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美洲史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7309247
  • 作      者:
    林恩·福斯特(Lynn V. Foster)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剑桥世界历史文库》有图有内容,游学*选书,让全世界中国人一起来执书看世界!!!

  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简称CUP)隶属于英国剑桥大学,成立于1514年,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是世界上*大的教育和学术出版社之一。

  东方出版中心(Oriental Publishing Center,简称OPC)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成立于1976年。出版《世界历史文库》40种 ,《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化苦旅》(余秋雨)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1945-1991》12卷(沈志华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8卷本(沈志华、杨奎松)、《中国馆藏满铁资料联合目录》30卷。

  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什么选择我们东方出版中心?

  1)因为剑桥看中我们有《世界历史文库》40种丛书五年制作、营销经验!!!

  2)因为剑桥看中我们有强大的电商京东的支撑!!!

  《剑桥世界历史文库》由剑桥大学出版社提供版权,东方出版中心组织整理,翻译,编辑来共同出版,可以说此套图书的出版将会在东方出版中心已出版的40种《世界历史文库》的

  基础上大幅再增加《日本史》、《新西兰史》、《苏格兰史》、《尼泊尔史》、《中亚史》、《东亚史》、《意大利史》、《英格兰史》、《巴西史》、《南非史》、《埃及史》、

  《毛里塔尼亚史》、《印度洋史》、《瑞士史》、《威尔士史》、《撒哈拉以南非州史》、《印度尼西亚史》、《缅甸史》、《罗马帝国史》、《斯洛伐克史》、《墨西哥史》、

  《加勒比海史》、《玻利维亚史》等等等等。

  所以我们说:该套书出版*威因为是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版本权*因为是剑桥大学出版社!!! 销售*威因为是京东!!!评判权*因为你是京东的读者!!!

展开
作者简介

  林恩.福斯特,著名作家、拉美历史研究杰出学者,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大学拉美研究所客座教授。著作《墨西哥简史》、《古玛雅世界的生命》等代表作。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之一,全书将全力呈现给读者一段简洁却全面的中美洲历史,从地峡构成和美洲人起源讲起,覆盖中美洲3000年的文明史,从早期的前哥伦布时期文化一直到最近中美洲所面临的政治与经济挑战都有涉及。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玛雅人及其邻居(节选)

 

自光明之始、永恒之初、生命与人类之源起,已有五次变化、24换了五代人。他们建了许多房屋……甚至为神建造居所,建在堡垒最高处的中央。他们来到这里,就不曾离开。

——《波波尔·乌》,基切玛雅人的圣书(特德洛克,1985年,第208页)

 

玛雅文明在古代中美洲的重要性,其余任何文化都无法企及。包括今天的伯利兹、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西部以及萨尔瓦多大部分地区在内的整个中美洲北部曾经为玛雅城邦所占据,而与此相对的中美洲南部,则是无数分散的小型酋邦,构成了万花筒式的多样性文化。玛雅文明不仅在整个前哥伦布时期主导了当地的文化,在它衰落之后的1 000多年里依然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在繁密的热带雨林之中,玛雅古城一片废墟,而白色的庙宇仍巍然耸立。此情此景,让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统治者雕像与宫殿建筑上自然而柔和的曲线让玛雅艺术那么触手可及,那么令人景仰。玛雅人的绘画和书写传统更是得到艺术史学家的高度评价,居于世界级艺术之列。最近几十年,对玛雅象形文字的解读也引来不少关注,因为它揭开了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美洲历史,也让尘封已久的统治者们“重见天日”。从公元前7世纪至西班牙征服期间,玛雅人建造了几百个石城。尽管它们在历史长河中遭风侵日蚀,如今已裹满藤枝,但这些遗址永远都是前哥伦布时期留给后世非凡的遗产。

 

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25(前1000至今)

玛雅文明的定型期,也叫“古典”时期,发生在250—900年间。这段时期内,佩滕和尤卡坦(Yucatán)洼地地区的城邦迅速崛起,在书写、天文、建筑和艺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玛雅文明持续的时间远比古典时期要长。玛雅文明起源于奥尔梅克文明时期的太平洋沿岸和危地马拉高地(参见第一章)。到公元前7世纪的时候,在佩滕的中心地区和伯利兹已经有大型房屋建立。古典时期的玛雅世界神秘消失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其实玛雅人在此之后也一直存在,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古典时期的衰落仅仅造成一些城市被废弃,并不是玛雅人的消失。他们从来不曾消失!虽然9世纪,佩滕低地的大部分城市已人去楼空,但是尤卡坦北部和危地马拉高地上的城市一直兴盛不衰,直到被西班牙征服。

