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前世今生》:
岔街·历史文化长廊
很多城市有直街、横街,但岔街则颇为鲜见。然而,昆明就有条岔街。此岔街在哪儿,由哪儿岔往哪儿?
岔街在省体育馆后门的对面,是由拓东路通往环城南路的一条街道。原是一条呈“L”型的小街道,现几经改造,已成一条宽敞的大道,是昆明老城由城东通向城南的捷径。为何取名岔街?据《昆明市地名志》称:唐朝南诏时期,拓东城在附近设驿道,此街当时是驿道旁的岔道,用以联系官渡以南各地。明代,成为昆明通往滇南和贵州的岔路口。后来,岔道两旁住上了人家成了街道。清代起,将这一街道称为“岔街”。改革开放前,岔街重修,长516米,宽9米,沥青路面。街两旁的房屋多为钢混结构的五六层的居民住宅。昆明织布厂、昆明汽车坐垫厂、民政福利厂、昆明12中等单位均在岔街上。如今改造成双向3车道水泥路,除了昆12中依然存在于此岔街上之外,原来的单位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变成“岔街一号”大超市和住宅小区,如铁路局工程处岔街小区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个“官渡区吴井街道历史文化长廊”。
这个文化长廊,是利用岔街经金汁河通往和平村的老滇越铁路米轨旧址建成的。长廊中央为一平台,种植有花草,上面有若干块石碑,介绍昆明本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平台的两侧是人行道,道旁也种植有花草树木。长廊尽头,还有一些建筑物,供行人休息聊天。
建筑此长廊的吴井街道办事处和党委,在人口的石碑上说明了他们的意图“昆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人物荟萃,敢为人先,弘扬昆明精神,推进和谐发展,追求卓越未来。”长廊一共展出了昆明市区域范围内发生的重要历史事实和事件18项,昆明籍历史名人14位。18项历史事实和事件为:龙潭山人、青铜奇葩、金马碧鸡、滇王归汉、拓东建城、云南行省、明代龟城、永历入滇、滇越铁路、水电鼻祖、重九起义、护国首义、中共特支、长征途中、抗战基地、西南联大、民主堡垒、云南起义。14位历史人物为:郑和、杨一清、兰茂、傅宗龙、担当(唐泰)、钱丰、陈荣昌、缪嘉蕙、杨振鸿、顾品珍、唐淮源、吴澄、聂耳。
石碑介绍内容简练,文字流畅,用词准确,便于记忆。在长廊中走一遍,让人学到不少知识,了解昆明方志,受益匪浅,确实起到了让人爱祖国、爱家乡的作用。
看后,笔者联想:已经废弃或将要废弃的原米轨铁路,在昆明城中为数不少。若都能像这一文化长廊一样利用起来,开辟成各种各样的“文化长廊”,那该多好啊!既增添了昆明市的文化元素,又让昆明人有了更多的游览胜地。把这些“文化长廊”有机地连接起来,游一天也可能游不完。让人们在“文化长廊”中欣赏风景、陶冶情操、休闲娱乐、品尝美食,该多美呀!说不定,今日的“米轨文化长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百年后又是一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像法国巴黎塞纳河边的卖报小摊一样。
真庆观
真庆观是元、明、清三朝昆明古城道教圣地,也是昆明地区道教的祖庭之一,而且是主城区内最大的祖庭。
真庆观山门开在拓东路上,门牌为拓东路82号。它实际上处于白塔路与拓东路的交叉路口,而且其坐北朝南的“真身”全在白塔路上。
真庆观,原址据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在滇池地区的屯兵居住之所。作为道教祖庭,始建于元代,原名真武祠,含山门、紫薇殿、老君殿。
明朝永乐17年至洪熙元年(公元1419-1425年),由黔国公敬王沐晟及地方绅士捐资兴建都雷府。长春真人刘渊然的弟子蒋日和主持扩建。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明仁宗皇帝下旨更名为“真庆观”。取“真则真武所居,万人瞻仰;庆则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之意。清光绪7年(公元1881年),由云南盐商集资兴建盐隆祠作盐业公馆。真庆观自明正统以后,明代嘉靖以及清代康熙、乾隆、光绪各朝都有修葺和扩建。最后,形成三组彼此毗邻的建筑,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
民国36年(公元1947年),昆明市市长曾恕怀颁发保护真庆观的公告。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2月,重新成立昆明市道教会,真庆观成为市道教会驻所。
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真庆观被工厂、单位和居民占用,宫观殿堂岌岌可危,人们几乎忘却了真庆观的存在。
新世纪之初,春城昆明春和景明,百业兴盛。云南省、昆明市和盘龙区各级人民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决定重修真庆观道观古建筑群。具体工作由盘龙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