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土地违法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219786
  • 作      者:
    肖国荣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土地市场的逐步放开,我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土地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但是,土地违法问题也相当突出,土地执法监管形势依然严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微观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土地违法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中国土地违法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优秀博士论文专著系列》总的逻辑和思路是:土地违法由其成本收益分析决定,从违法收益方面来看,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造成对土地的过度需求,推高了土地价格和土地违法收益;从违法成本方面来看,土地产权与保护制度不完善,土地违法查处不力,导致了与收益相比,土地违法成本过低;而粗放式发展模式和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共同的制度背景是政府角色的错位。基于此,《中国土地违法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优秀博士论文专著系列》首先对土地违法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初步把握了土地违法的变化规律,提出并验证了土地违法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然后从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土地违法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运用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土地违法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等对土地违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进而进一步探讨了遏制土地违法、维持土地市场良好经济秩序的实现途径。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土地违法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优秀博士论文专著系列》:
  4.3.2制度因素对土地违法的影响
  制度因素方面,本书主要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政府强度、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土地市场化等宏观层次由高到低的四个维度,对政府干预对土地违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考察。其中,政府强度是从社会资源配置格局的角度描述政府在整个经济市场中的地位;财政分权、土地财政是从财政角度分别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依赖性进行描述;土地市场化是从土地供应方式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对土地交易市场的干预程度进行描述。
  (1)政府强度。经济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经济学的发展,无论是新凯恩斯主义学派还是新古典宏观学派,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主流学派都承认政府在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区别就在于前者强调“市场失灵”,对政府干预的积极作用更为关注,而后者强调“政府失灵”,对政府干预的消极作用更为关注。在土地违法市场中,政府干预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地方政府对GDP的盲目追求,在扩大土地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加剧了土地市场内在的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政府的过度干预,会压抑乃至窒息社会活力,降低市场经济主体的活跃程度,对土地违法市场主体具有“挤出”和“震慑”效应,造就一个缺乏生机和活力,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是更为稳定、更有秩序的社会。一些实证研究也发现,过度的政府干预对社会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经济自由和企业家精神具有妨碍作用(Holcombe,1998;张晔、刘志彪,2004)。在一个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市场经济主体对土地违法市场中潜在的谋利机会,既不敏感,也不积极,造成土地违法市场的“萧条”,因此,政府强度的提升,又可能有利于土地市场秩序的维持和稳定。
  ……
展开
目录
总序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我国土地违法的变化特征分析
2.1 土地违法的界定
2.2 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2.3 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第三章 土地违法的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分析
3.1 曲线拟合分析
3.2 数理统计分析
3.3 土地违法的下降拐点

第四章 土地违法的理论分析框架
4.1 土地违法市场的提出
4.2 土地违法市场主体的行为方程
4.3 土地违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土地违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设计
5.2 样本、数据和估计方法
5.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与进一步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