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问鼎中原楚庄王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76569
  • 作      者:
    吴闲云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套书既富于趣味性、故事性,又不失知识性与独到的历史见解,作者将春秋时期的历史描绘地跌宕起伏、大开大合,让这段纷乱复杂而又英雄辈出的时代前所未有地真实鲜活了起来。难得的是,作者并没有用忠奸贤愚对立的手法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而是更深入地揭示这些人物的性格、处境和历史影响,这让本书更深刻、更能给读者以启发。

展开
作者简介

  吴闲云,湖北人,对古典文学、古代哲学、古代艺术均有广泛研究,对古典文学作品有独特的见解。著作有评“明朝四大奇书”系列:《煮酒探西游》《博弈三国》《窥破金瓶》《黑水浒》。

展开
内容介绍

  幼年继位,权臣掣肘。空有雄心壮志,也不得不低头。誓要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终于横扫江汉,扩地千里,观兵华夏,问鼎中原。神秘的楚国,为何会成为道家的发源地?为何要以“楚”为国号?又为何屡屡大不敬冒犯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推上了王位,刚刚登上了王位,却又被当作人质扣押,被解救出来之后,却又成为受人操控的摆设傀儡,凡事皆不由自己。从此他把志向深埋于心底。历史的凶险漩涡,如何一步一步地把他逼上成功之巅峰?一个新兴之国,如何突破重围,确立大国地位?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教你如何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逆境突围。

展开
精彩书摘

发迹于“六亲不认”的楚文王

    楚武王熊通是个狂妄暴烈之人,过了七十岁,还喜欢打打杀杀。一次出征前,他对夫人说“我心神动荡不安!”但还是硬撑着去打仗,打累了坐在一棵树下休息时,突然心肌梗死,死在了外面。

    楚武王的儿子叫熊赀,也就是楚文王,楚国的第二位大王。

    楚文王早年接受过严格的教育,他的师傅是从国外聘请来的,申国人,史称“葆申”。

    申国是中原南边的一个国家,久受中原熏陶,比早期的楚国有着更为先进的文明,在当时应该还算比较富有。

    不知道这葆申与申国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仇恨,就在楚文王一上台,这位学富五车的学者就急匆匆地带领着楚文王的大军,要杀回去灭了他的祖国。

    “熟人的要比外人好赚!”这位师傅如是教他。公元前688年,也就是楚文王接班后的第二年冬天,他们就开始北伐申国了。

    申国虽然不大,但地处周朝的南大门,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属于中原的门户之一,大概在今天的河南信阳一带。

    以前楚武王也曾经攻打过申国,却因为兵车配置不足,无功而返,这成了武王一辈子纠结的心病。

    楚文王想继续他父亲的遗愿,“观中国之政”,就得先拿下申国,打通进入中原的要道。可在申国与楚国之间,还隔着一个邓国。

    邓国大概在今天的湖北襄阳一带,他们和楚国是非常密切的亲戚。

    楚文王的父亲武王熊通当年与邓国结盟,娶了邓国的公主为妻,史称“邓曼”,他们生下的儿子就是楚文王,这邓国君主邓祁侯,也就是楚文王的亲舅舅。

    这一年的冬天,楚文王带着他的军队,到邓国拜见他舅舅来了。

    邓祁侯见外甥到来,高兴得不得了,忙里忙外,好酒好肉地招待楚文王。邓祁侯说:“外甥啊,这么远来一趟可不容易,你这次一定要在我这里多玩些日子。”

    狼吞虎咽的楚文王,边嚼着肉边放下筷子,露出一脸庄重的神色说:“舅舅,您的一番好意,外甥心领了,当年我爹抱憾申国,今日我正要去报仇雪恨!请舅舅允许我过境,攻打申国。”

    邓祁侯笑道:“小事一桩,何足挂齿,你尽管带队过去,我在这里等你凯旋,再痛饮三天三夜!”

    楚文王说:“好!谢谢舅舅啦!”

    酒过三巡,邓祁侯到外面去尿尿,刚一进洗手间,就遇到他手下的三位大夫,骓甥、聃甥和养甥。

    这三位大夫对邓祁侯说:“您这外甥,一眼看上去就不是个好人,你可得多提防着些。”

    邓祁侯愕然:“你们,喝多了?”

    一位大夫说:“您看他表面上对您毕恭毕敬,实际上残酷无情。亡邓国者,必此人也!如果您允许他借道去攻打申国,将来我们邓国就难免受到他的侵害。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在酒桌上杀了他!”

    另一位大夫说:“杀了他,将为邓国除去一个心腹大患!”

    又一位大夫说:“对!现在杀他,易如反掌,他往哪里逃?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楚国的地盘,也就唾手可得呀!”

    邓祁侯眼一瞪:“他是我的亲外甥,我是他的亲舅舅,你们怎么能够叫我做出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来呢?休要挑拨离间,都回去睡觉去吧。”

    三位大夫说:“主公,你好糊涂,还谈什么亲戚啊,现在宰的就是亲戚!不听我们三臣的话,将来您后悔都来不及呀!”

