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225633
  • 作      者:
    王立群著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和开放的胸襟,是通向大众的桥梁。自2001年开播以来,《百家讲坛》十余年间一直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节目雅俗共赏,涌现出一大批被观众所熟知的学者。
  王立群作为《百家讲坛》知名历史主讲人,自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人物,并出版相关图书,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学术主讲人”,是七年来连续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的学者。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立群,1945年生,山东新泰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荣获河南省、国家高校教学名师奖,河南省十大师德标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等称号。2006年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系列,被观众誉为“《百家讲坛》最学术主讲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刘邦是一位传奇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七年内统一天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郡国并行制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善于利用宣传战打击政治对手的皇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作楚声短歌的皇帝。
  他的胸襟、他的眼光、他的御人成王之道从何而来?一个无赖成长为皇帝,到底要有怎样的雄心和意志?就看这位胸有天下、心思缜密、坚定果敢、从谏如流的布衣天子,如何面对成败,从人生低谷走向巅峰!
展开
精彩书摘
  说起这两批所封列侯中的幸运儿,堂邑侯陈婴定当榜上有名。他是刘邦在高帝六年十二月首封的十侯之一,关于此人,我们在《被逼出来的沛公》一章中已有所提及。
  陈婴的幸运表现在:被头领、投项梁、辅怀王、取江南、惠子孙五件人生大事之中。
  所谓“被头领”,是说他被迫成为“带头大哥”。前文我们提到过,陈婴本来只是秦朝东阳县的一名小吏,秦末大起义的风潮席卷全国时,他并没有起兵反秦之心,但偏偏“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东阳县起义的年轻人拉起了队伍却选不出合适的头儿,他们看中了陈婴,并一致拥戴他当领导。这样一来,陈婴被裹胁着参加了反秦起义,并意外地当上了东阳义军的头儿。这便是“被头领”。
  项梁率兵东渡时,主动提出要与陈婴联手。当时项梁只有八千子弟兵,而陈婴却拥众两万,并且已有东阳县作为根据地。陈婴如果答应,马上就可以获得与项梁同等的地位。陈婴有个世事洞明的老娘,她深知“首恶必办,胁从不纠”的道理,力劝陈婴率队伍投奔他人,千万不可自树起义大旗,这才促成陈婴投奔项梁。
  陈婴自认为这次的选择很正确,但他并不清楚其中潜藏着的巨大风险:为避险而投奔项梁,却使他很有可能成为刘邦日后的敌人。幸运的是,在其投奔项梁不久后,熊心便被立为楚王,他也被项梁安排了工作:任命为“楚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台”。陈婴做了楚怀王身边的高官,享受着政府高官优厚的待遇,却没得到实际的权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注定成不了刘邦的对手。这样的状况“挽救”了陈婴,让他没有机会在楚汉战场上跟刘邦锣对锣鼓对鼓地干起来,也不至于像锺离眜那样成为刘邦的肉中刺,必欲杀之而后快。这还不叫幸运吗?
  至于陈婴为什么被安排辅佐楚怀王,这并不难理解。项梁渡江西进时实力远不及他,现在封他为楚怀王的上柱国,便可以吞并那令人眼红的两万多人马,实际上是将他完全架空了。然而项梁机关算尽,终究兵败自刎,势单力薄的陈婴却安然无恙地熬过了“三年灭秦、四年亡楚”的七年战争。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哪!
