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浙江丽水人,字辞修。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黄埔军校成立之后蒋介石的重要心腹。抗战时期曾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主政台湾期间,陈诚在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皆有政绩。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四川广安市人,字子惠。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曾任贵州省主席。他一生多具传奇色彩,历经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内战等。
王陵基(1883年-1967年),四川省乐山人,字方舟。是川军中资格最老的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兼四川省保安司令。
王耀武(1883年-1967年),山东泰安人,字佐民。毕业于黄埔军校,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军长、第四方面司令官等职。王耀武“善于带兵,有指挥才能”,被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李玉堂(1899年2月7日-1951年2月5日),山东广饶人,自瑶阶。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与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合称三李一王。长沙会战中,李玉堂率部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李玉堂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日方
近卫文磨(1891年10月12日-1945年12月16日),日本前首相,他在其任内推行了严密的法西斯主义统治,对外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向国民政府提出苛刻条件,发表臭名昭著的“近卫声明”,同时与德、意签订《三国轴心协定》,扩大对亚洲其他各国的侵略。
烟俊六(1879年7月26日-1962年5月10日),旧日本帝国最后一个受封元帅的陆军大将。1938年任侵华日军华中日军司令官,指挥攻占武汉的作战。1939年任陆军大臣,1941年任侵华日军总司令,是欠中国人民血债最多的日本大将之一。
冈村宁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日本陆军大将,“九一八”事变后任日本关东军副参谋长,全面侵华战争开始后参加侵华战争,1944年升任侵华日军总司令,1945年9月9日代表侵华日军在南京签署投降书。
阿南惟几(1887年2月21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陆军大将。作为日军第十一军司令指挥了两次长沙会战。在第三次长沙会战时因轻敌冒进,两个师团在长沙城下被国军围攻,苦战之后才获逃脱。1945年8月15日,因拒绝投降而自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