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明滅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466335
  • 作      者:
    覃仕勇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明末清初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短短的几十年间,干戈不息,烽烟遍地,万千子民归于涂炭,兆亿生灵化为枯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张献忠、李自成、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多尔衮、马士英、左懋第、阮大铖、李香君、侯方域、钱谦益、柳如是、史可法、高杰、夏完淳、陈子龙、李成栋、张名振、瞿式耜、张同敞、郑芝龙、郑成功、张煌言等等一大批史上人物分别以各自独有的姿态,相继登上历史的舞台,演绎出一场场回肠荡气、慷慨悲歌的时代大戏。在血与火,刀与剑的考验中,他们或是封疆大臣,或是百战边将,或是布衣文士,又或草莽英雄,甚至贩夫走卒、妓娼乞丐,都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做出命运的选择,英雄和汉奸,往往就在一闪念之间,挺过去,就能杀身成仁,名垂千古,绕不开,就会卑躬变节,臭名昭著。《明灭》以民族大义和道德价值观作为忠奸、善恶、是非的取向,通过对他们每个人进行人性的分析,进行历史性的拷问,颂扬仁人志士的高尚爱国情操,揭露和批判无耻的卖国行为。
展开
精彩书摘
  《明灭》:
  1.说说明朝的两京制 明清史大家孟心史先生说:“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 孟心史先生认为:汉高祖和明太祖两人得国最正。究其原因,这两人都出身微贱,起事之初都没有任何凭借,且起事动机,不过是除暴安民,并无坐天下的野心。按照这个逻辑,如果要在这两个人中评定出“得国最正”的人,毫无疑问,当数明太祖朱元璋! 如《明太祖实录》所说:“相传,唐尧虞舜时代盛行的是禅让制度,禅让制度消失,又出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不过,成汤能够革除夏桀,全仗亳邑民众的资助;武王能够打败商纣,全赖西方部落的支持。即使像汉高祖这样的人物,虽说出身微贱,但也凭借其亭长的职位招揽到了一定数量的乡民。明太祖没有寸土一民,从白手起家,奔走呼号,海内响应,终于拥有了天下,真是史册所载,前所未有。” 此外,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是第一个将游牧民族彻底驱逐出去光复中华的汉族政权。大明王朝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由北伐而非南下统一中国的政权。
  这,才是朱元璋“得国最正”的真正原因。
  说起来,汉民族政权沦亡于异族之手可不是一次两次,虽然沦亡之后,总能一次次复兴,但,哪一次复兴,能有明太祖朱元璋逐蒙元这样酣畅淋漓、这样大快人心?! 曾几何时,从黄帝、夏商周三代而下,中国总体呈东西方相争的政治格局,周、秦、汉、隋、唐建立了政权后,均立足于关中,目的是在防范西北游牧民族的基础上,进谋东部富饶之地。
  而随着游牧民族发展重心的北移,自北宋开始,东西方相争格局转化成了南北格局。
  明太祖在元末群雄并起之际,由淮河流域向南推进,稳扎稳打,取南京,占浙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以南京附近的州县作为取天下的根据地,最后建都南京。
  南京虽称六朝古都,但这六朝(孙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都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且国祚不长,传国不远。
  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当然知道幽燕之地乃是南北相争的关键:汉族政权失去它,只能偏安南方;游牧民族占有它,则可挥鞭南下。
  当徐达、常遇春所率领的明朝大军犹如旋风之势席卷幽燕大地,这片困扰了中华汉族人民整整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回来了。
  大明王朝的社会发展想要治隆唐宋,疆域拓展想要远迈汉唐,就必须把这片土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永不再失。
  这片土地离长江下游的南京有千里之遥,并且时时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要实现这一点,难度很大。
  明太祖想到了迁都。
  但北京历经辽、金、元等异族统治,胡化严重,还不适合作为新生明朝的国都。
  迁都成了明太祖的一个心病,该心病,毕明太祖一生都没能解决。
  最终,将国都成功迁到了北京的是明成祖朱棣。
  虽说朱棣登上帝位并不是明太祖先前所设定的轨道,但朱棣迁都北京,绝对没有违背明太祖要迁离南京的本意。
  燕王时代的朱棣在藩于燕地,多次与蒙元残余势力作战,深谙燕地的战略重要性。所以,他在即皇帝位后的第二年就改北平为北京,并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精心筹备,于公元1421年完成了迁都之举。
  不过,在明仁宗、明宣宗两朝,北京一直被称为“行在”,即皇帝率文武百官驻扎的临时首都;这也就意味着南京还是大明王朝的首都,毕竟,它是太祖所定之都。
  到了明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北京才成为正式首都;南京被称为“留都”,即“置官留守的首都”。
  这就是大明王朝“两京制”的由来。
  虽说隋、唐两朝也有长安、洛阳两京,但明显可以看出,大明王朝的“两京制”与之相较有很大的不同——留都南京里面留置有一套与北京中央机构相差无几的政府部门,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的太监体系,一应俱全,堪称“朝廷的备份”。
  “两京制”的形成,使北京成为明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南京则成为明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帝国的南北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
  ……
展开
目录
前言
1.说说明朝的两京制
2.被时代推上了风口浪尖的史可法
3.新君候选人
4.马士英定策
5.朱由崧登位
6.南明镇将的本来面目
7.欲哭无泪“老媒婆”
8.“借虏平寇”到底靠不靠谱
9.一意“折冲樽俎”的左懋第
10.要不要以史为鉴
11.吴三桂“借虏平寇”始末(一)
12.吴三桂“借虏平寇”始末(二)
13.划江分治还是统一全国
14.北使团的遭遇(一)
15.北使团的遭遇(二)
16.北伐已刻不容缓
17.北伐的目标
18.睢州之变
19.党争不息
20.南渡三案
21.“三案”的延伸
22.“清君侧”的幕后
23.史可法殉国扬州城
24.金陵失陷
25.弘光朝覆灭
26.潞王监国
27.殉节大臣
28.清兵如蟹,曷迟其来(一)
29.清兵如蟹,曷迟其来(二)
30.江阴城十万人同心死义(一)
31.江阴城十万人同心死义(二)
32.嘉定三屠
33.鲁王监国
34.朱聿键登位
35.唐鲁之争
36.举止失措隆武帝
37.骄横跋扈郑芝龙
38.有哪些军队可以依靠
39.黄道周北伐
40.何腾蛟的私心杂念(一)
41.何腾蛟的私心杂念(二)
42.高瞻远瞩的堵胤锡
43.虎头尾蛇的会战
44.浙闽之危
45.诡异的人性
46.隆武帝汀州遇难
47.永历政权的成立
48.动荡不安的小朝廷
49.另类忠臣苏观生
50.逃还是不逃
51.粤东三烈(一)
52.粤东三烈(二)
53.刘承胤其人
54.全州大捷
55.二守桂林
56.江西巨变
57.李成栋反正
58.江西危局
59.中兴幻灭
60.何腾蛟之死
61.姜壤的悲剧
62.大西军人主云贵
63.封王之议(一)
64.封王之议(二)
65.广州失守
66.瞿式耜死难
67.安龙困主
68.刘文秀战四川
69.李定国复广西
70.李定国蹶名王
71.走火人魔的孙可望
72.任性的郑成功
73.郑成功虚与委蛇葬好局
74.新会惨败
75.安龙救主
76.孙可望降清
77.老当益壮的洪承畴
78.云南陷落
79.磨盘山之战
80.永历人缅(一)
81.永历人缅(二)
82.最后的徒劳
83.吴三桂的“三患二难”疏
84.咒水之难
85.真龙就缚
86.永历之死
87.明事湮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