  刘邦于高帝六年十二月、正月分封的二十九位列侯中,周昌的受封既幸运又特别,因为他的身份是烈士家属。
  周昌与刘邦同乡,他和堂兄周苛原来都是秦帝国泗水郡的小吏(卒史)。刘邦沛县起兵,迅速搞定泗水郡的郡守、郡监(不打败父母官就不能在他们的地盘上站住脚),周氏兄弟便是刘邦这场创业揭幕战的积极参与者。
  和其他功臣一样,周氏兄弟参军之初,在刘邦手下并没有担任什么重要职务。周苛只是一名普通随从(为客),周昌掌管军旗(为职志),两人的起点都很低。不过他们跟着刘邦从沛县一路杀进关中。刘邦被封汉王后,兄弟俩也都成了机关要员,周苛受任为御史大夫,周昌当上中尉。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主管司法;中尉则是汉中的公安局长。
  汉四年,刘邦被围困在荥阳,情况万分危急。陈平关键时刻献计,纪信自告奋勇救主,汉军开东门放出两千女子,吸引楚军的注意力,刘邦、陈平、夏侯婴一行人等得以从西门侥幸逃脱。出逃之前,刘邦命令御史大夫周苛坚守荥阳。此时的荥阳已然是孤城一座,沦陷是早晚的事。周苛临危受命,毫不畏惧,结果不言自明。城破,周苛被俘,同时被俘的还有另一位守城官员——枞公。项羽先是杀了假扮汉王的纪信,接着劝降周苛,开出的条件很是诱人:只要投降,仍然让你带兵,而且封为上将军,再封三万户(为我将,我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可以说是要名有名,要利有利。周苛是个爷们儿,不但不妥协,反而咒骂项羽说:汉王跟你是兄弟,你还想杀他爸,像你这种坑爹的人,你要不赶快投降,汉王马上就能把你俘虏了,你根本不是汉王的对手!项羽哪受得了这种气?盛怒之下杀了周苛。当然,同样威武不屈的枞公也难逃一死。
  刘邦晚年时候想废太子刘盈,另立戚夫人之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大臣们争得很厉害,坚决不同意,但却始终无人能劝说得了刘邦。这些人中闹得最凶的就是御史大夫周昌,有趣的是,周昌是个结巴,越关键时刻越口吃得不行。见刘邦坚持要换太子,他在朝堂上激动地说:我这人嘴笨,不会说话,但我“期期知其不可”;陛下真要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因为气恼(昌为人吃,又盛怒),周昌一口气没接上来,把“期期”二字愣是说了好几遍,本来见到大臣们个个反对,刘邦心里挺不爽,这会儿被周昌的“期期……期期”一闹腾,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上欣然而笑之)。
  退朝后,吕后突然闯了过来。原来,刘邦召集大臣们讨论另立太子一事,吕后极为关心,所以一直躲在东厢房里偷听,刚才周昌那番搞笑的争辩自然也统统进了吕后的耳朵。吕后径直走到周昌面前,猛地跪下,对周昌说:若不是刚才先生您一番言辞,太子几乎就要被废了!
  另立太子的事最终当然未能成行,不过在这次事件之后,刘邦不得不面对自己犯下的可怕错误——吕后和戚夫人的矛盾被激化了!
  岁月是把刀,刀刀催人老,谁也不例外。高帝刘邦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而赵王刘如意成了此时他最大的心病。刘邦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很担心在自己下世后,吕后会对赵王刘如意下毒手!想想韩信、彭越的死,不都是吕后出面操刀的吗?如今这么一折腾,太子没换成,吕后和年轻的戚夫人却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刘邦常常在独处之时哼唱悲凉哀歌(高祖独心不乐,悲歌),大臣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懂皇上为什么如此悲怆。
  说来也巧。此时刘邦身边有一位非常年轻的符玺御史,名叫赵尧。符玺御史就是专门掌管皇帝的玉玺、符节的官员,级别虽然不高,却极为重要。皇帝的诏令都需要他加盖玺印才能生效,皇帝的符节也必须从他手里发出去才算数。这个赵尧,人小鬼大,正是他揣摩出了刘邦此时的心结。
  ……
展开
目录
上篇
这个皇帝很有料
被逼出来的沛公
入秦关,谋江山
抢先入关的秘诀
在劫“可”逃
命悬一线的一顿饭
弯下腰做汉王
我刘邦又回来了
战败的绝望和希望
韩信北伐
荥阳拉锯战
韩信的重大突破
项羽的十宗罪
大结局:天下归汉
皇帝大戏开幕
立规矩,定国都
一个好汉三个帮
田家儿郎够血性
人和人不能比
一升一降间的手段
分封这事难啊
汉初政坛的不倒翁
都是出主意,名声大不同
下篇
哥俩好
老吕家的三位侯爷
幸运总是眷念有准备的人
聪明人张良
乱世文臣不值钱
大汉帝国第一功臣
姓刘的都有份儿
老子姓刘名太公
都是拆迁惹的祸
刘老三的太子梦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幸运儿张耳
骂人引发的血案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盖棺未必定论
拔出萝卜带出泥
高祖还乡
英雄暮年,折腾不已
布衣天子的多重形象
自信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有魅力才有势力
懂军事更要懂政治
马背上的皇帝
因材用人的学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