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旅游热点问题研究成果汇编》:
之所以形成结构性危机,在于支撑需求端发力的增长动力在逐渐消退,我们知道,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改革的制度动力、人口红利等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全球化发展的产业国际转移、经济发展的后发模仿优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些动力优势已不再成为优势,而成为相对劣势。面对中国经济现实,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供给侧与需求侧双侧人手改革,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选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近期我国政府重要的战略,表明供给经济学开始成为我国政府主流经济学,其理论将成为我国政府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理论。供给经济学诞生于19世纪初期,代表人物有萨伊、拉弗,萨伊定律和拉弗曲线是供给学派重要的理论。供给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供给变得更加有效,以“小政府、大市场”、企业家精神和制度供给创新为重心,通过削减产能和结构调整以及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变供给结构与提升供给质量,激发创业创新能力,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在国民经济体系与结构中,旅游经济以及旅游业主要涉及的是消费、投资和出口,在严格意义上属于需求端的问题。因此,从表象看,国家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不在旅游领域,但是,由于旅游消费与投资的滞后性,在我国国民经济需求侧动力不足的环境下,旅游领域便成为需求侧发力的重要力量。旅游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作为投资、消费和出口的重要领域,对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我国的出境旅游增长了20%,国内旅游增长了10%,按照世界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未来10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我国的旅游业还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常态,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与旅游发展的常态所形成的态势差,必然会促使资源、资本和技术向旅游产业转移。2014年我国有6000亿元的投资进入了旅游产业,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消费领域,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领域,未来还会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领域。表面上看,在当前环境下,旅游的高速发展,无论促消费扩投资还是增出口,均属“总需求”范畴,是需求侧问题,然而如果将旅游发展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无论是旅游消费问题、旅游投资问题还是旅游出口问题,都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通过旅游消费的扩大,促使资本与技术的领域性转移,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要对生产要素、生产技术、生产方式以及技术创新进行改革提升。其主要途径是通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得以实现的,我国旅游业在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能否发挥重要作用,是要认真研究当前旅游经济的基本态势是否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方向,也就是说,我国生产领域中的过剩产能能通过旅游发展实现某种程度的转移,流通领域中的多余库存能通过旅游发展得到某种程度消化,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性短板能通过旅游发展得到补齐,就当前我国旅游发展的基本态势来说,旅游业完全符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