不仅如此,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有1 000多万玛雅人在祖先们居住过的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着。整个美国也只有250万人可确定为土著美洲人,所以1 000万是非常个庞大的数字。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和墨西哥的恰帕斯、尤卡坦,虽然玛雅人讲着24种全然不同的玛雅族语言,比如尤卡坦语、基切语等等,但是他们共同继承着2 000多年前留传下来的传统。有些族群依然沿用古老的历法;有些则从象形文字的书籍中受到启发,将玛雅人的习俗口口相传;一些再现西班牙统治前创世神话的祭奠仪式虽然被披上了当代天主教的外衣,但是参与的人数依然多得让人吃惊。随着古老的象形文字逐渐被揭开神秘的面纱,玛雅人开始学习祖先的书写系统,这在西班牙征服之后还是第一次。

玛雅人经久不衰,而古老的玛雅文明也顽强地延续着。从坍塌的城市废墟中,从泥墙和石雕上被侵蚀了的象形文字中,从仅存的折叠树皮纸上模糊不清的绘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玛雅文明的痕迹。从这些零散的证据中,考古学家还原了玛雅人的城市面貌和社会习俗;艺术史学家和人种史学家确认了统治者和神灵的身份;碑铭研究家和书写专家破解了他们的象形文字,为我们揭开了玛雅城邦的正式历史,也是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玛雅城市

古典时期的玛雅建筑,以石灰岩构造最为常见(低地富有石灰岩),而且外墙涂有灰泥,比如蒂卡尔(Tikal)。红色被玛雅人视为东方、旭日和重生的象征。从墨西哥恰帕斯的帕伦克(Palenque)遗址依稀可见当时建筑物上最常用的颜色俱是红色,但是曾经满墙的图绘已随着时间的流逝被腐蚀了。玛雅人发明了有托臂的石拱顶。这一技术不仅能增加房间的高度,能呈现复折式的屋顶,而且使得房子的整体外观尤其优美。在乌斯马尔(Uxmal)等城市,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混凝土,这么一来,建筑师们就能够创造出更宽阔的室内空间。而在奇琴伊察(Chichén Itzá)流行有顶盖的柱廊,这就提供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室内空间。玛雅人在城市规划方面也别具一格,他们习惯依据自然地形而建,而不像墨西哥那样总是方方正正。在主广场上往往竖有立石浮雕,称为斯特拉埃(stelae,即石碑的意思)。石碑上还刻有统治者的头像,旁边配以象形文字的碑文来宣扬他们的丰功伟绩。建筑物的外墙一般由灰泥雕塑做装饰,而内壁则常常覆盖有壁画。大部分玛雅城市都会在各自的典礼中心建有至少一个球场,而且也都能找到为天文观测而准备的特殊建筑结构。宗教仪式建筑、祖先的神庙、露天广场、蒸气浴等等非常普遍,从中心广场、抄写员和其他贵族成员居住的氏族大院,到平民百姓的茅草土屋,每一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几乎都能找到。在私人果园和后院里,种有油梨、木瓜、石榴树、药材和染料植物、制绳用的龙舌兰,以及做调味料用的辣椒。各个居住区和市中心之间由铺好的堤坝相连接。再简陋一些的民居则分布在城市外围靠近农田的地方。那儿一般都有人工蓄水池,用于灌溉田地和饮用。渠道和蓄水池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为城市提供淡水鱼和其他软体动物。除城市本身以外,每个玛雅城市还管辖有城镇和农村。中间以森林相间隔,人们可以在那儿打猎。

