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960857
  • 作      者:
    刘锡诚著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刘锡诚,男,山东昌乐人。1935年2月生。文学评论家、民间文艺学家、文化学者。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研究员。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供职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现兼任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民间文化论坛》特约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原始艺术》、《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民间文学:理沦与方法》、《民间文学的整体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道路》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由作者从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工作以来的学术成果二十余篇论文组成,主要有《“非遗”十题——我国“非遗”保护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新课题:都市民俗保护》、《春神句芒考》、《重建国家与节日文化——继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断想》、《论古村镇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文化是一条滔滔巨流》等,从理论、实践、立法、保护、传承、发展等不同方面和角度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既有对“非遗”理论的归纳,也有具体个案的分析;既显示了对“非遗”保护和发展的反复思考过程,也将对“非遗”的传承实践引向深入。
展开
目录
提升理论在“非遗”保护领域的先导地位(代序)
上编
“非遗”十题——我国“非遗”保护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对新文化理念的认同
“保存”和“保护”并重——读“法”心解
新世纪新理念:文化作为资源
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
“非遗”保护应向农村传承人倾斜
什么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之我见
亚洲应携手合作保护东方文化传统
民俗文化是一条滔滔巨流
论古村镇的非物质遗产保护
遵循规律·适应时代·融入生活——再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道
重建国学与节日文化——继承与弘扬传统节日断想
“非遗”产业化: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探索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新途径
对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解
反思与进言:聚焦“非遗”名录之民间文学

下编
及怪及戏 无侵于儒——走进巴渝文化
民间故事:端午习俗的流传与变迁
春神句芒论考
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文藏典》丛书总序
新课题:都市民俗保护
破解人类文化密码
刻刀下的历史——以蔚县高佃亮剪纸为例
坚守适应 重现辉煌——简论佛山木版年画的保护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