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齐鲁文化为主线,讲述带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菜式。全书共分为九章,分别是文脉久远,古遗食风;鲁味风范,经典济宁;诗礼传家,孔府菜点;运河两岸,佳肴飘香;湖乡美食,淡水鱼鲜;好汉文化,水浒食馔;运河之都,名吃繁多;乡俗饮食,家常味道;孔府美馔家天下,运河味道和四方。本书在向读者介绍美食名吃的同时,不忘将地方文化穿插其中,使读者尽享美食与文化。
据考古调查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这里便有先民村落。从发掘的济宁王因古文化遗址来看,均属于大汶口文化类型。济宁全市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有上百处,有的面积相当大。当时人们已经懂得了原始耕作和饲养技术。生产工具主要用石料、骨料、木料制成。他们用穿孔石斧和石铲砍伐树木、清除杂草、开垦土地,进行种植。这一带种植的主要作物是粟。收割工具主要是刀、蚌镰、骨镰等。收割时,只割取禾穗和果实,秸秆则放火烧掉,这就是“刀耕火种”。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储存部分粮食,以备越冬之需。男人从事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不足和改善生活。在出土遗址中还发现不少弹丸和骨制鱼钩,说明当时野生动物很多,淡水鱼的资源也非常丰富。同时期,此地家庭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牛、羊等,墓葬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猪头骨,系随葬动物遗骸,这些猪骨经鉴定多是饲养一年以上的成年猪,这表明当时的饲养业已相当发达,为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食料资源。
济宁地区自先秦以来,就有了大量关于淡水鱼捕捞、钓取、烹饪、制作、充当礼物的诸多记录,尤其是在汉代出土的画像石、砖中发现描绘的此种情景颇为丰富多彩。而以淡水鱼烹饪和菜肴制作见长的济宁菜也证明了这一点。最有影响的记录是在春秋时期,孔子第一个儿子出生时,当时的鲁国国君鲁哀公赐赠一对鲤鱼为孔子祝贺。孔子为此感恩戴德,给儿子起名曰“孔鲤”,成年后又取字“伯鱼”。这说明,在早期的济宁地区,由于丰富的淡水鱼产资源,而成为影响当地饮食、民俗风情,乃至礼尚往来的重要因素。古代鲁国的“鲁”字,本来就有“日食有鱼”的含义,鲁国之名的来源是否与地方淡水鱼资源有关,则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推测有一定的联系。而且,“鲤鱼”所蕴含的吉祥文化一直影响着整个齐鲁大地的民间饮食、礼仪习俗。
第一章 文脉久远,古遗食风
引言 / 002
济宁风味菜肴体系的形成 / 003
济宁饮食烹饪习俗 / 011
济宁传统乡俗名菜掠影 / 020
第二章 鲁味风范,经典济宁
源远流长的济宁菜 / 026
济宁经典菜品 / 030
第三章 诗礼传家,孔府菜点
举世无双的孔府菜 / 062
孔府菜点精选 / 064
第四章 运河两岸,佳肴飘香
融南贯北的运河菜 / 094
运河风味菜肴 / 096
第五章 湖乡美食,淡水鱼鲜
别具一格的淡水鱼菜品 / 112
济宁淡水鱼十大名菜 / 115
济宁湖区十大特色传统名吃 / 120
湖区风味宴席 / 122
目录
13
第六章 好汉文化,水浒食馔
英雄好汉“水浒菜” / 124
水浒精品菜 / 125
第七章 运河之都,名吃繁多
济宁小吃探踪 / 136
济宁风味小吃精选 / 137
第八章 乡俗饮食,家常味道
百吃不厌的家常菜 / 152
经典家常菜肴 / 153
第九章 孔府美馔家天下,运河味道和四方
运河味道和四方 / 170
孔府美馔家天下/ 177
附:
历史餐饮名人 / 183
济宁文化主题酒店 / 187
济宁市烹饪餐饮业协会 / 195
后记 /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