中心广场一般都是以奉献于王室权威的名义而建,有一些可能也做交易市场之用。市中心也是一个城市的宗教心脏地带,其整体结构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几何图形,意在映衬神秘的宇宙(cosmogram)。金字塔的建立是为了再现神圣的大山,庙宇象征着通往地下世界的洞穴入口,而球形广场则确保了重建玛雅世界成为可能。玛雅人的金字塔很陡峭,沿台阶而上一般有九层,代表着玛雅地下世界的层级。在这些被喻为“祖先大山”的金字塔地下室里挖掘出了许多皇家陵墓,装满了玉、彩绘陶器、黑曜石和贝壳等珍贵祭品。

 



展开
目录

第二版前言

鸣谢

图片说明

绪言

 

第一章  土地和第一批移民

  火环

  第一批美洲人

  最初的定居

  前哥伦布时期文明的崛起

  奥尔梅克文化与中部美洲文明

  中部美洲文明

第二章  玛雅人及其邻居

  一个经久不衰的文化(前1000至今)

  古典时期玛雅人的成就

  古典时期的崩溃

  后古典时期的玛雅(900—1524)

  中美洲的远距离贸易

 贸易路线

  地峡南部

第三章  西班牙征服(1492—1541)

  西班牙与征服者

加勒比的西班牙

巴拿马:第一个殖民地

征服前夕的玛雅人

乌塔特兰被征服

阿尔瓦拉多扩大征服范围

征服者之间的争斗

奴隶贸易和印第安人的反抗

以寡敌众

征服的后遗症

第四章  危地马拉王国的建立(1541—1570)

危地马拉王国

从征服者到殖民者

殖民地的美洲居民:梅斯蒂索人

托钵修士

精神征服

修士作为民族志者

印第安人数的下降

对变革的反抗

世纪中叶的改革:塞拉托庭长

西班牙控制了一个帝国

第五章  殖民地的生活

首府:圣地亚哥·德·危地马拉

诸省

西班牙控制经济

社会等级和种族构成

教会和文化

西班牙留下的遗产

第六章  波旁王朝与独立(1700—1823)

波旁王朝的改革

波旁王朝的防御

波旁王朝与英国人

对波旁王朝的抵制

玛雅人的反抗

不满的加剧

动乱中的西班牙

独立

西班牙殖民地的终结

第七章  中美洲联邦(1823—1839)

被墨西哥并吞

联邦的成立

各州与联邦之间的对抗

内战(1827—1829 )

自由派的胜利

自由派与保守派

动乱(1837—1840)

最后的联邦尝试/ 169

第八章  保守派与外来投机商(1840—1870)

保守派

税收与首都

考迪罗(Caudillo)

保守派的政策

经济

英国

英属洪都拉斯

大洋之间的通道

威廉姆·沃克时期

民族战争

保守派留下的遗产

第九章  咖啡共和国的形成(1870—1900)

自由派的接任

新自由派

哥斯达黎加咖啡

咖啡繁荣

土地“改革”

咖啡贵族

劳动力改革

洪都拉斯的投资:香蕉

五国的特征

自由派留下的遗产

第十章  美元“外交”及独裁者(1898—1944)

中美洲社会

独裁者之间的交锋

美国:世界强权

天然保护者

洪都拉斯:大棒政策

一次和平的转变

尼加拉瓜被美国占领

动乱

20世纪30年代与经济大萧条

睦邻友好政策

遗产

第十一章  对旧秩序的挑战(1944—1975)

求变的呼声

大范围改革

1944—1954年的危地马拉

红色威胁

哥斯达黎加:菲格雷斯主义

广泛的改革

反改革

争取进步联盟

经济多元化

经济一体化

遗产

第十二章  内战(1975—1996)

政策失败

土地和食物

人口与城市化

教会:解放神学

尼加拉瓜

萨尔瓦多

危地马拉

内战的恶果

第十三章  和平与民主的挑战

民主

必要的改革

国家政治

腐败

危地马拉的民主

去军事化

犯罪

重新军事化

经济增长

美国—中美洲—多米尼加共和国自由贸易协定(CAFTA-DR)

贫穷持续存在

民众主义

美国与民众主义

关于统一的疑问

未来

 

附录1  危地马拉概况

附录2  萨尔瓦多概况

附录3  洪都拉斯概况

附录4  尼加拉瓜概况

附录5  哥斯达黎加概况

附录6  巴拿马概况

附录7  伯利兹概况

附录8  大事年表

附录9  参考文献

附录10 建议阅读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