    邓祁侯不听,还派人敲锣打鼓地把楚文王送到了前线。

    有申国人葆申在前面引路,楚文王很顺利就灭了申国,把这里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了,邓祁侯又派人敲锣打鼓地把楚文王接了回来。

    楚文王这一来,就再也不走了:“舅舅,咱们亲如一家人,干脆把你的邓国也送给我吧,我会把这里经营得更好!”

    “什么?你小子居然六亲不认,敢打起你舅舅的主意来了,你还有良心吗?”

    此时的楚文王,也不认什么舅舅不舅舅了,脸一翻,心一横,给我上!

    于是,得胜而回的楚国人,趁着这个势头把邓祁侯打得大败,无处藏身,最后被逼自杀了。又过了几年,楚军再次大举进攻邓国,邓国灭亡,也变成了楚国的一个县,甚至连县都算不上。

 

    这件事固然可以看出邓祁侯的迂腐,对时局的不察,但同样可以看出楚文王是完完全全的流氓做派。

    先向舅舅借路去抢别人的地盘,再回过头来抢舅舅的地盘,六亲不认,唯利是图,视伦理秩序如无物,只信奉唯一的真理: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历史是残酷的,血腥的。

    其实,早期的楚国人,远居蛮荒之地,并没有中原人以谦让为美德的观念。生存,才是第一位的,修养,那是发财以后的事了。据《马王堆汉墓帛书》上的记载,楚国在这一时期执行的政策是非常野蛮的:

    “兼人之国,修其国廓,处其廊庙,听其钟鼓,利其资财,妻其子女。”

    什么意思呢?

    翻译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抢夺他的田土,圈起他的地,住在他的家里,听他的钟鼓,花着他的钱财,睡着他的老婆,奴役他的子女。


“布衣宰相”孙叔敖凭什么被破格提拔

    孙叔敖,出身楚国的没落贵族之家,年少时父亲遭人陷害被杀,举家搬到期思(今河南淮滨县期思镇)居住,乃“期思之鄙人也”。

    他长得很怪,年纪轻轻的就谢了顶,头秃发少,左手比右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大概比马背还矮。公元前601年,在海子湖边被楚庄王举用,出任楚国令尹。孟子称“孙叔敖举于海”。

    楚国的令尹一职,相当于中原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前都是由头号贵族若敖氏担任的,现在,楚庄王为什么要突发奇想,破格提拔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乡巴佬”孙叔敖呢?

    一般的解释是,孙叔敖能力强。

    他在出任令尹后,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他主持兴修了芍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楚国国力。

    这些的确说明他是有能力的,但是,这都是在他出任令尹之后的事了,在这之前,楚庄王又如何知道他有能力呢?

    按《史记》上的说法,楚庄王认识孙叔敖只三个月的时间,就提拔他当上了令尹,是否太草率了点呢?

    何况,在什么时候,有能力的人都多的是,绝不会仅仅就孙叔敖一个,楚庄王凭什么偏偏就只提拔了他呢?

    史书上是不会直接说破其中的原因的。

    所以,我们往往只能知道这样一则传说:

    孙叔敖小时候,路遇一条两头蛇,杀了它,哭着回家。他母亲问他为什么哭,孙叔敖说:“我听说见到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刚才我见到了,恐怕要离开母亲而死了。”母亲问:“蛇在哪里?”回答说:“我担心别人又见到这条不祥的蛇,就把它杀了埋在土里。”他母亲说:“积了阴德的人,上天就会赐给他福气,你不会死的。”

    用积了阴德的福气来解释,似乎太牵强。所以孟子又给出了另一种解释:“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经过艰苦的磨砺,确实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能力,但却未必可以增加机遇,带来好运。所以这种解释也是不完全的,毕竟艰苦磨砺曾益其所不能的人很多,而令尹只需一位。

    孙叔敖能够当上令尹,固然和他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楚庄王的需要。

    楚庄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令尹呢?

    一要这位令尹不能有强势的背景,免得像若敖氏那样不好收拾;二要这个人有一定的水平,能治理国家,堪当大任;第三点更重要,要听话,绝对服从指挥。

    我们知道,封建模式与帝国模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分封,后者是集权。

    前者由一个君王和一群诸侯来统治,后者则由一个君王和一群臣仆来统治。前者是一个大王和一群小王的关系,后者是一个大王和一群奴仆的关系。前者事实上有许多的王,而后者只有一个真正的王。

    前者的君王很难指挥得动各路诸侯,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而后者的君王则可以随时随意地撤换、调动他的下属官员。

    集权制最大的优点,就是政令通畅,便于管理,指挥如意。这样可以有效地聚集优势力量,统一行动,君王的意图才可以像大脑指挥手脚一样,成功地传达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在官员的选拔上,服从性才是第一位的,宏观上是凝聚的力量,而不是分裂的力量。否则,官员不服从的话,就会形成集权制里的障碍。

    反过来说,官员虽然需要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但最大的、最有价值的能力,则是服从的能力。服从的能力越强,也就越便于领导的指挥,当然,也就越容易得到升迁了。

