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梁衡倾情作序推荐
★ 清华大学新传院李彬教授力作
★ 内容广博、底蕴深厚,记录了作者多年的学术思考和阅读感悟
★ 文笔优美,可读性强
★ 体例新颖,结构精巧严谨
本书是作者从2013年起在《新闻爱好者》上发表的“新闻与文化书谭”专栏的合集,共收录33篇文章及3篇书序,在出版之际又对这些文章作了调整、补充与修订。书中从书籍与阅读的视角,记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学术感悟和阅读思考,希望为新闻媒体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本书恪守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秉承清华新闻教育理念,内容广博,底蕴深厚,每一篇文章并非是一本书的读后感,而是作者精读和重读若干本经典著作后的感悟和体验;全书结构精致,作者编排精心,按交响曲的结构,分为序曲、四个乐章、尾声等篇;本书语言优美,旁征博引,可读性强。用优美的语言写作学术著作,体现了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
培养有梦想、有灵魂、有文化的中国记者
——2014年在第二届范敬宜新闻教育奖颁奖仪式上的获奖感言
今年恰逢我从教30年,也是从事新闻教育30年,在这个人生节点上获此殊荣,自然感到格外荣耀。同时,我也深知,这个奖项与其说是授予我,不如说是授予清华新闻学院的老师,甚至可以说是授予全国新闻教育领域辛勤耕耘的园丁,而我是其中普通一员。
既然这个奖项同一代记者、文化人、新闻教育家范敬宜连在一起,在他生命最后的岁月里,我又有幸与他共事八年,耳濡目染,获益良多,言传身教,受用无尽,下面我就简单谈谈三点难忘印象。
第一点,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
2001年,我调入正在组建的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担任首个新闻学本科班的班主任。为此,我给范敬宜打电话,想请他为全班35位同学作个讲座,谈谈他的新闻人生。主持建院工作的王建华书记听说请来一位人民日报总编辑,有点诧异地说:怎么搬动这么大的人物。在我心目中,范敬宜只是一位尊敬的前辈,当时我与他也从未谋面。可一提讲座的事情,他就毫不迟疑答应了。来的那天,我在二校门迎候他,一见之下,感觉非常平易,就像他在一篇文章里说的“一个老头儿”。
然而,等他一开讲,顿觉神采飞扬,语出不凡。一位前来旁听的研究生,本想听听而已,但一听之下,马上感到与众不同,赶忙向邻座同学借来纸笔,边听边记,后来整理出一篇发表在《新闻记者》杂志上的讲座纪要,而他毕业几年后也以一部《天珠——藏人传奇》,践行了清华新闻“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宗旨。那天的讲座内容丰富,精意迭出,大热天里,范敬宜站在一间普通教室的讲台上,娓娓讲了三个小时,既讲他的新闻人生,也谈他对新闻的独到理解。尤其令人触动的是,他对清华学子表达了自己对新闻工作终生一贯的梦想、执着与痴迷,包括后来广为流传的那句话——如果有来生,还是做记者。2010年他驾鹤西去时,我就根据他的这句话,草拟了一副挽联:今生无悔做记者,来世有缘会清华。
第二点,信守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
我们知道,当年范敬宜曾被划为右派,打入另册,不仅无法再从事他心爱心念的新闻工作,而且20多年备尝艰辛。然而,就在这样的人生际遇中,他却成就了一个堪称全国唯一的“纪录”,这就是以右派之身入党。在高度政治化的年代,这样的事情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这个传奇故事除了表明范敬宜的立身处世得到各方一致认可,而且也显示他的政治信仰何等明确,始终如一。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以此衡量,范敬宜一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矢志不渝坚守这样的信仰和信念,如他在学院历年毕业典礼上几次即兴唱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也正是这种顶天立地的信仰与信念,促使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教育、科研与学科建设,成立全国首家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研究中心并兼任中心主任,一时间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2012年清华新闻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方汉奇先生在他的微博中用一句话概括道:清华出过一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名气最大的新闻传播学大师梁启超和一个中国当代最受称赞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范敬宜。如果说梁启超开辟了现代中国的新闻传播学,那么范敬宜则开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新局面。我协助他开展这一工作,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启发和教育,我们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拓展读本》,既正本清源,又与时俱进,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契合中国社会及其新闻实践,既紧扣新闻传播的现实问题,又放眼广阔视野下的多学科领域,出版以来颇受关注与好评,特别是青年学子觉得耳目一新,在相当程度上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的一些误解与偏见。
等。。。。。。。。。。。。。
感受新闻与文化的交响
学做一名有梦想、有灵魂、有文化的中国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