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技术卷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680165
  • 作      者: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著
  • 出 版 社 :
    中国质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丛书集结了“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的全部成果,分为综合卷、基础卷、产业卷、支撑卷和行业卷。综合卷收录了《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报告》及其支撑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制造2025》;基础卷包括国家质量基础建设、产业质量技术基础、计量、标准化、认证认可、质量管理等6个专题研究报告;产业卷包括制造加工工程、可靠性系统工程、制造业质量升级、“三基”质量、机电装备失效分析、质量创新研究等6个研究报告;支撑卷包括质量强国战略的经济政策、制造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政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人才队伍建设、质量高等教育等5个研究报告;行业卷包括航天、电子信息产业、工程机械产业、再制造工程、汽车工业、特种设备的质量强国战略研究等6个研究报告。
  《制造质量强国战略研究 技术卷》可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广大企业、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1)关键技术及装备达到与国外基本同步,但核心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国内诸多企业通过引进包括造型、浇铸以及检测等全流程的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在很短的时期内就完成了关键技术及装备的更新换代,达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同步。
  在制芯技术方面,采用制芯中心制芯,机器人制芯、修芯、组芯、整体涂料,机器人搬运,立体芯库储存,冷芯制芯为主流生产方式,部分采取热芯(如缸盖水套芯);在砂处理及造型方面,砂处理主要设备双盘冷却器,以及德国Eirich公司生产的高效转子混砂机,配套有型砂在线监测仪,能随时监控型砂的质量状况,采用德国HWSlKW公司生产的静压自动造型线的厂家日益增多,也有部分厂家仍在使用高压造型线;熔化过程中电炉熔炼为主要方式,中频炉及工频炉均有,还有部分厂家采取“冲天炉十中频感应电炉”双联熔炼,部分实现了炉料分类管理、自动净化与加料系统;清理过程中采用流水作业,机械手落砂,铸件余热退火,人工清理与设备清理结合等。
  国内铸造设备制造的水平相对较差,只能满足基本的生产需要,在精度控制、质量保障等高水平要求方面差距很大,基本处于“能用,但不好用”的状态。铸造装备制造水平的提升是促进我国由铸造大国向铸造强国迈进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考核指标。
  (2)关键铸件质量取得长足进步,但相关技术指标及综合废品率等质量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
  铸件加工余量大。铸造的加工余量一般比国外大1~3倍,铸件的能耗和原材料消耗严重,加工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大型铸件偏析和夹杂物缺陷严重。大型铸钢件和大型钢锭在凝固结束后,在冒口根部、铸件的厚大断面存在宏观偏析、晶粒粗大问题。铸件裂纹问题严重。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铸件出品率和合格率低。
  我国铸造企业的产品检测主要集中在铸件质量的“事后”检测,而对于原材料的控制较为疏散,缺乏必要的在线检测监测能力。我国铸造企业在原、辅材料质量的一致性,生产过程中设备、模具的稳定性,以及生产过程质量的控制性等多个方面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铸件原材料方面,国内普遍使用的原材料成分控制较差,合金元素含量控制不够准确,对于铸件质量的控制影响较大。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原材料生产执行的标准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则源自铸件生产企业对原材料的控制缺乏有效监管。在检测方面,我国铸造企业近年来添置了大量检测设备,丰富了铸件质量的检测手段,如金相显微镜、SpectroM8直读光谱仪、原子吸收仪、三坐标划线仪、PhilipsX光探伤机等铸件外观质量、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等多方面的检测设备,此外还有一些应用于造型材料的性能检测的设备和方法也得以大量应用。但目前所具备的检测手段大都为“事后”检测,即针对已生产的铸件或造型进行的检测,对于生产过程的在线实时检测几乎是空白。
  原材料进厂前的质量监控薄弱,铸件生产过程合金成分、工艺参数的实时在线检测、监测缺乏,这些已成为影响我国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3)能耗和原材料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铸造行业的能耗占机械工业总耗能的25%~30%,能源平均利用率为17%,能耗约为铸造发达国家的2倍。据统计,铸件生产过程中材料和能源的投入约占产值的55%~70%。中国铸件毛重比国外平均高出10%~20%,铸钢件工艺出品率平均为55%,国外可达70%。
  ……
展开
目录
我国制造加工工程的质量强国战略
一、引言
二、制造加工工程的范围、内涵及重要性
(一)制造加工工程的范围、内涵
(二)制造加工工程的重要性
三、我国制造加工工程的发展现状
(一)铸造
(二)锻造
(三)焊接