    孙叔敖,正是因为没有背景,听话,服从力好,所以得到了楚庄王破格提拔,成为了楚国的令尹。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楚庄王干掉了强大的若敖氏之后,集权制在楚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楚庄王不再任用强势贵族们担任令尹,而是先用虞邱当了一段时间的令尹,觉得不合适了,就把他换掉,让期思鄙人孙叔敖来当这个令尹,后来觉得不合适了,再让他下来,当合适的时候,又让他上。

    所以孙叔敖说:“我三次当上令尹,并不以为喜,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才能;我三次离开相位,也不以为悲,因为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过错。”

    孙叔敖在担任令尹期间,为楚国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一生清廉简朴,家无积蓄,应该是最穷的一位令尹了,临终的时候连棺椁也没有。他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穷得在山上打柴为生。

    孙叔敖的品格,受到后人的赞誉。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为“循吏”第一人,所谓循吏,就是清官,青天大老爷的意思。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楚之源流
壹 道家的开山鼻祖是谁
贰 道家的发源地为何会产生在古代楚国
叁 早期的楚王曾经是最大的铜矿贩子
肆 武汉方言『不服周』的来历
伍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僭号称王的人
陆 春秋时期究竟应该从哪一年算起

第二章 楚王世家
壹 发迹于『六亲不认』的楚文王
贰 春秋时期喜欢『抢婚』的君王
叁 桃花夫人身边的六位男性全都死于非命
肆 禽兽不如的楚成王奠定了楚国的百年霸业
伍 城濮之战,楚成王为何败给晋文公
陆 利用姑妈出卖老爸的楚国太子
柒 儿子逼杀父亲的悲惨宫廷政变

第三章 赵盾霸晋
壹 神秘卦象指引春秋赵氏的崛起
贰 春秋官二代职场竞争全靠拼爹上岗
叁 春秋官二代竞选的悲喜人生
肆 成语『华而不实』出自无名酒店老板之口
伍 两大权臣相互买凶暗杀酿成惨案
陆 春秋时期的人如何打黑
柒 历史上出尔反尔的国务总理
捌 擅自越权连杀五位大臣的『夏日之日』

第四章 庄王继位
壹 『蜂目豺声』的楚王PK春秋『儿童霸主』
贰 春秋时期小国如何巴结大国
叁 春秋战场上最喜欢唱反调的牛人
肆 古人如何从敌对集团挖回自己的优秀员工
伍 登上王位竟然遭到绑架的君主
陆 春秋历史上唯一的一位无冕之王
柒 古代少年君王为何玩物丧志
捌 古代君臣谈话时为何喜欢说隐语

第五章 天下大乱
壹 史上首次记录的哈雷彗星预言了天下大乱
贰 春秋大慈善家是如何当上国君的
叁 因为长得帅而当上国君的人
肆 通过行贿坐稳江山的一国之君
伍 因用人不当而被割头弃尸的君王
陆 春秋最大败家子为不知名美女散尽家财
柒 因为名字取得差而被废掉的君王
捌 鲁国最悲惨的一起宫廷政变
玖 历史上以祸国殃民而取乐的君王
拾 历史上最早用藏獒害人的国君
拾壹 惨遭门卫杀害的古代君王
拾贰 古代媒体人不怕杀头的强硬做派

第六章 问鼎中原
壹 古代中国为什么又称『九州』
贰 楚庄王为何打听九鼎的轻重大小
叁 成语『狼子野心』的来历
肆 从『绝缨之会』看王者的气度
伍 古代国宴因没吃到肉而导致的君臣掐架
陆 古代职场:为官之道有『三怨』
柒 『布衣宰相』孙叔敖凭什么被破格提拔
捌 历史上『采阳补阴』永葆青春的美女
玖 同时迷倒君臣三人的春秋寡妇
拾 因不堪性丑闻侮辱引发的弑君血案
拾壹 楚庄王如何寻觅契机进军中原

第七章 一触即发
壹 春秋时期最具杀伤力的超级大美女
贰 孔子最敬佩楚庄王什么
叁 古代战败国如何服输请罪
肆 晋楚对决前的阵形布局
伍 春秋史上最优柔寡断的大元帅
陆 楚庄王争霸前的艰难抉择
柒 精通『夹缝生存』之道的外交官

第八章 晋楚争雄
壹 古代两国开战前如何谈判
贰 古代战场上真实的单挑冲阵
叁 古人打败仗时为何要射路边的麋鹿
肆 古战场上最奇特的『逃脱术』
伍 最快的大型战役:晋楚霸权争夺战
陆 春秋战场上的父与子
柒 春秋战场上的逃跑奇事
捌 楚庄王如何解释『武』字
玖 成语『鞭长莫及』的来历
拾 春秋历史上最惨烈的一次围攻战
拾壹 集刺客、说客、政治家于一身的国务总理

第九章 势不可挡
壹 『赵氏孤儿』案真的缘于乱伦通奸吗
贰 春秋时期最大的一次灭门惨案
叁 历史上唯一一位掉在厕所里淹死的君王
肆 古人如何学做人
伍 春秋版私奔的乱世佳人
陆 春秋五霸中最具实力的第一霸

附篇:楚庄王时代大事年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