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奶产业链重构与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89238
  • 作      者:
    马彦丽,芦丽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奶产业链重构与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研究》一书立足于我国奶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背景和现实,以三鹿奶粉事件后奶业产业链重构为切人点,利用误差修正模型详细分析了整个产业链上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考虑到奶牛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多样性(养殖小区、规模化牧场、家庭牧场等),在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视角下应用DEA模型对不同养殖模式的生产效率问题进行了评价;利用Logistic对养殖小区模式下奶农的安全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纵向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国际奶业产业链组织的一般经验和中国奶业面临的特殊环境,对中国如何通过产业链重构*好地实现乳品质量安全目标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展开
作者简介
  马彦丽,女,1970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课题一项、省厅级和横向课题多项。出版专*3部,发表论文20多篇;获得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第二层次,“河北中青年社科专家五十人工程”人选。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民经济组织、农产品供应链与食品安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的研究。芦丽静(1979.10.05-),女,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副教授,201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承担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课程的讲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政策和乳业经济。2013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货币政策国际协调有效性及其机制研究》专*一部,在《中山大学学报》《经济问题》《中国畜牧杂志》《经济问题探索》《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期刊共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河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项目两项(结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北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科学研究项目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奶产业链重构与生鲜乳质量安全问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产业链主体间关系的视角解析三聚氰胺事件。(2)介绍中国奶业发展和产业链重构的背景和现实。(3)基于利益传递模型分析中国奶产业链的利益分配。(4)考虑质量和环境因素,对中国奶牛养殖模式效率进行评价。(5)分析养殖小区农户生鲜乳安全生产行为和影响因素。(6)分析中国奶产业链的解构与重塑的发展思路与可行性。本书认为,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认为“大型乳企+工商资本养牛”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迅速解决乳制品质量问题以及培养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但从长远看,建立在家庭农场基础上的合作社纵向一体化仍然是重要的发展方面,中国应当在奶业产业链结构调整中为家庭农场的发展留下很大的空间。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依据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基础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一  主要创新
二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对“三聚氰胺事件”的再认识——从产业链主体间关系的视角
第一节  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代表的中国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影响
一  “三聚氰胺事件”回顾
二  消费者信心丧失使中国乳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遭到重创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选择是造成乳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
一  信息不对称与乳品市场的逆选择
二  技术进步加重了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
三  解决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三个视角
第三节  中国乳品质量安全机制的全面崩塌
一  中国乳制品安全监管体系不能有效控制安全隐患
二  没有有效的信号传递体系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三  产业链上以邻为壑的竞争行为诱发机会主义行为
第四节  重塑中国乳品质量形象的两条道路
一  健全乳品质量监管体系
二  强化经济主体间利益联结,使自律成为质量保障的坚实基础
第三章  中国奶业发展和产业链重构——背景和现实
第一节  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特征。
一  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快速增长
二  奶牛单产逐步提高,但仍有上升空间
三  人均乳品消费数量缓步上升,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四  以“奶农+奶站+乳企”为代表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模式占主导地位
第二节  “三聚氰胺事件”与中国奶产业链的结构缺陷
一  农户散养模式不能满足质量控制和技术引进的需要
二  重市场、轻奶源,乳企的野蛮生长以忽视质量为代价
三  以邻为壑的竞争模式导致产业链上各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
四  “三聚氰胺事件”出现的制度背景
第三节  养殖规模化和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当前
一  奶牛养殖规模化和养殖业产业结构变化
二  乳品加工产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三  奶产业链组织纵向一体化
第四节  中国奶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和纵向一体化——争论和共识
一  共识——扭曲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是乳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  争论——什么样的奶产业链模式最能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
第四章  产业链重构与纵向关联市场价格传递——奶产业链利益分配改善了吗?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数据与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二  数据变动趋势分析
三  数据协整检验
四  向量自回归模型建立及脉冲响应分析
五  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展望
第五章    中国乳业产业政策与奶牛养殖模式的嬗变:结构分析与效率评价
第一节  中国奶牛养殖模式的发展:背景、发展和转型
一  专业化分工、奶牛散养与中国奶牛养殖业的迅猛扩张
二  散养局限与奶牛养殖规模化转型
三  政策推动与中国奶牛养殖规模化的迅速转型
第二节  考虑质量安全和环境因素的中国主要奶牛养殖模式效率评价
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
二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构建
三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和样本描述
四  模型估计结果和解释
五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养殖小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奶农的安全生产行为分析
第一节  养殖小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养殖小区和奶农的合作形式单一
二  现有环境下奶农扩大再生产的意愿并不强烈
三  生鲜乳质量安全依然存在隐患
四  养殖小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第二节  奶农的安全生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研究背景及本课题研究视角
二  对奶农安全生产行为的界定及相关假设
三  描述性统计及Logistic模型分析
四  政策建议
第七章    中国奶产业链的解构与重塑——一种发展思路
第一节  工商企业养牛和以乳企为核心的奶产业链的弊端
一  对工商企业养牛和以乳品加工企业为核心重构奶产业链的认识
二  工商企业养牛存在多重弊端
三  以乳企为核心的纵向一体化不符合资源配置规律
四  当前的奶产业链重塑并未奠定中国乳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基于合作社的奶业产业链——来自西方国家的经验
一  “合作社纵向一体化”是欧美主流的奶产业链组织模式
二  日本的合作社与大型乳企并存模式
三  中国更适宜向日本模式学习
第三节  中国的奶业合作社——背景、现状、变异和萌芽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为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而受到鼓励
二  奶业合作社作为奶农的组织化载体受到肯定
三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卷化”和奶牛养殖合作社的异化
四  以牧场和小区为基本细胞的奶牛养殖合作社萌芽
第四节  基于家庭农场的合作社与中国奶产业链重塑——一种可能性
一  让组织化的家庭牧场成为奶牛养殖的中坚力量
二  鼓励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组建合作社、合作社联社
三  鼓励大中小企业同时并存的加工产业格局
四  鼓励合作社与乳企形成双边垄断或者延伸产业链
附件一  养殖小区调查问卷
附件二  家庭牧场和规模牧场问卷
附件三  养殖户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