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117929
  • 作      者:
    殷俊,邓若伊主编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殷俊,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审专家、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担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教育实践基地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等。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19部,获省部级政府奖10余项。
  
  邓若伊,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媒体系主任,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舆论传播与演化机制研究”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7项,发表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和广电总局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一等奖、首届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科研成果专著二等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艺术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灵魂,而新媒体的发展,开拓了传统文化艺术产业新的传播机遇。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各个领域内的互动,也带来了听象类、视像类、心象类及视听文化艺术产业的创新。《新媒体创新论丛: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站在统领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新阶段的历史高度,探索和审视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创新关系与互动规律,脉络清晰、内容聚焦,既有宏观理论阐述,又有微观案例分析,从而回答了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如何深度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
展开
精彩书摘
  《新媒体创新论丛: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
  首先,是观看者。视像的产生在于一种主体主动或者被动的意识活动即观看活动,而这种活动的实施者无疑是“视像”产生的前提条件。观看者带着观看的目的和需求,通过眼睛这种生理器官,对外在世界进行既感性而又理性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说,观看者形成了“视像”的出发点。同时从观看者自身来看,“视像”的产生又是带着本体的目的和需求的。观看的目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观看可以建立起本体与他者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本体认识环境,理解外部世界并且确定本体的活动范围。而观看者往往期待通过“视像”的观看得到对外部世界的尝试和探索,建立起本体的认同和排斥价值观体系。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视像”观看的目的和需求是有内在联系的。
  其次,是观看对象。广义上来说,整个外部世界都可以成为观看的对象,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客观世界都能被我们所观看到并形成“视像”。这里的“不能被观看”并不是指因为物理条件的不满足而不能被观察的微观或者宏观世界,如肉眼不能看到、只能在显微镜下被发现的微观生物世界,而是如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的“所知与所见”之论断所说的那样,人们总是只能看到他们愿意看到和知道的对象,这也就是所谓的眼睛只能观看到符合我们视域的日常世界。
  最后,是观看结果。观看结果就是观看对象所呈现和反映出来的方式,它可以是留在视网膜上的图像,可以是综合了观看经验而形成的表象,也可以是通过某种方式而物质化了的存在。存留在视网膜上的图像是短暂的,除非它获得更长久的支持,即除非它能转化为更为恒久存在的表象,否则这种短暂的视知觉是不能转化为表象的。这也是我们经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视知觉的恒久性是观看结果得以转化为表象的依据,而我们的眼睛如何使观看结果变成一个认识的框架呢?常见的理论有三种:格式塔心理学、吉布森的视知觉研究以及贡布里希的“所知与所见”的错觉理论。
  而无论何种理论,对于“视像”形成的根本特征都具有一致性的理解。普遍认为的特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就形成“视像”的观看行为本身来说,它是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虽然外部世界的各种印象会被动充斥观看者的感官,但观看行为本身并不是被动的全盘接受。正如贡布里希的“所知与所见”理论所描述的那样,主体的观看行为能够避开观看对象表象的干扰,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去读取自我需要的那一部分。“外物对视觉的刺激形成一些跳动的光点,它们刺激视网膜的神经形成可以被大脑识别的信息。这些动荡的、一掠而过的光点构成光的模式,它的波长和强度随着注视的角度、光线的强弱、瞳孔的大小而不断发生变化,几乎不可能精确无误地重复出现。可是知觉却能够忽略这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异,始终给我们呈现一个清晰、稳定的视觉图像。”④正如古代西方哲学家们所普遍认为的那样,人类的观看行为还受制于“灵魂”,即自身的知识和信念的影响。客观表象并非种种都能进入人们的意识领域并被理解和转化为“视像”,而是知识的范围有多广,人类的视野就有多开阔。
  第二,“视像”的观看包含了观看的主体、对象等一系列因素,同时这些要素始终处于互动关系之中。通过观看主体的自主选择,让其需求的观看对象进入了观看者的视野范围,从观看结果上来说,就是将主体能看见的事物与主体自身相互关联起来了。也就是说,“视像”的形成从来不是眼睛单纯锁定一个事物的结果,而是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在以事物为中心的范围里去捕捉事物,将呈现在主体面前的事物按照需求建构成与主体相关的事物。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所说的“观看的可逆性”:“‘观看’是设置我与其他人的直接关系的方式,……‘他者’观看我并作为超越我自身存在的一个外力而证实他的存在。然而,‘观看,同时是可逆的;通过交换,我能将‘他者’置于同一位置。”②主体通过观看客观对象,证明了自身的存在感,同时也将对象转化为主体的“视像”,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均衡、协调而平等的联系。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的互动
第一节 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结合的新图景
第三节 新媒体与文化艺术产业结合发展的阶段
第四节 新媒体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章 新媒体与视像类文化艺术产业创新
第一节 新媒体对促进视像类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新媒体与视像类文化艺术产业创新的关系
第三节 新媒体与视像类文化艺术产业互动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新媒体与听象类文化艺术产业创新
第一节 新媒体对促进听象类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新媒体与听象类文化艺术产业的创新关系
第三节 新媒体与听象类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案例

第四章 新媒体与心象类文化艺术产业创新
第一节 新媒体与心象类文化艺术传播方式的变革
第二节 新媒体与心象类文化艺术产业创新的关系
第三节 新媒体与心象类文化艺术产业互动的基本规律及案例

第五章 新媒体与视听文化艺术产业创新
第一节 新媒体对促进视听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视听类文化艺术产业的创新
第三节 新媒体与视听文化艺术产业互动的基本规律

第六章 新媒体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新媒体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经济对策
第二节 新媒体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对策
第三节 新媒体促进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文化对策
第四节 新媒体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