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西南建筑论坛以“西南之间”为主题。“西南”是中国云、贵、川、藏、渝之总称,其自然地理集合高原、平原、河谷、丘陵之大成;其自然气候更囊括温和、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夏热冬暖不同类型,且因山地形态的错综复杂而成“一山四季”之丰富多变的微气候态;其民族之众更是三十有余;其宗教包括儒、道、佛(又有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之别),且仍保存了若干原始信仰。这些因素奠定了西南传统聚居形态异彩纷呈的多样基础。那么,在技术与经济、交融与变革的力量日益澎湃的今天,该如何认知新时代背景下西南建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呢?正是这种疑虑及其背后所隐匿的批判意识促动了有识之士的行动,于是有了“西南建筑”这个命题。如若现在就要给“西南建筑”下一个古今皆宜的定义显然不太容易,但有一点很明确,那就是其中鲜明的地域意识。地域不难理解,而地域意识则需要人在时间轴线上对特定地脉、气脉和人脉的思索及其智慧。用“之间”一说作为本届论坛的话题,触及了在地域建筑领域探索中一个重大且积极的转向,那就是从对形式要素的关注转向对一系列关联结构的关注。不同文化语境下对地景、气候、材料的认知与地方生活的日常秩序和习俗演化相碰撞,构成了对资源与诉求、约束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化理解,由此生成差异化的聚落及建筑形态。换言之,地域建筑的特质不仅在于其赖以存在的客观条件要素的差异性,更在于人对这些客观条件要素及其相互间关联方式的认知以及由这种认知所引导的营建策略和方法。现代以来,地方城镇及其建筑的特质式微,其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地方客观条件和技术自身的变化,而是在于人们对自然要素、物质要素和技术方法的认知上的变化;在于对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认知上的变化。
展开
——钱方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我们做乡土不是形态,也不是简单的空间关系和基本的空间状态,而是是否有乡土性思维。乡土性思维就是重视地缘结构,认同感,建立场地秩序。
——魏浩波 西线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不管以何种文化心态,用何种技术及材料,均不可回避地在传统固有形态和时代发展演进之间,在民族价值取向和新生产危式之间,在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社会功利博奔之间寻求可持续的动态平衡。
——王世东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院长
★重庆在过去百年间经历了太多的跌宕。没有纯粹而孤立的建筑,历史的波澜总会映射其上。它们代表了外国建筑师最初在重庆的活动,也见证了一个多世纪重庆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褚冬竹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对于矛盾的想法是应该把它竞合统一,不是非此即彼,这样能够找到适度的逻辑,是从其然到其所以然,从描述到思变,从静态到动态,从局部到整体,从割裂到联系的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翟辉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