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等地出土的回鹘文文书是研究维吾尔史、新疆史的第一手资料。但是,这批文书多用动物生肖纪年,很难与公元对应。所以,断代工作是必须的。
外国学者从词汇、语法、书体等方面提出过一些判断文书年代的观点,比如,认为文字形态中的dtszd的混写、?γqn形态中的点点等是回鹘文书中的晚期现象,否则是早期现象;森安孝夫认为文字区别的发展趋势是渐渐消失,他还将回鹘文书体划分为楷体、半楷体、半草体、草体,认为上述书体也有年代因素;V克拉克认为回鹘文书中的条件附加成分中r的脱落也有年代特征等。
笔者从临摹中发现:dtszd的混写与不混写、?γqn形态中有点与无点、条件附加成分中r的脱落与不脱落等都是蒙元时代回鹘文书中的并存现象,区别是文字进化的标志,诸回鹘文字的进化程度不是同步的。回鹘文字由词首词中词尾构成,对于手写体来说,只要写就存在着连笔、存在着某些元音、辅音的脱落,由此造成某些笔画的省略、回鹘文中没有汉字楷书意义上的横与竖。所以,不能用汉字的书体命名回鹘文的书体并作为断代因素。事实说明,外国学者对回鹘文字体形态及其年代的认识是草率的,走马观花,盲人摸象。回鹘语言的历史分期标准也需要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