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由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产业集聚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69782
  • 作      者:
    王培志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培志,男,汉族,1964年5月生,山东胶南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院长兼总支副书记。1995年6月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获博士学位。2000年被评为财政部跨世纪学术拔尖人才;2003年成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入选人员。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教师。2006年被授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财政学院第三届、第四届学术拔尖人才。
展开
内容介绍
  自1978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从沿海地区向内陆的改革开放,依靠沿海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惠的贸易政策,沿海地区开始和国外积极的进行贸易往来,而内陆地区则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没能参与到这次对外贸易的行动中来。解决这种现象的一条途径就是将东部沿海地区已经不具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促进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由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产业集聚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我国区域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转型时代的中国财经战略论丛:“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由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产业集聚研究》:
  2.3.3产业内贸易理论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活动进行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不同、要素禀赋不同。令人费解的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国家之间出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解释的现象,比如世界贸易的绝大部分是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进行的,且大部分贸易是产业内贸易,即相似产品的双向贸易。于是一批经济学家从实际的贸易状况出发,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了新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不同于之前的贸易理论。他们将贸易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联系起来,从而从根本上把规模经济纳入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当中,并把不完全竞争作为理论的核心。和传统贸易理论比较,更加符合现状。
  产业内贸易,也称部门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的制成品。产业内分工分为水平型分工和垂直型分工,其中加工贸易是垂直型的产业内分工方式,我国先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者零部件,然后经过加工装配再把制成品出口到国外市场进行销售。其实很多零部件和制成品从进出口统计上看都是属于相同种类,比如从国外购买手机零部件,加工装配制成手机出口到国外,从数据统计中来看都属于电子产品的进出口。规模经济是我国进行加工贸易的根本,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我国拥有完整的生产加工体系和设备,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集中了大量价格低廉的熟练劳动力,可以在几小时的路程内实现所有零部件及辅料的配套,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同时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通过规模经济促进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为全世界提供最优质的加工服务,并调整产业结构,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以此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从而能够进入全球产业链,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3.4全球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中每个环节在国家之间的分配是由不同国家所拥有的不同的比较优势决定的,然后每个企业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决定参与价值链中的那一个环节。相比于波特的观点“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明显能从这一观点中体现出来,因而这个观点对形成全球价值链理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价值链中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之间的关系根据克鲁格曼的研究“如何在不同的空间分配价值链中各个环节”而变成了全球价值链理论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在那之后,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被凯尔科斯和昂特用“断片化”来解释。在他们看来,这种将各个生产环节分布到全球各个地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现象。这就需要一个跨界生产网络将价值链中分到各地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这个跨界生产网络通常由一个企业独立完成,也可以由多个企业共同完成。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1章 产业梯度转移文献回顾
1.1 国际文献回顾
1.2 国内文献回顾

第2章 产业转移与加工贸易发展的理论概述
2.1 加工贸易的定义
2.2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2.3 加工贸易相关理论
2.4 产业转移影响加工贸易的理论机制
2.5 加工贸易管理的治理方式与理论模型
2.6 我国区域政策与加工贸易政策的发展历程

第3章 我国各地区加入“一带一路”战略的路径选择分析
3.1 “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概况
3.2 东部地区构建开放的体制机制
3.3 东北地区致力打造全方位开放战略枢纽
3.4 中部地区致力打造全方位开放战略枢纽
3.5 西部地区发展为沿边开放新高地

第4章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梯度划分与产业集聚
4.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4.2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划分
4.3 加工贸易产业集聚水平影响要素实证分析

第5章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分析
5.1 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集聚分析
5.2 加工贸易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5.3 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分析

第6章 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路径选择及经济效应研究
6.1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6.2 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动力与阻力分析
6.3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路径选择
6.4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第7章 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分析
7.1 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的SWOT分析
7.2 我国加工贸易“中西部梯度转移”的产业选择
7.3 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承接能力分析

第8章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的对策建议
8.1 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8.2 优化承接地区的投资环境
8.3 创造产业转移地与承接地政府间的合作共赢机制
8.4 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建设,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8.5 加快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转型升级
8.6 完善加工贸易政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