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防与控制》:
第一节化工园区基本内涵
化工园区、化学工业基地建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美国在具有丰富石油资源、众多炼化厂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率先采取基地型集中模式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在该地区逐步形成了巴吞鲁日、诺科、贝敦、博蒙特、阿瑟港、迪尔派克等一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聚集区,开创了世界化工园区大规模建设发展的雏形和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德国及西欧其他发达国家借鉴美国模式,相继在沿海、沿河地区建起了石化产业较为集中的石油化工产业带,推动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腾飞。而近年,化工园区逐渐成为发展中国家化工行业发展的主流。
考虑到目前除现代石油和化学工业为适应资源和原料转换集约化建立的专业石化基地外,各级政府为产业集聚化、管理集中化设立的化工园区或集聚区风险隐患突出、风险监管水平滞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防与控制》所指的化工园区还涉及以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各级各类园区、集中区。
第二节国外化工园区发展现状
国外早期化学工业布局也很分散,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石化工业以最经济的模式发展。因此,发达国家化学工业逐渐聚集,形成高度集中的大型化工园区。通过原料互供、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建设、“三废”集中处理等,使生产成本降到最低,大大提高了竞争力。世界著名的石化基地有美国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化工区、日本鹿岛化工区、比利时安特卫普化工区、荷兰鹿特丹港化工区、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韩国蔚山和丽川石油化工园区、新加坡裕廊工业区等。国外化工园区虽然在地域及产品上有所差异,但其建设与发展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交通便利、运输方便。大部分园区位于沿江、沿海地区,有深水良港,同时靠近原料产地或靠近消费市场。
2)大型龙头装置带动,项目设计一体化。大部分园区有烯烃、芳烃等龙头装置,这些装置规模大,后加工产品多,利用上下游相关联的特点,带动一批后加工产品,形成项目链的一体化经济。
3)有完善的公用工程设施等服务系统。园区实现:①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②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公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③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和废渣。
4)有先进的管理操作系统。园区管理委员会直接负责园区的管理工作,开发管理机构采取经营化运作模式。人员少而精,办事效率高。对内为园区企业服务,对外重视宣传和招商引资。
5)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世界上所有的化工园区的建设都是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开始的。化工园区的规划有其特殊性,园区建设的内容、自然条件等情况各有不同,各有特点,不能照搬,只能相互借鉴,在统一规划下,合理地运用土地资源、港口资源、公用工程设施。
第三节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历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世界化工行业的集聚化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掀起了兴建化工园区的热潮。至今,化工园区已遍布全国。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机构的调研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主要化工园区及以石油和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达到490余个,其中省级化工园区110余个。省级以上化工园区约占全国省级以上开发区总数的20%。化工园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年际变化
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中国化工园区投资指南》等相关资料进行遴选分析,统计获得我国省级以上化工园区的数量信息。从园区数量看,近30年间,我国化工园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