(四)热处理
(五)切削加工
(六)先进制造技术
(七)存在的问题
四、国外制造加工工程发展趋势
(一)美国
(二)德国
(三)法国
(四)对我国制造加工工程发展的启示
五、我国制造加工工程的质量强国战略论证
(一)依据
(二)措施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我国制造可靠性工程的质量强国战略
一、引言
二、我国制造业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内涵
(一)制造业
(二)质量
(三)系统工程
(四)可靠性系统工程
三、国外制造业可靠性工程发展历程、特点及趋势
(一)质量工程发展历程
(二)制造业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工程发展历程
(三)制造业可靠性工程发展特点
(四)制造业可靠性工程发展趋势
四、我国制造业可靠性系统工程发展现状
(一)制造业可靠性系统工程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制造业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差距
五、中外制造业可靠性工程发展对比
(一)中外制造业质量发展历程对比分析
(二)中外制造业可靠性发展历程对比分析
(三)国外制造业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启示
六、制造强国与发展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关系
(一)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地位
(二)可靠性系统工程的作用
(三)可靠性系统工程的重要性
七、我国可靠性系统工程强国战略论证
(一)目标与任务
(二)可靠性系统工程能力建设
(三)可靠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八、实施我国制造业可靠性系统工程战略的建议
(一)思想建设
(二)人才建设
(三)制度建设
(四)标准建设
(五)基础建设
参考文献

我国机电装备失效分析发展研究
一、失效分析的范围、内涵和重要性
二、我国失效分析发展的现状
三、国外失效分析发展的现状
四、失效分析的发展趋势
五、我国目前失效分析体系现状
(一)政府机构及学术组织
(二)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
(三)第三方检测机构
六、我国失效分析发展战略
(一)正确认识失效现象,失效分析避免以追究责任为出发点
(二)失效分析机构要具有独立性、客观性
(三)重视标准的制定
七、我国失效分析发展建议
(一)重视和支持失效分析工作
(二)提高失效分析人员的素质
(三)贯彻执行事故调查或失效分析的八大原则

中国制造业质量升级研究
一、质量升级的内涵与外延
(一)质量内涵的演进
(二)质量与国家竞争力
(三)质量与技术创新
(四)质量与国际贸易
(五)质量与产业调整
(六)质量与区域发展
(七)质量与消费偏好
二、中国制造业质量发展概况及质量升级研究的意义
(一)中国制造业质量发展概况
(二)理论价值和意义
(三)实践价值和意义
三、质量升级理论研究综述
(一)质量的理论研究综述
(二)质量主要理论模型的演进
(三)质量的实证研究方法
(四)质量研究的发展方向
四、中国制造业质量衡量体系构建
(一)单位价值
(二)平均收入
(三)认证覆盖率
(四)市场份额
五、制造业质量阶梯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
(一)质量理论模型的构建
(二)产品质量和质量阶梯
(三)中国和美国国家质量阶梯的比较研究
(四)产业质量阶梯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性研究
(五)总结性评论
六、中国制造业质量升级及国际比较研究
(一)质量升级的内涵和文献
(二)质量升级的理论模型
(三)质量升级的实证研究
(四)质量升级的计量检验
(五)中国制造业质量升级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三基”质量强国战略研究
一、引言
二、“三基”产业的范围和重要性
(一)“三基”产业的范围与特征
(二)“三基”产业的重要性
三、我国“三基”产业质量发展现状
(一)“三基”产业发展现状
(二)“三基”产品质量现状分析
四、国外“三基”产业质量发展趋势
(一)世界制造科技聚焦先进制造技术
(二)“三基”产品质量发展趋势
(三)国外“三基”产业质量提升对我国的启示
五、“三基”强国与“三基”制造质量发展的关系
(一)“三基”产业阶段性目标
(二)“三基”质量是“三基”强国的前提和基础
(三)“三基”强国是“三基”制造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六、“三基”产业质量发展战略
(一)“三基”产业发展目标
(二)“三基”产业质量发展目标
(三)“三基”产业质量提升战略
七、“三基”产业质量提升推进途径
(一)持续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二)大幅度提高“三基”产品的可靠性
(三)加强基础共性技术研究
(四)加强工业性试验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我国质量强国战略的质量创新研究——浅析格力电器质量创新之路
一、格力电器企业概况
二、格力电器质量创新历程
(一)夯实基础
(二)领先国内
(三)走向世界
(四)引领全球
三、格力电器质量创新特点
(一)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二)质量创新的动力——科技创新
(三)追求高标准、严要求的质量创新
(四)卓越之路的探索——自主改善
四、格力电器质量创新成绩
(一)市场认可
(二)产品研发
(三)技术创新
(四)产品质量
(五)质量管理
(六)标准研制
五、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建议
(一)切实从顾客需求出发,严把产品质量关
(二)创新标准、创造市场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走出去战略
(五)坚持创新精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