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闻框架论:传播主体的架构与被架构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09487
  • 作      者:
    肖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肖伟,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获得理学学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法学硕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学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基础新闻理论研究、移动新媒体实务研究,专攻新闻观念与新闻业发展。曾出版教材《报刊电子编辑教程》、《当代新闻编辑学教程》,在《国际新闻界》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逾3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由社会学家戈夫曼定名的“框架”概念进入新闻传播领域后,一直备受关注。被研究者们大量用作理论视角或研究方法的“框架分析”,根源于特定的社会现象:新闻传播者以相对稳定的认知模式来认识事实、创制文本、建构现实,体现着主体观念的重要作用。
本书聚焦于本体研究,探讨职业传媒组织的新闻框架如何在内在主体能动性与外在社会结构限制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形成。*一章以“新闻框架是一种社会事实”为命题基础,勾勒出从主体角度进行框架研究的路线图。第二章至第四章进行静态考察,从新闻话语过程的三个关键环节(话语、建构及接收)切入,考察新闻框架的内涵与构成、事实与来源、功能与效应。第五章至第六章进行动态考察,分别从历时性(社会语境变迁)与共时性(主体间框架竞争)角度切入。第七章分析了框架建构中的新媒体技术、社会制度与行业理念、客观性问题。结语部分概括得出主要结论。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绪 论

社会生活取用我们对它的理解,并将这些理解凝固入自身中。
——欧文•戈夫曼
从新闻本体到新闻现象,是主体反映事实世界的过程,报道事实世界的过程,同样也是主体建构事实世界景象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主体发明新闻的过程。
——杨保军
概括来说,“新闻框架”有两个相关含义:(1)新闻活动者对新闻事实所持的认知模式。(2)该模式在新闻文本中外显成的特定的主题思想和话语特征。本书主要在第二种含义上展开,但不可避免地以第一种含义为根基。一方面,新闻框架是社会存在融入主体观念的产物,必然受到社会结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对新闻实践起着优先的支配、主导作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毋庸置疑。这两个方向纵横交错的相互作用,使得新闻框架作为一种特定层面的新闻观念,在新闻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复杂而重要的角色。人们如何经由认知形成新闻话语,“在建构社会现实中如何交往”,都与新闻框架密不可分。
本书所欲探讨的,是传播主体(职业传媒组织)的新闻框架,如何在架构与“被架构”之间,也即在内在主体能动性与外在社会因素关系的结构限制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形成。架构与“被架构”,可被视为新闻再现和话语建构过程中种种矛盾与张力的根源。笔者最终关注的是价值问题:拥有架构者/“被架构者”双重性格的传播主体,应该以怎样的新闻框架真实再现现实世界、理性建构现实世界?但无论理论逻辑还是中西研究现状,都促使本书首先以“架构与‘被架构’”为切入点,集中回答事实问题:什么是传播主体的新闻框架?它是怎样建构起来的?

