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信息技术哲学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347811
  • 作      者:
    肖峰著
  • 出 版 社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信息技术哲学可以从两个大的方向来展开,一是从哲学看信息技术,二是从信息技术看哲学。
  《当代技术哲学前沿研究丛书:信息技术哲学》以此为视角,借用“技术哲学”的惯常框架,设置了“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人”几大部分,同时结合信息技术哲学作为一个新学科的特殊需要,增加了“信息技术语义论”和“信息方式与哲学方式”,并将“信息技术价值论”的内容并入“信息技术与人”之中,形成了以问题探讨为主的叙述架构。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代技术哲学前沿研究丛书:信息技术哲学》:
  会聚是交叉、整合、融合,从而协同发挥集群效应,产生出更大的价值和效用,形成单项或单类技术难以具备的影响和功能。不仅技术本身可以会聚,技术的哲学问题也同样可以会聚,如“接口问题”“界面问题”“网络问题”就是上述技术在交叉和会聚中产生的哲学问题,它们使得质料论、形式论、系统论、动力论、基因论、微象论、信息论等哲学视角和方法交织在一起为我们所探讨。这些技术哲学问题通常贯穿于所有会聚技术之中,并且有赖于其协同发展和解决,才能取得期望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哲学也必将走向“会聚技术哲学”。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其研究对象的信息技术就是“一种新的人工制品,是一种杂合物”,从而具有十分强大的会聚功能。
  可以说,由信息技术哲学所形成的会聚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例如在学科上,信息技术哲学是信息哲学与技术哲学的交集,承载着哲学的信息转向与技术转向的双重使命;在领域上,信息技术哲学与认知哲学、心智哲学具有自然的会聚,像脑机接口、人工神经网络、人机界面等等,就同属信息技术和认知技术的研究范围,其中的哲学问题也同属于信息技术哲学问题和认知技术哲学问题。
  借助技术性的会聚,信息技术哲学可以从哲学层次上消弭一些传统的二元分离现象和观念。如物联网正在融合处理信息的技术与控制物质的技术之间的鸿沟,知行接口正在融合身体信息技术与器具信息技术之间的鸿沟,这两大技术所行使的会聚功能,使得我们可以从哲学上将信息世界与物质世界、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绝对界限加以“软化”、模糊甚至打破,由此也使传统的身心二元分离、知行二元分离和对立等得到一定意义上的缓解;还有,由信息技术造就的“信息型实践”或“虚拟实践”由于同时具备了实践和认识的双重特征,使得实践和认识趋于融为一体。总之,当代信息技术使得一个消弭主客二分的无缝之网的世界正在形成,使得技术的会聚也延展到我们的整个世界观。
  会聚就是交叉,信息技术哲学还和其他关于信息技术的人文社会研究发生着关联。例如,当信息伦理主要是信息技术伦理时,当伦理问题也是哲学问题或应用哲学问题时,那么已经兴起的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研究,也可视为信息技术哲学这一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并为信息技术哲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于是,信息技术哲学可以纵横交贯,与许多已经和正在兴起的有关信息的学科产生关联,并进行一种新的柔性的整合。
  以上显示了信息技术哲学在归属于技术哲学背景下的学科属性及特点。当然,对于信息技术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关系仍有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例如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一种范式的跃迁还是仅仅为一种量上的改变?前者可能表明在两种技术观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从而导致技术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等的全面变革;而后者可能主张两者之间具有内在的连贯性,或者说信息技术哲学无非是一般技术哲学在信息技术背景上的投影……但无论如何,信息技术哲学都可以说是技术哲学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作为其分支形态,还是当代形态,信息技术哲学都可以使技术哲学焕发新的生命力,在这个意义上它甚至是技术哲学的主导形态,即代表着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或方向之一。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信息技术哲学的兴起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哲学新趋向
第二节 信息技术哲学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学科属性:信息技术哲学与其他哲学之间
一、从技术哲学到信息技术哲学
二、从信息哲学到信息技术哲学
第四节 信息技术哲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对于哲学的意义
二、对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意义
三、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四、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信息技术语义论
第一节 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
一、从对信息技术的日常理解到哲学理解
二、从对“技术”的哲学理解到对信息技术的哲学理解
三、从“信息”的哲学含义到信息技术的哲学含义
四、信息技术与物质技术的关联
五、从更多的视野看信息技术
第二节 关于身体信息技术
一、从身体到身体技术
二、从身体技术到身体信息技术
三、从身体信息技术到器具信息技术再到两者的会聚
四、身体信息技术与哲学视野的新拓展
第三节 关于器具信息技术
一、作为信息载入设备的信息器具
二、作为载体的信息器具
三、作为媒介的信息器具
四、信息器具的共同特征
第四节 重释技术
一、从技术对象的扩展重释技术
二、从技术的目的和结果重释技术
三、重新认识“技术是人与对象之间的中介”
四、关于技术是工具或手段的再思考
五、涵盖信息技术的技术界定

