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交通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新经济地理学透视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3498089
  • 作      者:
    谢燮,杨开忠著
  • 出 版 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区域差异问题是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与交通运输大通道相关的跨区域运输成本的下降对区域差异产生重要影响。《交通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 新经济地理学透视》运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方法探讨中国区域差异的可能走向。模型中引入运输成本、对外开放、区域一体化和政府对劳动力限制强度等可控参数,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给出不同条件下中国区域差异的收敛或发散趋向,为区域政策提供理论基点。
  《交通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 新经济地理学透视》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均衡模型方法,以我国沿海与内地的区域差异为背景,从中抽象出我国地区差异的特征事实,并将它们融入新经济地理模型中,从而为我国的区域差异现状及未来发展提供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交通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 新经济地理学透视》将劳动力分为高技术劳动力和低技术劳动力,将区域间高技术劳动力的流动、区域内低技术劳动力的城乡流动以及制造业的集聚所引致的区域差异纳入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与一般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相类似,引入报酬递增的中间产品部门、报酬不变的制造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所不同的是,提出“空间理性”和“区域人”的概念,将高技术劳动力在区域间的有限流动纳入“空间理性”的范畴,从而模拟出区域间高技术劳动力的工资差异。引入“政策限制系数”概念,将政府对低技术劳动力的限制也纳入模型框架,从而模拟出区域内低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城乡差异。
  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在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城市群的形成和政府户口管理制度放松的情况下,沿海与内地劳动力工资差异及产业集聚的变动情况。模型的结果与目前我国区域差异的现实相吻合。模型的主要结果是:(1)在产业集聚、劳动力工资、中间产品种类数、生产者服务和城市化率方面,沿海于内地;(2)对外贸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加大低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差异、促进制造业在沿海的集聚和推动城市化进程;(3)减小区域间贸易成本有助于减小沿海与内地低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差距、减弱制造业向沿海的集聚趋势;(4)减弱政府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有助于拉大高技术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减小城乡差距、加快城市化进程;(5)城市群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制造业在沿海的集聚、加大高技术劳动力工资的差异、拉大城乡差距。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异的理论模式
2.1 劳动力流动与城乡差异理论模式
2.2 新古典框架下的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异
2.3 报酬递增理论框架下的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差异

第3章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差异
3.1 引言
3.2 中国的城乡差异
3.3 中国的区域差异
3.4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
3.5 制造业的地区集聚

第4章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观点
4.1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4.2 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
4.3 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对地区差异的认识

第5章 劳动力有限流动下的区域与城乡差异模型
5.1 “空间理性”概念的引出
5.2 劳动力有限流动下的区域与城乡差异模型
5.3 模型模拟结果

第6章 新经济地理学对中国区域差异的认识
6.1 引言
6.2 对外开放与区域差异
6.3 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差异
6.4 劳动力流动与区域差异
6.5 区域内自由贸易与区域差异
6.6 模型与现实的契合点
6.7 与以往研究结果的异同

第7章 解决中国二元经济的对策研究
7.1 模型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7.2 模型的政策含义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内容总结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