第一节 新闻框架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就本质而言,新闻活动属于人类认识事实世界的活动。关于主体观念在这种认识活动中起着何种影响与作用,不同时期、流派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曾给出过不同的回答。关涉主体认知、“元传播”及符号互动等特征的“新闻框架”研究范畴,在其中居于独特位置。传播者应该以什么样的新闻框架来认识、再现、建构新闻符号世界,是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面对的基本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社会转型、新闻改革的特定语境,更需要学者们结合中国现实对这些问题给予具体解答。
一、新闻观念的特定范畴
对于新闻报道,有人说:“不到现场,你会以为……”新闻报道呈现的符号世界和现实的事实世界常常有着出入。同一事实在不同的新闻报道中会呈现为不同的面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新闻媒体因此而被某些人称为“不可靠的叙述者”。上述现象绝不是对新闻“真实性”观念的抹杀,然而它的确反映出一个重要事实:新闻事实(本体)与新闻呈现(表达)之间存在着固有差异。“新闻实践中诸多问题的发生,正是根源于本体与现象的矛盾,正是根源于主体反映客体或者主体实际地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新闻才是中介化的产物;也正是因为必然的中介化,新闻对本体的呈现才不仅仅是再现,也是一种难以避免的建构。新闻是在再现与建构中呈现事实图景的。”再现与建构的双重特征,暗示着主体观念在新闻认识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传播主体的观念何以形成,怎样作用?
立足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西方新闻理论一度持独立、自足的媒介组织观念,认为媒介是一个自然的没有任何偏向的工具,可以被人们用于各种目的,这也意味着新闻工作者具有绝对的专业自主权。但从1949年怀特的“把关人”研究开始,传者观念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步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传播主体一方面受限于社会结构,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承担主体,“结构与能动”始终是主体观念再现及建构社会现实过程中存在的核心矛盾。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闻生产社会学研究将新闻从业者个体和组织、制度等结合起来观察之后,传者观念和社会因素之间控制与被控制的复杂缠绕,更加得到学者们的深切关注。学者们各自给出了对这一问题的解答,立场各异甚至针锋相对。
1974年,加拿大裔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出版了《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框架”概念正式定名,并被迅速应用到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至今不过约40年时间,“新闻框架”已经成为一个极受重视的研究领域。有统计表明,在英文期刊中,框架理论的引用频率超过了“使用与满足”、“第三人效果”等理论,一度高居首位。用历史的眼光观察新闻学术研究历程,可发现新闻框架论的源头——建构论发源已久。早在1922年,李普曼就在《舆论学》中提出了“外在的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图像”的区分,认为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观察习惯;“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类似的建构论观点,实质上是科学哲学认识论中“理论先于观察”在新闻认识活动中的折射和表现,它力求纠正新闻再现论、摹写论的直观性和机械性。但与其他建构论相比,新闻框架研究近年在西方得以大量、广泛展开,有其特定的多重原因。
首先,这与“新闻框架”作为一个概念范畴含有极其丰富的内涵直接相关:(1)集中于观念与认知,为具体新闻采编实践提供方法论。“所谓的新闻框架就是强调不同的基本的价值观念。这才是新闻框架的本质。”(2)关涉“元传播”层次,是传播者提供给受众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3)持“关系”视域,将媒介生产置于由诸多环节构成的复杂关系结构之中进行考察。(4)融合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种学术路径。
其次,这与新闻传播业本身在社会中承担的重要角色有关。新闻生产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生产,大众媒介“是形成并限定公众假设、态度和情绪的一种重要社会力量,通过无孔不入、广为接触以及突出符号的能力等长处,为社会不同部分命名”,因此可称之为传达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系统。框架概念特殊的渗透性,为研究大众媒介这个极其重要的社会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如里斯(S. D. Reese)所论,当人们着眼于媒体实践、文化、受众、制作者之间的互动时,框架视角可防止对传播过程各个部分的过度分割,由此有可能在它们之间架起桥梁,为长久以来处于分隔状态的研究打开联系的通道。
再次,这也与新闻学者对于媒体在社会实践中所任角色的看法转变相关。随着社会学、符号学、现象学以及人类方法学的哲学思考和理论的不断融入,许多学者开始将新闻视为从主、客观辩证关系中产生出来的社会真实。在这些认识之下,新闻媒体所呈现的信息并不是固定实体,而是文本制作者、受众与文本之间互动且受到社会情境影响的结果。传播者的角色,也转而被视为“重要符号产制之中介机构”。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新闻框架”视为新闻观念研究中的一个特定范畴。从新闻框架特定的对象、视角和学术传统着手,关注传播主体如何在结构与能动之间进行新闻的再现与建构,是对新闻观念问题进行深入透视的一条重要路径。由于新闻框架的存在,传媒组织总在一定的界限中取舍新闻事实,以特定的方式进行架构、诠释,建构起事实的新闻图景。扩展来看,由所有社会成员构成的新闻活动主体,全部参与了这个认知—选择—建构的过程。但这并不等同于否定了新闻的再现特征,否则新闻业便失去了其生存的根基。承认新闻的建构特征,承认新闻框架的存在,必然是以对本体的再现为前提的。但建构与再现之间的矛盾又明显存在:有主观认知,就需客观醒思;有框选,就会有遗漏;有建构,就有诠释和话语争夺。加上历史运行、社会语境的变迁,多元活动主体的互动,使得新闻框架的形成及作用机制尤为复杂。对相关问题的充分探究,应是新闻观念研究的重要部分。
二、新闻改革语境中的现实意义
国内的新闻框架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少量以新闻框架为主题的论文,以及非纯学术性的著作(如李希光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2000年以来,本主题的研究明显迅速增多。尤其是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这一时间段内,在中国知网中可搜索到的标题中含“框架”的新闻传播类的文献共382篇,其中期刊论文236篇,硕士论文116篇,博士论文5篇,其他文献25篇。确如有研究者所说,“框架分析正日益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界热议的一个学术话语”。
实事求是地说,新闻框架研究还属于新的研究领域,是需要积极探索的理论,它在中国的展开与国内新闻传播学界向国外的借鉴增多、理论视野变广有关。但这种迅速增多,也提醒我们关注背后的现实语境问题。“学问是其特定时代的产物;要理解为什么有些东西显诸文字,我们不得不考虑历史的来龙去脉。”框架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以新闻活动主体对新闻事实的不同解读为前提的,是以新闻传媒组织能够相对自主、独立地进行新闻报道为前提的,也是以社会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不同类型的社会成员能够以各自相对自主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建构中来为前提的。当整个社会只能允许同一种声音存在时,“框架”和“框架竞争”意识是很难为社会成员(包括研究者)所接受的。从这个视角来看,框架研究是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尤其是新闻改革的语境转变而逐渐展开的,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
2007年,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权的提出揭开了新闻体制改革的序幕,“新一轮新闻改革就要从维护公民的‘四权’入手,从体制上建立一系列保障,确保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公民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能够通过公开的渠道,公正地表达他们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这就是中国新一轮新闻改革的目标”。以新闻改革为现实基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研究新闻框架,尤其是传播主体的新闻框架建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新闻业层面,新闻框架在具体新闻报道中居于主导地位。框架不同,事实的新闻呈现会有显著不同。媒体要及时为广大受众提供真实、客观、公正、全面的信息,保障公众知情权,前提是拥有合理的认知框架,建构合理的文本框架。新闻框架还是联系宏观新闻观念与微观新闻实践的桥梁概念。在中国新闻改革中,新闻观念改革占据核心地位。“以新闻观念的不断更新来引领中国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成为30年中国新闻改革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一个不同于其他领域改革的鲜明特点。”这与新闻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新闻体制关联政治体制范畴有着密切关系。各个层次的新闻传播主体,尤其是在进行具体报道的媒介组织层次和报道者个体层次上,新闻观念是经由框架这一中介,对新闻实践发挥作用的。反过来,新闻实践也经由框架中介促进着新闻观念的变革与更新。研究新闻框架,既可对新闻实践起到科学的指导作用,也可推动新闻观念的革新。
在当前中国价值观念多元的社会语境下,媒介框架怎样算是“合理”,并不容易回答,但又是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学者杨保军提出,在主导新闻观念层面,比较合理的应该是“发展新闻专业主义”的观念,即将新闻、传媒当作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手段,视为促进政治民主、社会民主的手段和体现领域;使新闻业回归其根本的社会性或公共性,在传媒的诸多运行逻辑中求得一定平衡。二者之间,“发展”为体,“专业”为用,在自主与控制之间寻求某种平衡,将发展新闻主义与专业主义有机结合。媒体怎样通过实践将这种主导观念贯注到日常新闻生产中,以合理的新闻报道呈现出来,亟须在框架层面进行研究与思考。
在社会层面,新闻框架与公众参与密切相关。各种新闻活动主体从其观念、利益和需求出发,对同一事实会形成不同的框架,并在公共领域中展开框架竞争,共同建构起新闻话语。保障公民能以自己的框架参与竞争、在媒体建构的新闻话语中发声,是维护“四权”的重要内涵。特别是当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正使公众踊跃参与到新闻传播的活动中,公众日益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但公众表达中部分盲目、非理性的因素也常常与其认知框架相伴而行。社会成员如何以理性、符合公共利益的方式展开框架竞争,对社会运行意义重大。
扩展来看,新闻改革不仅是媒体的自我革新、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更是为了“建立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民主政治的新闻传播系统”。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赖各个层级的真实的社会传播过程,包括公众个体的新闻传播使用习惯,群体的新闻传播习俗,从这些新闻传播习俗中硬化出来的新闻传播惯例,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闻传播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样理解“新闻改革”时,新闻框架与民众的关联更为广泛、密切。在大的历史阶段中,“新闻托管”模式决定了专业传媒组织是新闻框架的直接建构主体,但这种建构亦可在相当程度上被视为社会成员认知的集中投射,框架呈现的是普遍潜隐在社会成员心理中的恒定模式。那么,要通过公众新闻活动的改善来促进新闻改革,社会群体及个体的认知框架优化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在国际层面,新闻框架与传播民主息息相关。中国和国际传播的民主化是中国传媒改革的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正视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社会制度的国家、民族之间现存的观念差异。不同国家传媒组织的新闻框架,常常挟裹着浓重的意识形态特征,以及不同的民族心理、文化观念和利益诉求,使得新闻报道各执一词,片面误导受众,给信息交流带来障碍。而合理的新闻框架,则是增强国际间理解、沟通和合作的桥梁。
这三个层面的分析都说明,在中国新闻改革的现实语境下,新闻框架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新闻框架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2
第二节 框架视野中的传者图像 10
第三节 框架研究的命题基础和逻辑起点 20
第四节 基础理论的研究路径 28