第三章 信息技术本体论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哲学本体论问题的生成和演变
一、本体论问题与信息技术的关联
二、从口头语到书面语:本体论形态的变迁
三、当代信息技术与本体论问题的新形式
第二节 存在论视野中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所创造的存在:信息存在
二、信息技术的存在论分类
三、信息显现和传播——为人而存在的信息形态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实在性问题
一、从硬载体到软载体的实在性
二、软件的实在性问题
三、信息显现的实在性
四、媒介与信息世界的真实性问题

第四章 信息技术认识论
第一节 信息技术建构认知方式
一、信息技术与认识发展的内在关联
二、电子信息时代的认识特征
三、知识习得方式与信息技术的协同演变
四、知识生产的当代图景
第二节 信息化认识:新机制与新问题
一、信息化认识论:机制与限度
二、技术大于自然:失衡与平衡之间
三、新媒体:知识民主与信息可靠之间
四、认识能力:进化与退化之间
第三节 经验的另一种来源:信息化认识论憧憬之一
一、经验的通常来源:经历
二、探询经验的另一种来源:技术性生成的经验
三、技术性生成经验的性质和意义
四、若干心智哲学问题
第四节 知行接口:信息化认识论憧憬之二
一、界面或接口现象的普遍性
二、脑机接口中的知行互联
三、知行接口的哲学意义

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社会
第一节 信息技术形塑社会历史面貌
一、信息技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影响
二、麦克卢汉与波斯特:历史观上的信息技术决定论
三、“信息主义”:当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决定论
四、社会历史哲学的新问题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社会形态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社会子形态:从信息资本主义到信息社会主义
二、从卡夫丁峡谷到黄羊川模式:信息技术与技术社会形态的跨越发展问题
三、信息生产力的最大限度发挥问题
四、制度形态与信息悖论的解决路径
第三节 信息技术的政治哲学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政治”
二、当代信息技术与政治世界的新变化
三、数字鸿沟的政治哲学分析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人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
一、信息技术对人(本质)的始源性
二、当代信息技术:解构人的传统本质
三、“信息人”:摆脱肉体限制之后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人的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演变与人的发展历程
二、当代信息技术与人的新发展
三、人的数字化发展——一种技术前瞻
四、人的新发展与人学新问题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人的情感
一、信息技术向人工情感的新发展
二、人工情感的人性化意义
三、人工情感中的人文问题
四、走向信息技术与人性追求的新融合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人的价值
一、总体性视野中信息技术的人文价值
二、信息技术与人的尊严和人生意义问题
三、信息技术与人的自由和异化问题
四、网络:价值困境的陷入与走出

第七章 信息方式与哲学方式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哲学方式之间
一、信息方式与哲学方式的协同演变
二、传播视角的信息方式与哲学方式
三、使用某种媒介就是在形成某种哲学
第二节 科技哲学新范式
一、当代信息技术对科学哲学的影响
二、当代信息技术对技术哲学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在技术系统中的哲学位置
第三节 物联网:网络哲学的新探索
一、对网络含义的三种扩展
三、已被把握的哲学意义
三、未尽的哲学问题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现象学
一、从现象学分析信息技术的显现
二、从信息技术探询与扩展现象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