策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家庭农场发展、二元体制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推进农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发展特色小镇、延伸拓展花卉产业链,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创新涉农维稳对策、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为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贡献对广州农村发展问题的较新思考及实践探索。
展开
精彩书摘
  《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6)》:
  比较典型的农村公共物品如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近年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下,政府致力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果这个目标能够实现,那么那些具有二元经济特征的农村公共物品就会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物品,不必再贴上农村的标签。但在现实的中国,城乡二元的经济格局虽有所弱化,但并未消除。所以,农村公共物品这一概念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中仍然是适用的。
  在税费改革前,各级政府几乎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唯一主体,而近年来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各级政府以外,市场主体(包括私人或企业)以及第三部门也成为农村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比如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许多地方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建设,农民用水协会属于第三部门;在农村教育领域,私立中小学也开始在有些地方的农村出现;在农村医疗卫生领域,私人医院或诊所也大量出现。但值得关注的是:迄今为止,以农村用水协会为代表的第三部门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可提升的空间很大;市场应该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伴随着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供给模式也自然会多元化。这里的供给模式是指农村公共物品的筹资方式。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自然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第三部门一般是通过收取会费或慈善捐献为农村公共物品筹资,市场主体主要是通过收取服务费的方式来提供公共服务。
  三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现状——以广州为例
  农村公共物品的可及性,是指农村居民能否得到必要的公共服务。
  ……
展开
目录
Ⅰ 总报告
2015年广州农村发展现状与2016年发展展望
一 2015年广州农村发展的主要成效
二 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 2016年农村发展形势分析
四 对策措施

Ⅱ 改革发展篇
广州市村庄规划实施的政策创新研究
培育广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践与创新
加快广州家庭农场发展的探索
二元经济体制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现状研究——以广州为例
广州市推进农民公寓式住宅建设指引研究

Ⅲ 专题研究篇
广州建设“特色小镇”的思路与建议
延伸拓展广州花卉产业链发展都市型
现代农业
广州都市型现代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总体
设计研究
创新广州新农村建设涉农维稳的对策建议
淘宝村形成过程与机制分析——以广州市里仁洞村为例
广州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Ⅳ 调查分析篇
广州市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广州市建制镇发展成效、问题与对策建议
广州市农业生产情况分析
广州市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分析

Ⅴ 附录
附录1 1978-2015年广州市农村基本情况统计图表
附录2 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及监测办法
附录3 广州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管理办法
附录4 广州市农家乐管理办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