第二章 新闻框架内涵与构成36
第一节 基于主体的新闻框架概念辨析 36
第二节 新闻框架的类型表现 47
第三节 新闻文本框架的构成 55
第四节 新闻文本框架的辨识原则 63

第三章 新闻框架来源72
第一节 内部来源:传媒组织的新闻观念 72
第二节 新闻框架的外部影响 80
第三节 新闻框架的事实原型 90
第四节 新闻框架的形成路径 100

第四章 新闻框架功能与效应105
第一节 新闻框架的功能 105
第二节 新闻架构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113
第三节 新闻架构效应的多维考察 123
第四节 新闻框架与偏见 133

第五章 新闻框架的建构与更新141
第一节 新闻框架的建构 141
第二节 新闻框架的更新与变迁 152
第三节 个案研究:当代中国报纸灾民形象再现框架的变迁 164

第六章 新闻框架互动:主体间竞争与协商176
第一节 公共协商视角下的框架互动 176
第二节 框架互动中的传播主体框架建构 185
第三节 公共政策报道中的框架竞争与协商——以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事件为例 194

第七章 不同视角的新闻框架问题探讨210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民间传播主体的新闻框架 210
第二节 新闻行业理念下的新闻框架建构 219
第三节 新闻框架与新闻客观性 229

结语 架构与“被架构”之间:传播者主体意识的回归239

参考文献242
后记25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