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96788
  • 作      者:
    丁俊华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丁俊华,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河南大学讲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为指导,研究我国农业合作社问题。书中介绍了合作社的有关概念,从内容、逻辑、原则等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概括;对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梳理;运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社理论,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即生产合作、流通合作并重,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多种农村经济合作形式并存的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2)第一个互助合作决议及其主要内容
  1951年9月,毛泽东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国互助合作会议,会议研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以下简称《决议(草案)》),《决议(草案)》于当年12月15日印发给各级党委试行。《决议(草案)》目标很明确,它一开始就指出农业合作化道路是仅有正确的选择,农业互助合作的任务是逐步克服农民的个体生产积极性,发扬互助合作的积极性,并逐步由简单互助向常年互助组以至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它强调农业互助运动要采用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进。它特别强调遵循自愿互利原则,不过早否定农民个体财产,这表明毛泽东在当时对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态度还是慎重的。毛泽东关于互助合作的观点在《决议(草案)》中占据主导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农业互助合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尽管如此,它还是兼顾了刘少奇等同志的观点,如不要过早地否定、限制农民的私有财产,不要挫折农民的个体生产积极性等。因此,它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富有科学性和远见卓识的一个文件,有效推动了初期农业合作的稳步健康发展。
  195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正式印发实施。
  ……
展开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四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农业合作社有关概念
  一 合作社的定义
  二 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三 合作社有关概念区分
  四 合作社的分类
  五 本书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概念界定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理论指导
  一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合作经济思想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经济的一般理论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理论
  四 列宁的农业合作社理论
  五 毛泽东的农业合作社思想
  六 邓小平的农业合作社思想
第四章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及其启示
  一 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二 发展中国家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三 国外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合作社
  二 合作化时期的农业合作社
  三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集体化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合作社的新发展
  一 现阶段我国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必要性
  二 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概况
  三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五 我国现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六 国内典型发展模式案例介绍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
  一 影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的因素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