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a critical biography of Shi Hu
0.00    
图书来源: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70726
  • 作      者:
    罗志田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近世中国·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提示我们的,还有研究的方法问题,即如何从时代解读人物,颇有些知易行难的味道。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研究人物的书,前面一章是时代,然后讨论人物,互不搭界。《近世中国·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在讨论胡适的时候,自始至终都有时代在,是真正将“文本”放在“语境”中。这是一部关于胡适研究的代表作,用一篇书评的话说,作者以独到的见识和洞察力,成就了这一经典之作。可以说任何想认识胡适,认识胡适的时代的人,都应该读《近世中国·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十年断版,第三次修订,这次不仅有新写的序,交待了多年前写作《近世中国·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时的“幕后”故事,还新添了一章“《自由中国》与中国自由主义”,书写胡适在台湾的最后一段时光。
展开
作者简介
  罗志田,1952年生,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新墨西哥大学硕士、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先后在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现任四川大学杰出教授。新书有《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三联书店),另《道出于二:过渡时代的新旧之争》即将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这位二十多岁就暴得大名的人物,从青年起就一生都是新闻媒体注意的对象,也是学术界一个久有争议而很难处理的题目:前些年是贬多于褒,近几年则褒多于贬。而《近世中国·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要做的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去了解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一个1891-1929年间的胡适。
展开
精彩书摘
  《近世中国·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修订本)》:
  如果说“国粹学派”以中国文化史上与西方现代文化价值相符合的成分为中国的“国粹”是一种时人对西方自觉或不自觉的主动认同,对民国以后的人来说,这样的认同或者已无必要,或者意义已不相同。
  从广义的权势观看,西方文化优越观在中国的确立即意味着此时“西方”已成为中国权势结构的一个既定组成部分。这一权势虽然不如不平等条约那样明显,但以对中国人思想的发展演变而言,其影响的深远恐怕还在不平等条约之上。君不见在不平等条约已经废除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有些人在讲到中国的人文传统时,所说的仍然几乎全是西洋的东西,就可见此影响有多么深远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西向知识人将舶来品当作自己的传统,和今人将某些西方观念当作中国人文精神这些现象,未必就体现了他们对国情的误解。对于生在鸦片和人力车随处可见的时代而又不是事事都要考证的人来说,这些东西确实是他们所见的“中国”的一部分。吴宓之所以感到有必要强调他是在“继承西洋之道统”而不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就是因为彼时两者已经有些难于区别了。对于更晚的中国人来说,那些由西向知识人所传播的半中半西的“新学”以及由吴宓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保存下来的“中国文化”,又何尝不是传统的一部分呢。概言之,19世纪的“西潮”其实已成为20世纪的“中国”之一部分。因此,今日言“中国传统”,实应把西潮(但不是西方)包括在内。
  这也说明,我们对西潮冲击中国的研究还远不够深入。以费正清为代表的“西潮冲击一中国反应”这一研究近代中国的典范(paradigm)在美国早已被费氏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视为过时。前些年新兴的取向是要“在中国发现历史”,亦即重视中国的内在发展。
  ②这是美国汉学界的一大进步,当然是很不错的。的确,像西方、中国、思想这一类词汇的涵盖面实在是太广。即使限定在近代思想史的范围内,近代西方和中国各自都是变化万千,而思想的演变是与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变化密切相关的;中西双方之思想亦有其各自发展的内在理路。倘若把视点集中到中国,也应记住冲击中国的西方是个变量;而西潮入侵中国之时,中国本身的传统也在变(当然双方也都有许多——或者是更多——不变的层面)。如果仅注意西潮冲击带来的变化,而忽视不变的一面,或忽视西方和中国文化传统自身演变的内在理路,必然是片面的。
  但是,不可否认,“西潮冲击一中国反应”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是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不可回避的一大主题。用这一典范去囊括一切固然是不可取的,但因为这一典范被用得太滥就转而以为它已可功成身退,恐怕也未必就恰当。特别是在“西潮”已成“中国”之一部以后,所谓近代中国的内在发展,也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西方在。则近代中国士人对许多“中国内在问题”(且不说西潮造成的中国问题)的反应多少也可说是对“西潮冲击”的某种“中国反应”。故费正清的“西潮冲击一中国反应”这一研究典范仍未完成其使命,尚有待深入发展。
  当然,强调西潮冲击的影响,并不是说中国本身没有问题。中国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①到晚清早已是问题重重了。17世纪以来中国人口激增。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本来重分配的调整甚于生产的发展,较难处理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问题。另外,龚自珍在西潮入侵之前已提到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由京师转移到山林(龚自珍《尊隐篇》)。而文化重心的倾移显然为外来文化的人据正统提供了条件。经学家俞樾是主张以兴教化、劝农桑为中国自强之路的。他以为,照此做上数年,则“官之与民,若父兄子弟然”。即使有外患,也不怕守之不固。但俞氏也指出,当时的现象,恰是“官与民漠不相习”。②这正是清廷的一大难题,而且绝非数年可以解决。除了传统的“上下之隔”,清廷尚面临满汉矛盾这一更难处理的问题。这些都在19世纪西潮入侵之前或同时。
  ……
展开
目录
新序
第一章 引言:胡适的梦想与尝试
第二章 语境:从西学为用到中学不能为体
一 西潮
二 谁改变谁的思想方式
三 西学为用
四 中学不能为体

第三章 受学:率性与作圣的徘徊
一 上庄:做人的训练
二 上海:眼界很小的商埠
三 成了“新人物”

第四章 留学:再造文明的准备
一 美国:吾所自造之乡
二 为国人导师之预备

第五章 关怀: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
一 为中国造不亡的远因
二 世界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关怀
三 祖国:你如何爱他

第六章 尝试:再造文明的起步
一 被人误解的文学革命
二 文学革命的社会诠释
三 激进中的新文化运动

第七章 讲学:但开风气不为师
一 初到北大
二 截断众流的新典范
三 思想与方法

第八章 议政:有计划的政治
一 并非不得已
二 问题与主义
三 国际的中国
四 好政府主义

第九章 落伍?暴得大名之后的反思
一 暴得大名不祥
二 我称他皇上
三 礼教与少年心

第十章 转折:新俄与社会主义
一 从威尔逊到列宁
二 英美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
三 社会主义对中国士人的吸引力
四 体验新俄
五 苏俄走的是美国路?
六 社会主义是西洋近代精神文明

第十一章 诤友:走近国民革命
一 走向政治解决的文艺复兴
二 主动呼应国民革命
三 “白色恐怖”的刺激
四 与“党化教育”的合离
五 “诤臣”与“诤友”之间
第十二章 余论:《自由中国》与中国自由主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