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促进江苏绿色制造发展》:
鉴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小规模分散性,农民的素质不高,追求产量而不注重产品质量的意识还没有根本消除等客观因素,引导农民由被动变为主动地生产无残毒、安全优质的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才是农业发展的长远之计和根本出路。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即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产地“家底”不清,部分地区耕地因污染、多年连作等,增加农产品污染风险
部分农业生产用地土壤母质高背景元素差异性、矿区开采和上游化工污水排放等因素影响,砷、铬、汞等污染元素偏高,造成耕地不适宜优质农产品开发。部分地区蔬菜长期连作病虫害加重及土壤障碍增加,次生污染加大,造成蔬菜品质下降、病虫加重、产量不高等问题。急需建立监测体系,开展产地质量调查,摸清家底,促进合理规划。
(二)农产品生产主体分散,无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农产品质量水平下降
总体上农业生产、投入品经营分散,农民质量安全意识淡薄,为追求高效益,大量使用高毒农药,尤其是散户,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受利益驱使部分不法商贩、生产商仍在销售和生产一些假冒伪劣的高毒农药品种。新技术发展也带来新的质量安全问题,表现在农产品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新的限制物质、违禁物质不断列为质量指标,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难度加大。
(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多元,产地准出监控技术体系薄弱,品牌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普遍不完备
经济薄弱地区,农产品产地建设呈开放状态,准出制度不健全,出现各种违规生产和不诚信经营,无有效检测手段,加之定量检测时效跟不上,且成本高,急需产地准出技术支撑。农产品品种繁多、品牌化水平不高、产业链偏短,且停滞在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的薄利阶段。农产品涉及面广量大,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需要构建技术先进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与监管体系,组织稳定的品牌创建团队,开展品牌创建工作,有效延伸农产品产业链。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