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28617
  • 作      者:
    刘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瑞,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究领域:国民经济学。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包括引言在内共15章内容,主要讨论了宏观调控概念;宏观调控的实践历程;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等;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宏观调控的理念与范式;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战略理念;宏观调控中的规划调控;宏观调控中的财政调控、金融调控、产业调控、区域调控、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所谓宏观调控,一般是指国家为实现国民经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 定、协调地发展,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在宏观上所实施的调节与控制。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实践中,宏观调控概念经历了宏观调节—宏观控制—宏观调控的发展过程。 1984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 “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以利于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 ,这是我国 首次提出了宏观调节的概念。针对那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经济形势,1985年的人民日报社论《瞻前顾后统筹安排》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同志较多地重视微观 放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控 制的指示。” 这是宏观控制名词首次见诸官方报端。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引子 1
第一节 宏观调控概念的形成 与发展 1
第二节 宏观调控与国家干预 的关系 4
第二章 宏观调控的实践历程 6
第一节 尝试性的宏观调控 (1979—1981年) 7
第二节 犹豫不决的宏观调控 (1985—1986年) 9
第三节 硬着陆的宏观调控 (1988—1989年) 12
第四节 软着陆的宏观调控 (1993—1996年) 14
第五节 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 (1998—2002年) 24
第六节 未雨绸缪的宏观调控(2003—2004年) 32
第七节 应对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2008年以来) 37
第八节 总体认识和建议 43
第三章 宏观调控的经济理论基础 4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与宏观调控 46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与宏观调控 52
第三节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与宏观调控 57
第四节 陈云的综合平衡理论与宏观调控 64
第四章 宏观调控的法理基础 7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法哲学基础 75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实定法学基础 82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历史法学基础 92
第四节 宏观调控的技术法学基础 105
第五章 宏观调控的理念与范式 11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理念之争 115
第二节 中国宏观调控理念的形成 118
第三节 中国宏观调控范式的形成 125
第六章 宏观调控的两种基本范式——基于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案例 131
第一节 中美宏观调控的差异 132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范式之争及其本质的解读 147
第三节 中美政府宏观调控范式的理论概括 149
第七章 宏观调控的目标选择 153
第一节 中外调控目标选择的差异性 154
第二节 对若干宏观调控重要目标的再认识 159
第三节 对宏观调控目标与手段的机制化建设认识 167
第八章 宏观调控的战略理念 172
第一节 全球视角的发展观与发展战略 172
第二节 发展理论的转型与变通发展战略 181
第三节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发展战略实践 197
第四节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战略 210
第五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迫切性 222
第九章 宏观调控中的规划调控 239
第一节 新时期规划的性质 239
第二节 规划体系的创新 241
第三节 规划内容的创新 247
第四节 各级各类规划的衔接与整合 251
第五节 国家规划的社会参与制度 254
第六节 区域规划的创新 257
第七节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创新 265
第十章 宏观调控中的财政调控 273
第一节 传统的财政政策及其转型 273
第二节 面向供给管理的财政政策 281
第三节 政策工具的选择:以减税促进就业的 验证 297
第四节 促进民生的财政政策 307
第五节 代际公平视角的财政政策 318
第六节 我国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研究 333
第十一章 宏观调控中的金融调控 351
第一节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环境变化因素分析 352
第二节 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影响分析 386
第三节 货币政策与债券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399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性分析 410
第五节 2009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及其时滞分析 422
第六节 总结 449
第十二章 宏观调控中的产业调控 458
第一节 传统产业调控形成机理和弊端 459
第二节 产业调控转型理论依据:循环经济 483
第三节 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产业政策转型 路径分析 521
第四节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政策体系 534
第十三章 宏观调控中的区域调控 542
第一节 区域调控的含义 542
第二节 中国区域调控政策演变 553
第三节 区域调控与绩效 575
第四节 我国宏观调控区域划分的科学性探讨 578
第五节 宏观调控的区域利益协调 600
第六节 区域调控政策与市场机理协同 615
第十四章 宏观调控中的央地政府关系 637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主客体关系及其作用 637
第二节 宏观调控实施过程中的央地政府 关系特征 642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权的 配置与划分 645
第四节 央地关系制度创新的必要性与原则 647
第五节 央地关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649
第六节 构建央地政府调控协同的长效机制 667
第十五章 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 681
第一节 宏观调控与企业的关系 682
第二节 宏观调控对企业的影响—2008—10年 的案例 684
第三节 三个典型案例剖析 704
第四节 对有关“国进民退”之争的解读 73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