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集》:
二、电影场景的搭建
电影空间场景,是根据美术师的平面设计图、立体结构图和场景效果图进行搭建而成的。电影场景搭建有的是在摄影棚内搭建,有的是在拍摄地点的室外空间借景搭建,电影场景搭建包含着电影美术师艺术创作的智慧和体力的辛勤付出。这是电影美术创作的第二阶段,也是电影美术创作的第二形态。它要求在客观现实空间中,实现电影美术师设计图阶段的创作思想和设计意图。就如同建筑师盖房子,此一阶段电影美术师的工作从独自的纸面设计到落实电影场景在地面上逐渐建立起来,要协调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解决设计与搭景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最终搭建起来的场景建筑与场景效果设计图,在空间关系、材料质感和色调气氛等方面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如果是一名建筑师,他的工作是盖完房子(包括装饰)就全部完成工作,可投入使用了。但电影美术师即使是把场景搭建得和建筑师建造、装饰的房子一样完美,它仍然不是电影美术师的终极目标。电影美术在这一阶段的创作形态(也是它的创作特点),既不像戏剧舞台空间那么独立完整,也不同于建筑师盖房子那么真实实用,而是根据剧本内容、电影拍摄特点、演员表演和导演要求等,搭建出的空间场景是一个独特的适于电影拍摄的空间场景。比如:墙面和门窗根据拍摄需要(机位运动、演员表演等)可能都不是固定安装的,或许是可以移动或可以取下来的;每一个房间也不一定是四面墙固定不变的,可能是几个房间的墙壁是相互通联的,而在拍摄、剪辑完成之后在银幕上放映的影像确是看不出任何“破绽”的。
在此阶段的电影美术工作,依然没有观众的直接参与和欣赏,尽管搭建的空间场景完成和实现了设计图的构思和要求,但是非常遗憾,电影观众不能像舞台观众那样幸运,他们永远不能直接面对面地看到和欣赏到电影美术师在摄影棚现场搭建的精彩场景。电影美术师搭建的空间场景和演员的表演,是通过摄影机N多条不同角度不同景别的拍摄纪录和后期剪辑等工作,最后再通过银幕传播给观众的“远程在场”,是电影和电影美术创作的最独特之处,也是电影美术与戏剧舞台美术在创作形态和艺术特性上的最大区别之一。
我把电影美术“搭景”这一阶段的工作称为电影美术创作第二形态。其中包括置景、做旧和道具陈设等,它是电影美术师设计构思最直接最现实的具体体现。它不受摄影镜头画框和景别的遮挡和隐藏,却受到情节故事的限制。是全面体现和完整研究电影美术空间场景与剧作、导演、摄影、录音和表演等不同部门关系的直接对象,也是电影特性内部本质的直接呈现。我一直觉得电影美术的这一形态特征是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因为,电影和电影美术创作这一形态最好地体现了电影和电影美术制作材料、创作媒介和电影表达的基本特征。它的专业性、工艺性和媒介材料特性,让电影研究工作者望而生畏。此处,我提到的电影媒介和材料特性,是我们常常在认识电影媒介特性上显得偏颇和忽略的,他们关注的多是电影的胶片特性和数字影像特性,而忽视电影空间场景的媒介特性,它是构成电影语言的重要元素和组成部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